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之/修复方法的选择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7年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31例会阴肿瘤患者采用多种形式/修复肿瘤切除创面。患者中男5例、女26例,年龄39~76岁,原发病因中外阴癌27例、Paget病4例。会阴肿瘤根治切除后继发缺损面积为8.0 cm×4.5 cm~27.5 cm×24.0 cm。结合缺损所在具体会阴及腹股沟区域及面积,根据穿支体区理论,采用阴部外动脉穿支、腹壁下动脉穿支、腹直、股前外侧、阴部内动脉穿支、股薄股深动脉穿支等修复。根据血运范围划分,总共切取17个局部转位、18个轴型/、7个V-Y推进,面积为7.0 cm×4.0 cm~21.0 cm×13.0 cm/均带蒂转移,供区均无张力直接缝合。观察记录/个数、创面闭合情况、/成活情况及随访情况。结果31例患者共切取42个/,其中11例患者采用2个/修复环周大面积缺损。所有缺损均达到无张力直接闭合。32个/术后血运良好,另外10个/血运不良。17个/术后存活良好;5个/术后8~14 d伤口裂开,经换药治疗好转;7个/术后2~5 d出现暂时性充血,未予特殊处理逐渐恢复;3/术后7~15 d发生感染,经换药治疗2个好转,另外1个/因部分坏死行清创直接拉拢缝合;2个/术后8~15 d完全坏死,均于清创采用带蒂腹直修复;7个/术后7~20 d部分坏死,经换药治疗愈合。24例患者获随访,时间9~38个月,/色泽周围皮肤相近,外阴外形较佳,髋关节活动未见受限,排尿、排便功能未受影响,其中3患者肿瘤复发。结论会阴肿瘤切除术后复杂大面积缺损,根据分区灵活应用不同形式/修复外观功能较佳,但是并发症较多,需进一步加强术后护理。

  • 标签: 外阴肿瘤 创伤和损伤 外科皮瓣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蒂腹直联合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同时携带髂腹股沟淋巴组织乳腺根治术后乳房再造及上肢淋巴水肿治疗的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6年9月,湖南省肿瘤医院采用带蒂腹直联合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同时携带髂腹股沟淋巴组织移植9例乳腺术后患者行乳房再造及上肢淋巴水肿治疗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4~66(44±7)岁。术前用可听式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和CT血管造影确定下腹部腹壁下动脉穿支位置,设计联合组织。联合组织长(25.32±0.27)cm、宽(13.14±0.76)cm、厚(3.55±0.34)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根据供受区情况留置2根或多根负压引流管。记录患者手术时间、负压引流管平均留置时间,观察组织以及其供区术后情况、再造乳房情况、上肢淋巴水肿恢复情况以及其随访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90~420(396±55)min。术后胸部负压引流管平均留置5.9 d,腹部负压引流管平均留置4.3 d。1例患者腹壁下动脉穿支发生皮下血肿;1例患者腹壁下动脉穿支供区发生皮下血肿;1例患者腹直发生延迟愈合,经换药愈合;其余组织均顺利成活。再造乳房外形可、弹性好,无组织挛缩变形。7例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得到不同程度缓解,周径缩小2.0~4.0 cm。9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5个月,其中6例患者患肢术后长期行绷带加压治疗物理治疗,所有患者患肢外形较满意;2例患者的患肢神经痛表现得到缓解,另2例患者患肢神经痛未加重。腹部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腹部功能无明显受限,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带蒂腹直联合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同时携带髂腹股沟淋巴组织移植是乳腺术后乳房再造合并上肢淋巴水肿治疗的有效方法。

  • 标签: 乳腺肿瘤 淋巴水肿 外科皮瓣 乳房重建 联合组织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外侧部分腹直的带蒂腹直移植再造乳房的临床疗效。方法系列病例报告研究。纳入2021年8月—2022年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采用保留外侧部分腹直的带蒂腹直移植再造乳房的11例乳腺女性患者,年龄32~57岁(平均45.1岁)。均为乳腺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切取长22~30(24.5±0.8)cm岛宽10~12(11.2±0.5)cm。具体制备形式包括:类型Ⅰ,一侧传统带蒂腹直联合保留外侧部分腹直的带蒂腹直移植;类型Ⅱ,双侧保留外侧部分腹直的带蒂腹直移植;类型Ⅲ,一侧保留外侧部分腹直的带蒂腹直联合侧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移植。观察血运情况、并发症随访情况。结果11例患者制备类型Ⅰ4例、类型Ⅱ4例、类型Ⅲ3例。所有顺利成活,未见明显并发症。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4个月。再造乳房外形可,质地满意,无挛缩变形;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腹壁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保留外侧部分腹直的带蒂腹直制备手术难度不大,能有效减小供区损伤,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可以作为乳腺术后乳房再造较好的手术方法选择。

