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内容摘要】通过在疼痛学科临床教学中应用问题为导向、学生为中心和情景设计的 3D 教学法, 将抽象的疼痛疾病机制、诊断评价标准直观化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情景帮助学员理解记忆, 以此 培训学生 疼痛诊疗 的临床思维、 综合疼痛管理临床应用能力, 达到对教学进行改进,提高教学水平 的目的。
简介:通过自由基聚合法以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和壳聚糖(CS)为原料反应制得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壳聚糖(PNIPAAm/CS)多孔温敏复合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差热分析(DSC)和溶胀率等研究手段对复合膜的理化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膜仍保持其良好的温度敏感性;膜结构随CS含量增加而变得规则,孔径变小,机械性能增强,同时相转变温度略有下降;复合膜内两相间分布比较均匀,未出现相分离;PNIPAAm与CS两相间存在一定的键合作用,主要是CS的羟基和氨基与PNIPAAm中的酰胺基之间形成了氢键结合,这些作用对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有一定增强作用。研究还发现,PNIPAAm含量对膜的吸水率和力学性能亦有一定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制定量化活动护理方案并实施,探讨临床护理对胃癌患者康复效果、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22.1-2023.12期间中抽选96例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利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使用量化活动方案护理干预,对二组胃肠功能康复效果、生活质量、临床指标及并发症进行比对。结果:临床指标方面,观察组的拔除导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胃肠功能康复效果,观察组的肠鸣音、排便、排气、饮食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患者明显呈现出更高的水平。差异显著,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数据同样低于另一组,这一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量化活动方案干预能提升胃癌患者身体的康复效果,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 目的:对比传统教学方法和“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改革在《疼痛诊疗学》教学中的成效优良性。方法:纳入90名学生,登记学生年龄、性别的基本信息,随机分配至传统教学组(n = 45)和课程思政组(n = 45),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评价和考核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思政表现贯穿在整个平时成绩中、期末考试则主要针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率(20%)、技能操作(20%)、作业完成(30%)和评价反馈(30%)(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患者评价),占总成绩4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60%。结果: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构成以及出勤率等无显著差异(P > 0.05);课程思政组学生的平时表现(技能操作、作业完成、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患者评价)和期末理论考核均优于传统教学组(P ≤ 0.001)。结论: 对《疼痛诊疗学》进行“课程思政”创新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表现、临床技能和理论知识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