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趣味”这样一个著名的传统美学术语向我们证明:最初,味觉经验并未明显从审美经验中分离。在鲍姆加登“感性认识的科学”这一定义中,味觉并未受到排挤。它与审美经验分享了诸多特征,如:感性、主观性、相对性和个体性,因此它有理由入选美学的领域。可是,人们根据非功利性、精神性、普遍有效性和丰富性这些原则,在味觉层面的“口味”和审美层面的“趣味”之间发现了鸿沟。审美经验似乎优越于味觉经验,并且仅仅诉诸视觉和听觉两种感官。这种源自柏拉图并由康德发展起来的分野,在很长时间内为美学所接受。可是,如果仔细检查这道鸿沟,我们会发现:味觉经验也有可能变得非功利,具有精神性以及广泛的有效性。我们有理由期待通过味觉感官去进行审美体验。预言一种诉诸味觉的新艺术形式,也是合理的。
简介:西方当代文化理论主要指的是西方当下颇为流行的文化理论,如现代图像学理论、社会学理论、文化人类学理论等。西方当代文化理论涌入我们视野的这一文化现象,也促使我们应该以跨文化的学术视野,来看这些西方当代文化理论与世界当代艺术的关系。同时,西方当代文化理论中一些有效的理论与方法值得比较艺术学借鉴与吸收,为比较艺术学拓展研究与互释不同文化圈的艺术现象、艺术思潮和艺术流派的视野。图像学与社会学理论借助了其他文化学科理论的综合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艺术隐藏的象征意义或图像含义以及艺术外围的相关问题,在跨学科层面上与比较艺术学有相同之处;后殖民主义理论关注非主流族群艺术形态,这一点也与比较艺术学在平等对待与研究不同族群艺术现象的态度有一致的地方;文化人类学宏观地关照人类的艺术现象,对于研究不同文化圈艺术现象的关注方式也与比较艺术学在学理上有相通的特征;文化相对主义使“去中心主义”成为可能,消除中心主义也是比较艺术学的基本思路。在比较艺术学与西方当代文化理论的关联中,借鉴有益的西方现代文化理论,可以找到更多的比较艺术学的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也为比较艺术学拓展研究的视野与跨文化的视通提供多角度,毕竟比较艺术学是开放的视域和跨文化的艺术理论研究。
简介:在以消费购物为优先的商圈中,遇见浸润人心的高品质文艺演出,在上海早已不是稀罕事。今年4月,"2017上海艺术商圈"在静安、黄浦、长宁、虹口、杨浦、闵行、普陀等中心城区近30家商圈全面铺开。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商圈举手参与,多元社会主体提供优质内容,原本只有在剧场和专业展览馆中才能欣赏到的音乐会、木偶剧及美术展览等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