  • 标签: 乳房成形术 乳腺肿瘤 腹直肌皮瓣 带蒂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蒂股薄会阴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延展设计解剖基础。方法选择6具新鲜成年女性尸体,年龄为27~52岁,平均41.2岁,解剖观察双侧股深动脉及进入股薄支走行,测量血管蒂长度。模拟完成股薄切取手术,先按照标准方式进行转移,随后通过长收下隧道进行转移,进行延展设计。分别测量2种转移方式下12块远端到双侧髂前上棘的距离。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双尾)2种转移方法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经解剖发现6具尸体双侧股深动脉支全部走行于长收之间,12块股薄平均穿支血管蒂长度为(7.84±0.71) cm。标准方式转移股薄远端到同侧髂前上棘的距离为(9.23±0.95) cm(6.9~10.5 cm),到侧髂前上棘的距离为(11.45±2.27) cm(7.5~14.8 cm)。通过长收下隧道转移延展设计远端到同侧髂前上棘的距离为(4.52±1.18) cm(2.7~ 6.5 cm),到侧髂前上棘的距离为(8.92 ±1.82) cm,(4.8~11.7 cm)。标准方法相比,股薄通过长收下隧道转移,血管蒂同侧转移增加长度(4.71±1.14) cm(3.5~7.3 cm),平均4.71 cm侧转移增加长度(2.53±0.89) cm(0.9~4.1 cm)。2种方法测量的到同侧髂前上棘的距离比较,t=13.194,P<0.001;到侧髂前上棘的距离比较,t=9.057, 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长收下隧道转移双侧增加的可修复距离长度平均为3.62 cm,能提供的额外增加距离为平均血管蒂长度的46.2%(3.62/7.84)。结论尸体解剖结果显示,股薄进行延展设计可以增加血管蒂长度,扩大了修复会阴的范围。

  • 标签: 肌皮瓣 外阴肿瘤 会阴,修复外科手术 股薄肌肌皮瓣
  • 简介:摘要2020年5月14日,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1例37岁女性单侧乳腺患者行右侧乳腺改良根治+双侧腹壁浅动脉穿支(重量为305 g)游离移植再造乳房。中将右侧腹壁下血管蒂右侧胸廓内血管近端吻合、左侧腹壁下血管蒂右侧胸廓内血管远端吻合,见通血良好,将腹部供区创面直接拉拢闭合。手术历时9 h。术后第1个48 h显示轻度灌大于流,未见明显水肿或水疱,温度周围皮肤一致,引流管引流量仅40 mL。术后3 d血运完全恢复正常,存活良好,供区切口无明显张力,愈合顺利。随访2个月,腹部供区切口完全愈合,仅遗留线性瘢痕,重建乳房外形自然,患者计划进一步行乳头重建和侧乳房悬吊。该病例提示特定情况下可选用双侧腹壁浅动脉穿支进行自体乳房再造,以最大限度减少供区损伤。

