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室收集的30例肺癌患者设定为肺癌组,再选择同期收治的良性肺疾病患者30例设定为良性肺疾病组,检测两组患者癌胚抗原(CEA)、血清糖类抗原(CA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对比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单项肿瘤标志物阳性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4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肿瘤标记物检测阳性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肺癌明显比单项检测效果更为理想,为肺癌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48例,29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15例患者行子宫次全切除术,4例患者行子宫全切术。结果肿块大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结节,边缘清晰,多数肿块覆盖有假包膜。横切面多为灰色或淡黄色,大部分肿瘤质地较软,小部分与普通子宫肌瘤无明显区别。不同类型的肿瘤组织特点表现各异。结论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虽然表现复杂,但本质为良性,只要治疗得当,患者能达到较好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广州地区地贫携带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和频率,指导地中海贫血的产前诊断。方法通过检测育龄夫妇外周血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和血红蛋白电泳初步筛查地贫阳性人群,GAP-PCR和反向斑点膜杂交技术(Reversedotblot,RDB)进行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结果1249例初筛地贫阳性者确诊为地贫携带者为1031例,其中α地贫700例,阳性率为7.80%;β地贫288例,阳性率为3.21%;α复合β地贫43例,阳性率为0.48%。结论广州地区α、β地贫基因型分布符合广东省的基本特点,以--SEA和CD41-42基因型最常见,地中海贫血发生率较高,应加强育龄人群产前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等工作,降低出生缺陷。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应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和良性肝病患者各4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所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AFP、CEA、CA199、CA125检测。结果原发性肝癌组的AFP、CA199、CEA、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良性肝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准确度为85.0%,特异度为80.0%,敏感度为92.5%,与单独肿瘤标志物检测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AFP、CA199、CEA、CA125等联合应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度,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中期血清标记物检测对产前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分析法及甲胎蛋白(AFP)、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试剂盒测定孕中期(14-20周)妇女血清AFP、Free-β-HCG水平,并结合孕妇年龄、体重、孕周等因素,经过计算机软件分析计算出孕妇怀唐氏综合征(DS)和神经管缺陷(NTD)以及18-三体综合征的风险率,对高风险的孕妇作遗传咨询,建议到上级医院作产前诊断。结果1998例筛查中,唐氏高风险90例,占总筛查人数的4.5%;开放性神经管缺陷高风险30例,占总筛查人数的1.5%;18-三体综合征2例,占总筛查人数的0.1%。结论孕中期血清标记物检测是产前筛查的有效指标,结合临床其它检查,对预防胎儿出生缺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POCT法与酶速率法在心肌标志物检测中的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81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抽取2份样本量相同的静脉血样本,均进行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检测,其中一份行POCT,另一份送往检验科用酶速率法进行检测,分析两种方法的差异性。结果POCT法检测时间(23.16±3.82)min,较酶速率法的(93.01±11.14)min明显缩短(P<0.05);POCT法与酶速率法检测的CK-MB、Myo、CTnT水平比较,无明显性差异(P>0.05);POCT法诊断急性心梗的特异度较酶速率法明显升高,但其敏感性显著低于酶速率法(p<0.05)。结论POCT法与酶速率法检测心肌标志物的结果基本一致,且POCT法特异性较高,检测时间短,但POCT法的检测成本较高,最好由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故其对医院门急诊、病房床旁急性心梗的快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肺癌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探讨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临床诊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肺癌患者为肺癌组,选取其他肺部疾病患者90例作为肺部炎症组,并随机抽取其他90例健康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三组人群进行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比分析三组人群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查结果。结果联合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中的CEA、CA125、NSE、CYFRA21-1明显高于肺部炎症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能够提高肺癌的检出敏感率,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重钢总医院.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就诊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5例和良性胸腔积液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研究的恶性组和良性组,采集血清和胸腔积液标本,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相关抗原(SCC-Ag)的含量。结果恶性组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中CEA、CA125、CYFRA21-1、NSE、SCC-Ag的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组(t=20.297~43.645,P<0.05);恶性组患者胸腔积液中CEA、CA125、CYFRA21-1、NSE、SCC-Ag含量明显高于血清(t=14.182~33.933,P<0.05),且TNM分期越高,胸腔积液中CEA、CA125、CYFRA21-1、NSE、SCC-Ag的含量越高(F=11.394~26.992,P<0.05)。结论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NSE、SCC-Ag的含量能够为肺癌的诊断和病理分期的评估提供参考,胸腔积液中肿瘤标志物含量的变化比血清更为显著和灵敏。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进行免疫学检测,包括乙型病毒前S1抗原,病毒基因以及其它免疫学标志物的检查,得出相应的检测结果,为乙型肝炎的及早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抽血检测,使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查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病毒S1抗原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使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查,对检测得出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78例乙型肝炎病毒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查,发现患者病毒血清中共存在8种感染模式,对病毒基因组进行检测,检测出的阳性概率达到76.5%,同时对病毒前S1检测,检出的阳性概率为68%。结论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进行免疫学检测,得出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病毒基因组的敏感性高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免疫学标志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在检验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来我院治疗乳腺癌疾病患者87例,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39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CA15-3水平、CA125水平以及CEA、p53水平等开展临床测试,并对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的CA15-3水平、CA125水平以及CE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相较于手术前,实验组患者术后CA15-3水平、CA125水平以及CEA水平得到显著下降,而且p53检测中,乳腺癌和癌旁乳腺组织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97.7%和87.4%。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患者的血清CA15-3水平、CA125水平以及CEA、p53水平出现明显升高,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患者三项指标出现明显降低,提示三种指标联合检测可对疾病诊断的敏感度进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