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台湾多元复合势力主导的环境治理时期,“原住民”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在生态智慧上,他们的传说和故事隐含着爱护野生动植物并希望多样物种持续存在于自然界的心声和环境态度;他们遵守狩猎禁忌,保护了台湾的生物多样性;他们的植物保护活动也有利于生态、水土保育和文化传承。在抗争实践上,他们通过“还我土地”运动反对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国家公园”,还通过反核废料、反水库兴建、反亚洲水泥公司侵占土地等抗争参与台湾的环境治理。“原住民”在参与台湾的环境治理时体现出“自觉性”、“在地性”、“边缘性”的特点。此外,文章还提出继续探索“原住民”多样性文化台湾环境治理的关系问题以及如何在发展主义话语下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

  • 标签: “原住民” 台湾 生态智慧 抗争实践 环境治理
  • 简介:文学作品本身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使自我和他人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愉悦.美的特征给写作思维指明了创作的道路,明确了创作要求,从而使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向美靠拢.艺术思维是对特定审美感受的理性开掘,是从某个角度或侧面深刻领会生活的底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文艺写作,首先要求写作的人应是美的,然后他才能按照"美的规律"深入生活,反映生活.

  • 标签: 写作思维 美学 审美意识形态 美的特征 美的规律
  • 简介:土司制度区域的形成和变化受政区功能划分的影响,大姓在土司制度中有重要地位.随着中原王朝对西南控制的加强,云南从西南夷地区发展成为内地一致的省份.但云南内部发展不平衡,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区划已有所体现,并形成圈层政区结构.这一政区结构被元明清云南政区区划继承,并形成土司制度区域.元明清时土官的来源是该区域历史上的汉、夷大姓后裔,或在当时有一定影响力的汉族移民.对土官的任用,延续了蜀汉时南中大姓治理南中的方式.明清逐渐加强对土官的管理和考核,逐步改土归流,使云南腹地以及川滇黔交界区域实行流官统治,只在境内西南边境有土司区域,作为云南腹地的藩篱和保障.

  • 标签: 政区 大姓 土司制度 云南
  • 简介:藏传佛教密宗北京雍和宫尕藏加一、密宗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佛教自公元7世纪中叶正式传入藏土,虽经历了一些坎坷,但最终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有过两次大高潮,即藏文史籍中所谓的“前弘期”和“后弘期”(编者按:在安多藏区无此分期),经过这两次大高潮...

  • 标签: 雍和宫 藏传佛教 佛教密宗 印度佛教 莲花生 格鲁派
  • 简介:本文从孟子哲学思想的基础"性善论"入手,从审美观、人格美的塑造、美感的普遍性规律及艺术美特征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孟子的美学思想。

  • 标签: 美学 思想 孟子 性善论
  • 简介: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要优化我国政府行政必须更新行政理念,树立现代行政理念.现代行政理念包括的内容很广泛,当前,我国政府必须树立的现代行政理念主要有:服务理念;民主理念;法治理念;平等理念;选民理念;科学理念;效能理念;公共行政理念.

  • 标签: 优化 政府 公共行政 现代行政理念
  • 简介:语言充满了对立统一,有定无定便是一例,包括名词、意义和规则的有定和无定。有定无定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值得关注。

  • 标签: 有定 无定 名词 意义 规则
  • 简介:分析了三者在合法性、目的性、计划性等方面的区别,明确指出当前我国应大力提倡纳税筹划,以促进其应有作用的充分发挥。

  • 标签: 纳税筹划 偷税 避税
  • 简介:《后汉书》是羌族史研究最早、最周详的文献。范晔不仅对羌族尤其是西羌的历史变迁、社会组织、生活习俗和汉代的羌汉关系第一次作详实记载.留下宝贵的资料,而且他以一个历史学家敏锐的目光看羌汉关系和羌族对汉族的影响等等.在观点和方法上对后人多所启迪。

  • 标签: 范晔 羌族 羌汉关系 羌族生活 史观
  • 简介:"沉郁顿挫"是"杜诗学"论及率颇高的一个词汇。沉郁顿挫是《诗》、《骚》之传统。钟嵘《诗品》充分体现出沉郁顿挫的论诗之旨,而杜甫不论是诗论还是诗作,于沉郁顿挫都情有独系,因此,研究杜诗不能不考虑《诗品》和杜甫诗学在这一诗歌美学境界上的密切关联。