  • 标签: 乳腺肿瘤 外科皮瓣 乳房成形术 显微外科手术 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术后乳房再造患者的满意度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湖南省肿瘤医院就诊的乳腺术后乳房再造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乳房再造满意度问卷(BRECON-31)及乳腺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BR23)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人口社会学资料,采用皮尔森相关分析进行满意度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检验,单因素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157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41.8±8.3)岁,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共发放问卷157份,回收有效问卷147份。乳腺术后乳房再造患者满意度较高,总分为(74.44±6.29)分。乳房再造患者亲密关系身体形象(r=-0.183、P=0.043)、性功能(r=0.201、P=0.026)、性乐趣(r=0.204、P=0.029)、乳房症状(r=-0.247、P=0.006)及手臂症状(r=-0.246、P=0.006)存在着相关关系,患者的自我意识受到身体形象(r=-0.228、P=0.006)、性功能(r=-0.293、P<0.001)、性乐趣(r=-0.258、P=0.003)、乳房症状(r=-0.183、P=0.029)、脱发烦恼(r=-0.187、P=0.027)等因素的影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47)、肿瘤分期(P=0.004)、再造方式(P<0.001)、是否放化疗(P=0.043)是满意度总分的影响因子。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再造方式(P<0.001)是满意度总分的独立影响因子,单纯自体组织再造的满意度总分为(75.99±5.94)分,要优于自体组织联合假体的(71.08±4.99)分单纯假体置入的(70.81±8.54)分。结论乳腺术后乳房再造患者的生活质量满意度相互影响。年龄、肿瘤分期、再造方式、是否放化疗是满意度总分的影响因子,其中再造方式是独立影响因子,单纯自体组织乳房再造可优先选择。

  • 标签: 乳房成形术 乳腺肿瘤 患者满意度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蒂外侧动脉穿支乳腺保乳术后部分乳房重建中临床应用的解剖学基础及效果。方法(1)取新鲜成人尸体标本8具,其中男6具、女2具,年龄28~71岁,平均39.5岁。标本经股动脉灌注加入氧化铅的红色凝胶,在上至锁骨、下至第五肋、外至腋前线、内至胸骨旁的区域内,解剖观察两侧外侧动脉的位置、走行、分支以及周围血管的吻合情况,外侧穿支血管的来源进行系统分型,测量外侧动脉穿支起始外径及血管蒂长度。(2)纳入湖南省肿瘤医院2015年8月—2019年2月收治的12例Ⅰ期乳腺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4~52岁,平均43.2岁。其中浸润性导管癌8例,浸润性小叶癌4例;均为单侧发病,肿瘤位于乳房外上区域9例、外下区域3例。12例均行保乳中于肿瘤切除应用带蒂外侧动脉穿支行部分乳房重建,术后观察成活情况及重建的乳房外形。结果(1)8具16侧标本中,有15侧出现外侧动脉,从背阔之间穿出,起始外径0.7~0.9 mm,平均0.80 mm;血管蒂长6.8~10.4 cm,平均8.15 cm肩峰动脉、胸廓内动脉、背动脉肋间动脉形成丰富的血管吻合。15侧外侧动脉按照来源分为6型,分别来自肩峰动脉(8/15,Ⅰ型)、腋血管(4/15,Ⅱ型)、背血管(2/15,Ⅲ型)、肩胛下血管(1/15,Ⅳ型)、多源型(1/15,Ⅴ型);另有1侧外侧动脉缺如(Ⅵ型)。(2)本组12例患者切除肿瘤乳腺组织质量为70~95 (80.0±5.7)g,切取的侧带蒂外侧动脉穿支长10.5~13.5 (11.2±0.4) cm、宽4.5~7.5 (6.3±0.5)cm、厚3.0~4.5 (3.4±0.4) cm。术后2例发生皮脂肪液化,1例伤口裂开,经过换药治疗均愈合。12例患者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1.5个月。所有均顺利成活,重建乳房外形可,质地柔软,侧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肩关节功能无明显异常;无一例出现乳腺复发。结论外侧动脉穿支来源多样,解剖位置较恒定,且供血范围,带蒂外侧动脉穿支对于乳腺保乳术后乳房外侧区域重建是一个有价值的选择方案。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成形术 胸外侧动脉 穿支皮瓣 保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内侧嵌合穿支的解剖特点,以及头颈重建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1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74例应用游离股内侧嵌合穿支移植修复的口腔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2例,女12例,年龄31~69岁,平均50.2岁。其中舌癌39例,牙龈癌24例,口颊癌11例;T4N1M0 26例,T4N0M0 22例,T3N1M0 15例,T3N2M0 11例。股内侧嵌合穿支穿支血管蒂动脉甲状腺上动脉吻合,伴行静脉甲状腺上静脉或颈内静脉吻合。中记录肿瘤根治术后遗留的软组织缺损大小、游离股内侧长、宽、厚以及血管蒂长度血管蒂来源。术后随访观察成活情况、功能状态供区恢复情况。结果口腔恶性肿瘤患者肿瘤根治术后遗留的继发软组织缺损大小为4.0 cm×3.5 cm~9.0 cm×5.5 cm,全部应用游离股内侧嵌合穿支移植修复,长(12.5±0.4)cm、宽(7.2±0.4)cm、厚(3.5±0.2)cm,血管蒂长度为(8.6±0.4)cm。所有病例中股内侧穿支恒定存在,具体血管蒂来源分为6类,股内侧长收之间的股动脉蒂间隔穿支4例(5.4%),长收的股深动脉蒂穿支6例(8.1%),股薄的股深动脉蒂穿支16例(21.6%),股薄之间的股深动脉蒂间隔动脉穿支9例(12.2%),的股深动脉蒂穿支29例(39.2%),半膜的股深动脉蒂穿支10例(13.5%)。74例全部存活,供区创面均直接闭合,随访12~36个月,外观满意,吞咽、言语功能满意,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大腿功能未见明显影响。4例发生肿瘤局部复发,再次行肿瘤根治并以带蒂转移修复后效果良好。结论股内侧嵌合穿支组织量丰富,血管解剖恒定,可选择设计方案多,供区损伤,是头颈肿瘤术后重建的理想选择。

