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口腔种植修复在牙列缺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等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24例牙列缺失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修复,研究组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龈沟液中TNF-α、IL-6、IL-8等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16%VS8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8、IL-6以及TNF-α等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上述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失患者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龈沟液中TNF-α、IL-6、IL-8的水平显著降低,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含氯消毒液对全自动酶联免疫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未经含氯消毒液处理的板架40例与经含氯消毒液处理的板架40例为标本,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比分析全自动酶免系统两种类型板架检测花板与HBsAg情况。结果对同一批次献血者样本抗HCV板架检测,正常板架无花板出现,消毒板架花板占比为12.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板架类型检测HBsAg阴性对照血清样品(N)与阳性血清样品(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含氯消毒液消毒后重复使用的板架以流水冲洗干净再晾干,能够减少酶免试验中花板情况发生,以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发展,更多疑难疾病得到救治,尤其以先天性疾病,如基因病、代谢性疾病病死率高,社会影响大,家庭不和谐等。本例患儿以分析高氨血症等表现,最终通过基因检测明确为尿素循环障碍。虽患儿最终因病情死亡,但以此重视优生优育,和讨论基因筛查等必要性。至今为止仍无根治遗传病的有效方法,因此减少遗传病患儿的出生是遗传性出生缺陷防控的重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全口义齿修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本院82例全口缺失的老年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41例,观察组的全口缺失患者给予相关护理,随访两年观察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对照组的全口缺失患者只作简单的口腔卫生指导,未给予口腔护理。结果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经过相关治疗和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20例,满意19例,一般2例)总有效率(95.1%)比对照组(非常满意14例,满意18例,一般6例不满意3例)的总有效率(78%)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老年人活动义齿缺损时间情况进行修复,在此过程中予以有效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成功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国家标准《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 192.4-2007)中焦磷酸法的一些测定步骤进行改进、优化,使方法的操作过程更明确、具有更清晰的指导性,使检测结果更准确。方法 从样品的前处理、焦磷酸溶解样品、焦磷酸溶解后的样品的过滤以及焦磷酸难溶物与游离二氧化硅的分离等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优化,并用优化后的方法对已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标准质量控制样品进行测定,将测定的结果与标准赋值进行比较。结果 优化后的测定方法测定结果在其赋予的含量范围之内。结论 改进优化后的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偏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观察在治疗椎体骨病疼痛患者当中,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的实际应用价值与疗效结果。方法:在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2月期间先后入院的椎体骨病疼痛患者当中抽选 153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疾病可以将其分为 32例 Z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46例 X组(多发性骨髓瘤)以及 75例 C组(椎体血管瘤),对 Z、 X、 C三组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统计三组患者手术前后各自的疼痛评分状况( VAS)、手术疗效状况。结果:从最终手术结束后的 VAS评分统计与手术前统计对比得知,三组患者在手术前后 VAS评分对比中差异十分明显,且 P值各为( P=0.0178, P=0.0152, P=0.0283),各组间统计学意义均具备成立条件;同时,三组患者手术疗效率各自为 100.00%( 32/32)、 97.83%( 45/46)、 98.67%( 74/75),总疗效率为 98.69%( 151/153)。结论:在治疗各类椎体骨病疼痛患者之际,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实行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在其中的疼痛状态,实际手术疗效非常优异,具有可推广、可普及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基层血站血液检测中采用核酸检测与酶免检测平行筛查方案的价值。方法:选择我血站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接收无偿献血标本 12440例,均使用酶免检测、核酸检测两种方法开展平行筛查,如果酶免疫检测结果为阴性,则以核酸检测 NAT挖出 HBV-DNA、 HIV-RNA、 HCV-RNA的检测,如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开展分项定量检测以及乙肝血清学补充实验,对检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经酶免检测筛查发现 HBsAg、抗 -HCV、抗 -HIV-1/2仅 1种试剂为反应性标本与无反应性标本共计 11328例,而采用核酸 NAT检测发现阳性标本共计 38例,阳性检出率为 0.34%( 38/11328)。采用酶免检测对 HBsAg、抗 -HBa、抗 -HBe, HBeAg、抗 -HBc进行筛查,最终确定 24例,确认阳性率为 78.95%( 30/38)。进行定量检测 HBV-DNA阳性 15例,阳性率 70.83%( 17/24)。本次研究中未检测出 HIV-RNA、 HCV-RNA阳性患者。结论:在基层血站平行筛查中采用酶免检测、核酸检测两种方法开展平行筛查能够相互补充,可有效降低血液疾病传播的风险,对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有显著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7月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内容设定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含41例患者。对照组仅采用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联合舒血宁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应用NIHSS进行评估后,发现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前的分数分别为(16.08±2.21)、(16.21±3.0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分别为(6.43±1.61)、(10.54±2.14),(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炎宁颗粒联合维酶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 我 诊所 收录治疗的 100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50 例。其中,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胃炎宁颗粒药物治疗,研究组则采取胃炎宁颗粒联合维酶素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以及症候积分情况。结果:经各自干预治疗后,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 85.2% 和 98.2% ;研究组各项指标水平好转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结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采取胃炎宁颗粒联合维酶素治疗手段,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 44 例 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电脑分层随机法分组,各 22 例。对照组采用单纯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 观察组则联合 丁苯酞治疗,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 治疗前两组 NIHSS 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 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 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 ACI 中联合阿替普酶溶栓和丁苯酞治疗可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改良酶放大免疫法在提高甲氨蝶呤检测灵敏度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院内收治行甲氨蝶呤治疗的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70例为观察对象,采集患儿血液样本,采用改良酶放大免疫法与商业化EMIT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对比不同方法测定结果。结果 分别配置4个不同浓度样本0.04/0.13/0.44/0.81μmol/L,各样本持续测定15次为批内精密度,各样本每日测定7次。在0.05-10.00μmol/L之间,改良酶放大免疫法与LC-MS/MS法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在0.30-10.00μmol/L之间,改良酶放大免疫法与商业法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相关性良好。应用三种方法对同样样本进行检测,均呈现出良好相关性,但对比之下改良酶放大免疫法的灵敏度较高。干扰实验证实此种方法未出现明显偏差。结论 对比其他常规检测方法,在甲氨蝶呤检测中,改良酶放大免疫法检测灵敏度较高,且调整了单个试剂盒测量次数,有效降低检测所用费用,能够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抗菌药物上实行药学干预的临床合理用药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0月200例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抗菌药物使用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一般用药指导)与观察组(药学干预指导),对比不合理用药、各项用药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的不合理用药率及不良反应率低(P<0.05);观察组用药时间、费用及药物利用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学干预可有效减少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抗菌药物上不合理用药问题,提升用药安全、合理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凸显其应用价值,可推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