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餐后血脂水平测定与空腹血脂水平测定临床差异性。方法采用相关系数法对52例青年志愿者及50例糖尿病高脂血症志愿者进行空腹及餐后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LD-C),进行空腹与餐后血脂水平测定的对比分析,对配对样本均用t检验。结果青年志愿者及糖尿病高脂血症志愿者餐后TG水平较空腹明显增高(P﹤0.01),餐后血清TC、HLD-C水平较空腹略有下降(P﹥0.05)。结论血脂测定空腹及餐后除TG外,对TC、HLD-C影响不大,在临床中对不方便的病人在血脂测定中不应过分强调空腹静脉抽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纤维蛋白原、CRP和WBC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性肺炎的价值。方法选定2017年9月到2019年3月本院收诊的45例细菌性肺炎患者及45例非细菌性肺炎患者,同期再择取45例正常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类型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细菌性肺炎)、对照组45例(非细菌性肺炎)、正常体检组45例(健康人群),均接受WBC、CRP、血清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WBC、CRP、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并观察细菌性肺炎重、轻度的WBC、CRP、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检测结束,观察组WBC、CRP、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重度症状患者的CRP、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细菌性肺炎轻度症状患者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重度症状患者的WBC与细菌性肺炎轻度症状患者比较差别不明显(P>0.05)。结论WBC、CRP、血清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细菌性肺炎患者的检出率,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中医理论探讨鼻炎与耳聋耳鸣之间的关系及其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文献综述和临床观察的方法,收集鼻炎和耳聋耳鸣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发病特点、证候表现和治疗方法。通过统计分析,探讨鼻炎与耳聋耳鸣之间的相关性,并针对不同证候类型,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结果:通过对病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鼻炎和耳聋耳鸣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部分鼻炎患者伴有耳聋耳鸣的症状,而部分耳聋耳鸣患者也同时患有鼻炎。在中医证候方面,鼻炎和耳聋耳鸣存在共同的病理因素,如风邪、湿邪、热邪等。根据不同的证候类型,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并通过临床观察验证了其有效性。结论:本研究表明,鼻炎与耳聋耳鸣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中医理论可以为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鼻炎和耳聋耳鸣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0例,随机分为长效药物组49例,短效药物组44例,联合用药组57例,采用动态血压监测记录仪进行血压监测,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联合用药组疗效最好,有效率为96.5%,其次为长效药物组,有效率为83.7%,临床疗效均高于短效药物组,其有效率为77.2%,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显著;各用药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基本相同,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效果最佳的治疗是联合用药,其次是应用长效降压药,短效降压药降压效果不理想,为临床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Logsplitter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26例踝关节Logsplitter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6例,女10例;年龄(49.54±12.81)岁(范围26~68岁)。开放性损伤17例,Gustilo-AndersonⅡ型6例、ⅢA型11例;闭合性损伤9例。骨折AO/OTA分型:44B型4例,44C型22例;Langue-Hansen分型:旋前外展型16例,旋前外旋型10例;Maisonneuve骨折4例,其中3例为双Maisonneuve骨折。踝关节脱位方向:前脱位10例,中立位7例,后脱位9例。腓骨骨折26例,内踝骨折24例,三角韧带断裂2例,后踝骨折13例,前踝骨折8例。对所有闭合性损伤行急诊复位石膏托固定,开放性损伤行清创、复位、跟骨牵引或跨关节克氏针固定,待局部软组织条件允许后行手术治疗。术后采用Burwell-Charnley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采取Kellgren-Lawrence分级标准评估创伤性关节炎严重程度。结果4例患者急诊复位困难,术中证实难复原因均为胫后肌腱脱位前置于下胫腓联合前方。26例患者中腓骨钢板固定25例;内踝骨折固定24例,其中采取空心螺钉固定23例、克氏针固定1例;后踝骨折固定12例,其中采取空心螺钉固定9例、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3例;前踝骨折固定7例,其中采取带线锚钉缝合固定1例、空心螺钉固定6例;下胫腓联合固定16例,其中采取1枚螺钉固定12例、2枚螺钉固定2例、采取TightRope带袢钛板固定2例。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23±9.70)个月(范围12~60个月)。术后Burwell-Charnley骨折复位评价:解剖复位22例,复位可4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6.31±3.64)周(范围10~24周)。