  • 标签: 股薄肌 股内侧肌穿支皮瓣 头颈部肿瘤 嵌合皮瓣 肌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支持教育乳腺术后乳房重建患者家庭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乳腺肿瘤整形外科接受手术治疗患者1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对照各73例。对照患者接受常规教育;试验患者接受同伴支持教育。干预时间为入院到出院6个月。术后6个月时使用乳腺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BR53)评估患者生命质量,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评估患者的家庭功能,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估社会支持水平,比较两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术后6个月,2生命质量功能症状维度评分比较,试验为(6.43 ± 1.54)、(5.83 ± 1.47)分,对照为(6.02 ± 1.59)、(6.39 ± 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30、5.01,P<0.05);2家庭关怀度指数评分比较,试验为(8.78 ± 2.04)分;对照为(8.43 ± 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2,P<0.05);2领悟社会支持评分比较,试验为(62.24 ± 14.81)分,对照为(55.74 ± 13.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26,P<0.05)。结论同伴支持教育可提高乳腺术后乳房重建者生命质量家庭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乳房重建手术 生活质量 家庭功能 家庭关怀度 同伴支持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支持教育乳腺术后乳房重建患者家庭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乳腺肿瘤整形外科接受手术治疗患者1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对照各73例。对照患者接受常规教育;试验患者接受同伴支持教育。干预时间为入院到出院6个月。术后6个月时使用乳腺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BR53)评估患者生命质量,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评估患者的家庭功能,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估社会支持水平,比较两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术后6个月,2生命质量功能症状维度评分比较,试验为(6.43 ± 1.54)、(5.83 ± 1.47)分,对照为(6.02 ± 1.59)、(6.39 ± 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30、5.01,P<0.05);2家庭关怀度指数评分比较,试验为(8.78 ± 2.04)分;对照为(8.43 ± 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2,P<0.05);2领悟社会支持评分比较,试验为(62.24 ± 14.81)分,对照为(55.74 ± 13.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26,P<0.05)。结论同伴支持教育可提高乳腺术后乳房重建者生命质量家庭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乳房重建手术 生活质量 家庭功能 家庭关怀度 同伴支持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术后局部复发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中心接受手术切除并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276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临床病理学资料。入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1.5±11.3)岁(范围:11~76岁),肿瘤最大径为35(28)mm[M(QR)]。276例患者均接受开放手术,包括乳房全切除17例,肿物切除259例。随访截至2020年9月30日。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类叶状肿瘤的累积无局部复发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局部复发的预后因素。结果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良性叶状肿瘤191例,交界性67例,恶性18例。249例患者获得>6个月的随访,局部复发率为14.1%(35/249),复发间期为(28.6±22.2)个月(范围:2~96个月),良性、交界性、恶性叶状肿瘤分别为(29.1±18.1)个月(范围:2~80个月)、(32.1±30.1)个月(范围:5~96个月)、(12.0±6.9)个月(范围:8~20个月)。肿瘤最大径(≥100 mm比<50 mm,HR=3.968,95%CI:1.550~10.158,P=0.004)、肉瘤类异质性分化(有比无,HR=26.933,95%CI:3.105~233.600,P=0.003)是局部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恶性叶状肿瘤远处转移导致死亡1例,良性、交界性、恶性叶状肿瘤3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8.2%、81.7%、81.4%(P=0.300)。结论叶状肿瘤有一定的局部复发率,肿瘤最大径、肉瘤类异质性分化可能与叶状肿瘤的局部复发相关。

