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随着石油行业的飞速发展,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市场的竞争将是最大垄断型地球物理勘探公司面临的战场。同时,竞争特点和趋势也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在近两年,随着油价的连续增长,石油公司正在持续增加勘探和开发的投资。因此,国际地球物理勘探市场出现繁茂的景象。然而,在该领域如此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幸运的是出现了一种评价方法,研究地球物理公司国际竞争性及其评价指标。本文的目的是试图使这样的间断更趋于完善。本文首先试图设定国际竞争性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中竞争特点和趋势含义的界限,第二,说明石油地球物理行业的国际竞争能力的含义。最后,提出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的国际竞争能力的评价指标。
简介:油气储量的多少受以下几个因素的控制:顶部封闭层的毛细管性质、溢出点和圈闭的几何形状。其中顶部封闭层的毛细管性质和封闭性可通过EGS法(等效粒径法)测算,该方法通过实验建立孔喉尺寸、孔隙度和粒径大小之间的关系,再依此测出封闭性的大小。“纯溢出点型圈闭”是指其中的烃柱高度仅由溢出点控制的圈闭。根据观察,此类圈闭中的烃柱高度小于顶部封闭层所能封堵的烃柱,且以气为主。而在“毛细管和溢出点混合型圈闭”中,油和气都能向下充注到溢出点,顶部封闭层和溢出点均对油气柱的相对高度有控制作用。“纯毛细管型圈闭”则是指油和气未向下充注至溢出点的圈闭。顶部封闭层和溢出点一直是封闭性分析的焦点,但对AN和YA油田所进行的实例研究表明,圈闭的几何形状和顶部封闭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两个油田的顶部封闭性相似,但烃柱总高度以及油、气柱的相对高度却迥然不同。其原因可用这两个油田的基准层面积与隆起幅度之比不同来进行解释。AN油田的面积一幅度比远小于YA油田,假设二者的顶部封闭性相同,则面积一幅度比较大的圈闭所能容纳的气柱高度也较大,其原因是受运移进入圈闭的天然气挤压,油柱高度大幅度降低。因此,EGS法为更好地理解油气田和远景构造(包括断层圈闭)中烃的充注模式提供了新视角。
简介:工作经验表明,开发期间原油和凝析气井的实际产能会明显降低。当井底压力(Pp)低于泡点压力(Pbp)时油藏的产量就会降低。凝析气井中的产能下降主要是由于近井地带中的反凝析引起的。在原始凝析油含量高,尤其是带有残余油的油气藏中,这种效应是非常显著的。该研究的实验结果证明,在孔隙表面最初为部分非水湿(疏水),或者原油和凝析油在多孔介质中渗滤期间变为疏水的油藏中,产量降低就会发生。本文概述了用于实际油气井产能恢复的方法。其基础是用各种化学品将孔隙表面从完全或部分非水湿(疏水)改变为水湿(亲水)。该过程称之为亲水化,它可以恢复初期产能,降低水驱期间可动水层水锥进和水侵的可能性。介绍了亲水化的实际效果及现场应用情况。
简介:加拿大皇家石油有限公司(ImperialOilLimited)冷湖油田采油项目区位于阿尔伯达省东北部,离卡尔加里市约600km。在1958年-1962年期间,加拿大皇家石油有限公司购买了7700英亩油砂租区。并在过去30年里积极有效地开发了这一资源。目前的沥青产量约130000bbl/d,冷湖油田的剩余探明储量约900百万桶,该项目区是北美最大的现场热采作业区。沥青储存在地表以下平均深度450m的未固结砂岩中,原油很稠,在油藏条件下,原油重度10°API,粘度大于100000厘泊,这些油藏参数特征导致油田开发、原油处理、运输及市场销售前景等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冷湖油田的商业性成功可以归功于特殊的技术方法的应用。加拿大皇家石油有限公司的技术方法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专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现场先导性试验及分阶段开发。冷湖油田的开发仍将继承寻求开发技术与商业匹配的结合点。近期技术开发主要集中在提高现有热采作业区的采收率,包括电力和蒸汽热电联供的应用。对于项目的长期来说,主要是积极应用非热采技术提高油田产量。
简介:砂箱类比模拟试验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进一步认识断层形状对储层连通性的影响。随着断层的不断延展,断层体系演化显然经历了3个时期:第一期,几何形态简单的断层在彤变区域的多个地点迅速集结;随后进入第二期,这一阶段断层相连,断层线长度增加;第三期则以断层的准稳定态集结和相连为特征。储集层的连通性涉及许多因素,本文只注重断层控制的连通性。这种连通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岩体的连通性(断层间与断层周围的岩体连通性)和断层网的连通性。这两方面的认识取决于切割储集层的断层究竟是起阻挡流体流动的作用(例如在高孔隙砂岩储层中),或是成为流体流动的通道(例如在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中)。我们对断层控制的连通性采用两个度量值:1)从断层和可能的流体通道(flowpaths)的交点数推出断层密度值;2)断层端点(faulttip)数与断层数之比。将这两个值综合后即可得出储层的传导特性和储集层的最终漏失量。
简介:迪那2气田具有压力系数高、非均质性强、物性差、局部裂缝发育等特点。该气田截止2012年底,产能建设及井网部署已基本完成,需要对整个气藏的连通性及储量动用程度进一步深化认识,并以此为依据优化新井部署,指导迪那2气田科学、合理、高效地开发。利用钻井、地震、测井、测试等资料,通过采用地层对比、断裂刻画、隔夹层评价等地质手段定性的分析了气藏平面及纵向的连通情况,采用压力动态分析、MDT测试结果对地质认识加以验证,最终得到了迪那2气田平面及纵向均连通性好且可动用程度高这一新认识,为迪那2气田的开发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该类油气藏连通性评价及储量动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方法及思路。
简介:岩石物理模板(RPT)是从地质上进行约束的岩石物理模型,是预测岩性和流体的有利工具(Avseth等,2005)。在产生油藏模板中,岩石物理诊断模型和Gassmann流体替换关系是基本要素。使用测井岩石物理模板分析时,首先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进行模型校准,然后再把模型应用在地震数据上。使用岩石物理模板可检测烃类异常,并减小勘探风险。岩石物理模板分析法的成功应用取决于合理的模型选取和正确的储层地质信息。本文对北海油田的3口井进行了岩石物理模板分析,其中,两口井中出现含油砂岩。本文尝试使用岩石物理模板对储层和盖层特性做定性预测,并对含油砂岩的胶结物含量、孔隙度和饱和度进行定量评价。
简介:研究区位于HT盆地东次凹中央洼槽,由于该区岩性复杂,各岩性波阻抗叠置严重,所以单纯利用纵波阻抗不能很好地识别岩性,进而影响砂体展布形态的刻画。叠前同时反演技术利用地震道集近、中、远不同偏移距地震道上的丰富振幅、频率等信息,不仅反演出纵波阻抗和横波阻抗,还可以得到纵横波速度比和泊松比等重要的弹性参数数据,对有利储层预测和岩性识别具有重要作用。在测井和地震资料处理、地震岩石物理分析以及叠前同时反演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有效刻画出有利区带,降低了井位部署风险,并指出了有利勘探靶区。应用结果表明,利用叠前同步反演技术能够较好地预测有利砂岩的分布形态,预测成果在HT盆地岩性勘探中发挥了极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