  • 标签: 沉郁顿挫 杜诗学 《诗品》 源流 论诗之旨
  • 简介:学术期刊编辑不仅要有先进的办刊理念,而且还需要较高的学术素质。编辑的学术追求主要表现在追求创新、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等方面。一个有学术追求的编辑,他才能关注学术前沿,精心策划选题.把好质量关,融入学术圈,参与学术研究,引领学术研究,努力提升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学术品位。

  • 标签: 学术期刊 编辑 学术追求 期刊质量
  • 简介:浅谈民族政策民族工作廉克训民族政策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族政策,往往是指在民族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大政方针,如在处理民族间的关系时,必须遵循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准则。而狭义上的民族政策,则往往是对涉及少数民族权益的某一方面作出的具体...

  • 标签: 民族政策 民族工作 少数民族权益
  • 简介:中唐以前,滁州罕有文人歌咏,仅仅作为地名出现于各类应用性文体之中。中唐以后,滁州进入文人视野,但相关作品中所呈现的是一个不具个性、形象模糊的滁州。宋初诗人王禹傅对滁州进行了较有个性却十分简略的描写。直到宋仁宗庆历年间欧阳修的到来,滁州才迎来了它在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崭露头角的时刻。欧阳修对滁州之美不仅全面发掘,而且大力弘扬和宣传。其所建醉翁亭、丰乐亭、醒心亭,对滁州山水人文之关有提纲挈领的展现,其中醉翁亭影响尤为深远。作为滁州标志性建筑,至少可从四个方面理解其思想文化内涵:一、醉翁亭是欧阳修化解苦难、善处逆境的豁达情怀的感性显现;二、醉翁亭寄寓着人们对欧阳修刚正不阿、直道而行的政治操守的崇高敬意;三、醉翁亭传达出人们对国泰民安、天地同和的理想政治的深切期待;四、醉翁亭隐含着文人对“德政”“闲雅”两种生活方式和谐统一的追求。

  • 标签: 宋代文学 滁州 欧阳修 醉翁亭 城市文学
  • 简介:<正>近年来,随着对《金瓶梅》研究的深入,愈来愈多的研究成果表明,在《金瓶梅》早期抄本的流传过程中,晚明时期以麻城为中心的一批湖北学人是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的,而其中尤以“公安三袁”中的袁宏道、袁中道兄弟成绩最著。现存最早记载袁氏兄弟二人《金瓶梅》抄本关系的材料,乃首推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词曲·金瓶梅》,为讨论方便起见,兹节抄其有关文字如下:

  • 标签: 《金瓶梅》 袁宏道 万历 抄本 袁氏 无念
  • 简介:羌族和匈奴是我国古代的两个少数民族,其历史发韧之古远,可汉族相仲伯。尤其是羌族,曾经为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今日汉族的来源之一,炎黄并举,即是其证。传说时代的英雄人物,诸如共工氏、炎帝、蚩尤、大禹皆为羌人后裔。建立西周的姜氏部落,也羌人密不可分,故《后汉书·西羌传》称,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及至有文字记载的殷周时期,羌人的活动为甲骨文或其它典籍所记载。甲骨文中有“羌方”、“往羌”、“来羌”、“羌妇”等字样。《诗经·商颂·殷武》称:“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反映了羌人对殷商的臣属关系。

  • 标签: 匈奴人 西羌 羌人 羌方 共工氏 成汤
  • 简介:基于中国生活及田野调查的经历,在后现代主义情境下议论了调查者"他者"的关系,探讨了应如何看待"他者"的文化及自我认同的问题。认为从行为者的立场出发进行民族志性的主位考察,不应站在"本质主义"的立场,而应从"建构主义"的视角考察"他者"。强调由"理解异文化"到"了解他者"的重要性。

  • 标签: 后现代主义 了解他者 理解异文化 被叙述的文化 被活着的文化
  • 简介:试论禅思孟浩然诗歌意境马燕“盂浩然如洞庭始波,木叶微落。”(《升庵诗话》)杨慎的话形象地道出了孟诗清旷淳朴、自然浑成的艺术风格。事实上,孟浩然在其大量的山水田园诗中,和王维的田园诗作一样,摆脱了初唐诗歌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开创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之...

  • 标签: 孟浩然诗歌 诗歌创作 《五灯会元》 诗歌意境 文艺美学 感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