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癌患者个案管理模式的应用分析。方法本文选取自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所收治的80名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80名患者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实行全程专业化个案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疾病知晓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这两个个方面上,实验组都优于观察组。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比对照组的25%更低,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2.5%)比对照组(67.5%)更高,这其中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疾病知晓率方面,实验组的疾病知晓率为95%而对照组的疾病知晓率为75%,实验组的疾病知晓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个案管理模式能够提升乳腺癌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的MR动态增强扫描表现及DWI表现,以提高乳腺癌的确诊率。方法通过对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15例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的MR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临床症状以乳头溢液为主,病变呈不规则肿块型,增强扫描后多成持续强化型,周边向中心强化,DWI呈明显高信号。结论MR动态增强扫描和DWI成像明显提高了乳腺癌的确诊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年女性乳腺癌与中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差异,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十堰市太和医院75例年龄≤35岁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且随机抽取同期收治的146例35岁以上中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青年女性乳腺癌病理类型以浸润性癌为主,诊治时分期偏晚,病理类型以浸润性癌为主。青年组ER、PR阳性率低于中老年组(分别为39.75%、36.45%;58.57%、46.26%,P<0.05),HER-2阳性率高于中老年组(分别为65.27%;40.33%,P<0.05),青年组HER-2阳性率随着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多而升高。结论青年组患者较中老年乳腺癌侵袭性强、预后差。HER-2表达状况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且HER-2表达情况与腋淋巴结转移情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早期诊断有助青年女性乳腺癌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美观性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所收治早期乳腺癌患者4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总结其临床疗效、美容性等情况。结果手术平均操作时间为90min,术中失血量10-100ml,平均40ml,无手术死亡。4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中有43例均获得成功,美容效果显著,未出现乳腺内陷现象,只有1例出现轻微乳腺组织内陷,无组织内陷率97.7%,手术成功率100%;术创部位皮肤无明显瘢痕,双乳对称,无功能影响,无肿瘤组织残留,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全组患者术后均未见心、脑、肝、肾等器官疾患加重。结论给予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且可以保证患者乳房美观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乳腺癌保乳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保乳组与改良组,各45例。保乳组患者采用腔镜辅助下乳腺癌保乳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改良组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保乳组客观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改良组的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术后生活质量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及社会功能三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改良组(P<0.05)。结论腔镜辅助下乳腺癌保乳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可以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对患者的损伤小,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理想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选择性靶向化疗药物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给予对照组阿霉素化疗,观察组则采用卡培他滨化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2.9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27%;对照组的相应值分别为63.41%,51.22%。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选择性靶向化疗药物卡培他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控制其病情发展,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