  • 标签: 乳腺肿瘤 叶状瘤 局部复发 无局部复发生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带感觉神经腹壁下动脉穿支移植再造乳房的方法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单侧早期(Ⅰ/Ⅱ期)乳腺患者12例,均为女性,年龄33~52 (37.4±3.5)岁。12例均行改良根治应用带感觉神经腹壁下动脉穿支行同期乳房再造携带的肋间神经感觉支受区肋间神经吻合,腹壁下血管受区胸廓内血管或者背血管吻合。记录长度、宽度、厚度及血管蒂情况,携带感觉神经长度及选择的受区血管神经。随访再造乳房的感觉恢复情况,将乳房分为5个区,包括4个象限中央区,每区的压力觉温度觉恢复情况进行记录。完成患者主观感觉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外形恢复、感觉恢复满意度。结果皮长(32.3±0.4)cm、宽(12.7±1.6)cm、厚(3.8±0.4)cm,腹壁下血管蒂长度为(12.5±0.4)cm,动脉管径为(1.7±0.4)mm,伴行静脉管径为(2.2±0.7)mm,携带肋间神经感觉支长度为(2.3±0.4)cm。受区血管为胸廓内血管(7例)背血管(5例)。所有受区神经为同侧第3肋间神经。所有顺利成活,1例供区发生脂肪液化,经换药愈合,未见其他并发症。再造乳房外形圆润,弹性质地可,未见发生溃疡;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腹壁功能未见影响。12例患者均获随访12~38个月,平均19.6个月,未见乳腺复发情况。术后12个月调查患者的感觉恢复效果,12例(100%)带感觉神经腹壁下动脉穿支再造乳房病例中,所有再造乳房至少有1区恢复了温度觉。患者再造乳房外形及感觉恢复均满意。结论游离带感觉神经腹壁下动脉穿支受区壁第3肋间神经吻合有助于乳腺术后乳房再造的感觉功能恢复。

  • 标签: 乳房成形术 乳房再造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皮瓣感觉功能重建
  • 简介:摘要2019年4月11日,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1例36岁女性患者。接受右侧乳腺改良根治术后5年,患者入院后计划行右侧壁瘢痕整复+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移植+右侧乳房再造+左侧乳房上提。右侧壁瘢痕切除创面面积为18 cm×10 cm中误伤DIEP血管蒂,转而设计左侧大腿内侧股深动脉穿支(PAP)面积为20 cm×11 cm、厚4.5 cm、穿支血管蒂长度为7.6 cm质量为360 g。转移修复右侧乳房缺损填塞深部腔隙,PAP血管蒂右侧胸廓内血管近端吻合。中见血运良好,同期完成左侧乳房上提,大腿及腹部供区直接拉拢闭合。术后存活良好,供区愈合良好。术后随访7个月,大腿供区外观功能好,未见明显并发症,重建乳房较。本病例提示PAP自体组织乳房再造中可作为DIEP切取失败的有效替代。

