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固定术后骨不连、骨延迟愈合应用骨皮质剥离加Phemister植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内固定术后骨不连、骨延迟愈合患者41例应用骨皮质剥离加Phemister植骨治疗,观察其骨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随访时间(20.3±2.6)个月;术后均骨性愈合,骨愈合时间(8.1±1.3)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68%。结论内固定术后骨不连、骨延迟愈合应用骨皮质剥离加Phemister植骨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关节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度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予以探究。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的84例重度损伤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均为2010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所接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方案,随机均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自42例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不同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展开对比。结果对应组别的患者接受相应的护理方案后,从护理总满意度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62%,78.57%,证明(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方案应用到重度肾损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相比其他的护理方案来说,取得了较高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于减轻患者的病情有积极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在治疗手足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工作特选取手足部骨折患者50例纳入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钢板螺钉治疗,给予研究组采用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①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住院时间、痊愈时间及术后肿胀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②两组的手术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达(10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P<0.05;③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并发症率达(4.00%)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16.00%),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在治疗手足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上颌前牙区种植义齿的7年期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为182例患者植入了226颗种植体并完成上部结构修复,种植方法为常规种植术、即刻种植技术、骨挤压、骨劈开技术、引导骨组织再生(GBR)技术。采用固定修复,固位方式分螺丝固定和粘接固定。随访7-60个月,观察方法为X线片、临床观察、患者满意度调查等。结果182例患者的226颗种植体完成骨整合,其7年累计存留率为98.23%;X线片比较检查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状况,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对美观、发音满意度和固位、咀嚼能力在种植后明显提高(P<0.05)。结论种植义齿对于上颌前牙缺失患者是一种满意的修复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窦前壁小视窗鼻内镜手术优点。方法在局麻或全麻下行鼻内镜在上颌窦前壁开窗处理上颌窦盲区。结果自2012年1月以来对56例合并上颌窦病变者加行上颌窦前壁小视窗鼻内镜手术,取得满意疗效,无复发病例。结论结合鼻内镜在上颌窦前壁开窗处理上颌窦病变时,鼻内镜直视下上颌窦个壁无盲区、损伤的微创技术及术后并发症少反应轻等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的定位及拔除。方法采用临床检查和X线等辅助检查来分析判断埋伏多生牙的位置和生长方向,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来拔除埋伏多生牙。结果129例患者145颗埋伏多生牙,手术效果良好。结论手术前埋伏多生牙的准确定位,指导临床医师确定手术入路及顺利拔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采用两种不同固定矫治方式远移上颌磨牙的有效性、优缺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将18例磨牙前移所致安氏Ⅱ类错颌畸形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自制改良Lokar磨牙远移器推磨牙向后法(A法)和主弓丝上置NiTi推簧加力方式推磨牙向远中法(B法)两种不同远移方式进行矫治。结果方法A磨牙远移速度平均约1.6mm/月,但是部分磨牙远移较多的有较明显的远中倾斜,需矫正其远中倾斜后才能进入下一部治疗。方法B磨牙远移速度平均约1.1mm/月,磨牙以整体远移为主,但是NiTi推簧加力须在初步整平才能进行。结论如牙列拥挤错位较明显或磨牙需远移较多可选择Lokar矫治器推磨牙向后(A方法)。如牙列拥挤度较小,排列较整齐,磨牙远移量不太大宜选择主弓丝上置NiTi推簧加力方式推磨牙向远中(B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