踝关节活动范围:背伸10.38°±6.66°(范围0°~30°),跖屈34.04°±7.20°(范围15°~45°)。AOFAS踝与后足评分(83.30±13.94)分(范围24~100分)。10例(38%,10/26)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其中Kellgren-Lawrence分级Ⅰ级5例、Ⅱ级2例、Ⅲ级2例、Ⅳ级1例。术后2例出现伤口渗液,经清洁换药后伤口愈合;2例内侧皮肤发生坏死缺损,分别通过植皮和皮瓣转移治愈。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感染、骨不连和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踝关节Logsplitter损伤多见于高能量损伤,骨折形态特征多样化。对于骨折脱位急诊难以复位时需要警惕胫后肌腱脱位嵌插的可能。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解剖复位、注重软组织的保护和可靠固定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但是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骶髂关节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2016年收治的20例早期骶髂关节结核患者,对患者进行手术病灶刮除、取自体骨进行植骨术,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所有的患者,经过12—36个月的随访后,所有患者均无出现复发、感染以及骶髂关节分离脱位等症状。患者的术前Majeed评分为(60.65±5.89)分,末次随访的平均分数为(91.38±2.56)分,术后Majeed评分相比之前有很大提高(P<0.001)。结论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等可以诊断出早期骶髂关节结核,诊断正确率比较高;对早期骶髂关节结核患者进行系统的手术治疗以及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直肠癌多学科诊疗团队(MDT)讨论后制定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9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MDT讨论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MDT讨论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直肠癌MDT总计为1 953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4 535人次讨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其中,553例患者肝转移灶和111例患者肺转移灶被认为可切除。另有261位最初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在接受系统化疗联合分子靶向以及介入等综合治疗后,转化为可切除,建议接受肝转移灶切除手术。实际上总计772位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肝转移灶切除,其中同时性肝转移患者有581例,而接受结直肠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同步切除的患者有248例。肝切除手术中仅有87例患者(11.3%)实施解剖性肝切除,绝大多数实施非解剖性肝切除。肝转移灶切除手术中联合射频消融的有62例(8.0%)。术后病理提示R1切除的有18位(2.3%)。结论复杂结直肠癌病例推荐行MDT讨论。扩展手术适应证、应用二步肝切除术、联合射频消融等局部毁损治疗可以扩大肝转移灶手术的适应人群。初始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如状况耐受,建议给予强烈的个体化转化治疗,争取转化后手术切除。
简介:摘要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健康问题之一,疾病负担大,发病率高,药物治疗依从性差。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是一种基于证据的心理疗法,对于焦虑障碍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其疗效因人而异。有研究表明焦虑障碍的CBT疗效与多种基因有关,而这些基因在CBT疗效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不同,国内相关研究较少,通过这些机制研究可进一步阐明焦虑障碍的生物学标志物,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应用于焦虑障碍的诊断、治疗等方面。该综述通过HPA轴相关基因、5-羟色胺系统相关基因、单胺氧化酶系统相关基因、神经发育相关基因来探究CBT治疗焦虑障碍的疗效,发现FK506结合蛋白5启动子的甲基化、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的甲基化及多态性、色氨酸羟化酶2的基因多态性、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的基因多态性、单胺氧化酶A的基因多态性等与CBT治疗焦虑障碍的疗效有关。通过研究遗传学与焦虑障碍CBT疗效的关系,未来可从焦虑障碍致病基因如何影响CBT疗效的相关环路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阐明遗传因素在焦虑障碍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探索预测CBT疗效的遗传预测因子。
简介:摘要目的对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205例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8月——2017年8月之间我院收治的205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103例患者和对照组102例患者,分别给予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7.2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P均<0.05,对比差异明显。结论将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应用于对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