  • 标签: 乳腺肿瘤 外科皮瓣 乳房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挽救扩张器置入失败并再造乳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湖南省肿瘤医院肿瘤整形外科采用DIEP移植再造乳房补救乳腺改良根治术后扩张器置入乳房重建失败的患者资料。术后观察成活情况、乳房形态以及供区伤口愈合情况腹壁功能。结果共纳入1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53岁。既往曾行乳腺改良根治术后扩张器置入乳房重建,需再造乳房均为单侧,左侧8例,右侧5例。其中3例发生扩张器感染取出,4例发生扩张器包膜挛缩移位,6例自感不适需要取出假体。13例患者共切取移植13块游离DIEP长(25.5±0.6) cm、宽(12.6±0.4) cm、厚(5.9±0.7) cm,血管蒂长度为(11.3±0.4) cm平均重量为435 g(390~510 g)。平均手术时间为440 min (390~560 min)。6例患者选用胸廓内血管近端作为受区吻合血管,4例选用胸廓内血管近、远端作为受区吻合血管,2例选用背血管作为受区吻合血管,1例选用背血管胸廓内血管近端作为受区吻合血管。所有DIEP均一期顺利成活。术后随访16.5个月(12~39个月),再造乳房外形可,弹性好,无挛缩变形。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位置隐蔽,腹壁运动功能无明显受限。结论DIEP用于扩张器置入失败的乳房再造,术后乳房形态良好,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成形术 穿支皮瓣 腹壁下动脉 软组织扩张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肿瘤性肠梗阻临床诊断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05月~2015年05月期,于我院选取32例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同期再选取32例非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研究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81.25%),差异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肿瘤性肠梗阻确切诊断后可首选手术治疗,而非肿瘤性肠梗阻可根据患者病症情况选择合理的诊治方法,均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肿瘤性 非肿瘤性 肠梗阻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巴喷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实验对照,每组各30例。两均实行常规治疗,实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用加巴喷丁治疗。研究分析两VAS疼痛评分、血清IL-6、TNF-α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实验VS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前VSA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实验血清IL-6、TNF-α水平比对照明显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实验高。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患者使用加巴喷丁治疗效果好,具有临床运用价值,可以进行推广。

  • 标签: VAS疼痛评分 周围神经痛 IL-6指标水平 加巴喷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手术麻醉方式中操作及术后患者舒适性的影响。方法整理收集我院宫腔镜诊刮患者9O例。随机将患者分为A、B、C三,每组30人。A丙泊酚静脉全麻宫颈使用含量为5g的盐酸丁卡因胶浆,B采用丙泊酚辅以芬太尼静脉全麻,C是采取单纯丙泊酚静脉全麻。记录中追加药物情况,苏醒时间、离室时间、主要不良反应、术后各时点VAS评分。结果A,B需要追加药物的次数均少于c,差异有显著性(P<O.05),三中循环呼吸等生理指标变化情况无明显差异(P>O.05),C术后VAS各时点评分均高于A,B,差异有显著性(P<O.05),B患者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长于A,C,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官颈使用盐酸丁卡因胶浆可以提高无痛宫腔镜麻醉的效果,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并提高术后患者舒适性

  • 标签: 宫腔腔镜手术 盐酸丁卡因胶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旋髂浅动脉穿支修复口腔鳞癌根治术后缺损的解剖基础及临床效果。方法10具新鲜尸体上进行双侧旋髂浅动、静脉的解剖测量。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湖南省肿瘤医院肿瘤整形外科收治的口腔鳞癌术后缺损患者,术前使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探查标记穿支位置,根据口腔内缺损组织的面积设计旋髂浅动脉穿支,制备并转移至口腔,显微镜下吻合动、静脉。术后随访6~30个月,观察的存活情况及口腔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10具新鲜尸体完成双侧解剖,共获得20侧旋髂浅动、静脉的解剖数据。旋髂浅动脉直径为(1.94±0.30) mm,浅支直径为(0.94±0.25) mm,深支直径为(1.25±0.27) mm。至少有2条来自深支的穿支穿过缝匠[(2.15±0.37)条],穿支直径为(0.75±0.15) mm。旋髂浅静脉直径为(1.72±0.14) mm。浅支动脉蒂长度为(6.5±1.2) cm,深支动脉蒂长度为(8.5±1.9) cm,静脉蒂长度为(9.2±2.1) cm。共选择16例口腔鳞癌术后缺损患者,男14例,女2例,年龄31~70岁,平均48.8岁。切取旋髂浅动脉穿支面积6 cm×4 cm~12 cm×6 cm,血管蒂动脉平均长度约6.8 cm,静脉平均长度约7.6 cm。1例术后出现静脉危象,坏死,其余患者均存活良好。2例出现供区淋巴瘘,拔管延迟。16例术后随访6~30个月,1例9个月时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余患者未发现复发或转移;供区未见并发症,患者对口腔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旋髂浅动脉穿支厚薄适中,质地柔软,血管蒂直径及长度恒定,血供稳定,供区瘢痕隐蔽,是修复口腔鳞癌根治切除术后缺损的良好选择。

  • 标签: 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旋髂浅动脉 解剖学 口腔癌 修复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