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次针对临床护理实践课题的研究,重点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对肠易激综合征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回顾分析的方法,选取了我院近两年(2014年3月-2016年3月)所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00例,其中包括对照组(47例)行常规性方法护理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观察组(53例)予以人性化护理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别观察两组预后效果,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干预的53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与对照组47例患者在护理满意度评价上,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比较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包括行为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饮食护理干预、健康知识宣教等,可以起到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挤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局部部位肿胀,出现疼痛,甚至疼痛难耐,皮肤皮下淤血。挤压综合征主要的特征表现包括酸中毒及氮质血症、肌红蛋白尿、休克等等。挤压综合征的早期诊断除了要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外,为了提供可靠地参考依据,需要进行实验室辅助检查。挤压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提高挤压综合征的治疗率至关重要,当患者被怀疑有挤压综合征时,医护人员需要及时的进行静脉补液的治疗措施,并且要求输液速度快速。在医院接受治疗时,需要将急性肾功能衰竭和高钾血症作为治疗的中心。挤压综合征患者的最主要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外科手术方法,例如切开减压、截肢等等。此外,还需要给患者补充营养物质,例如蛋白质、维生素、糖类等,提高患者抵抗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手术成功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奥替溴铵联合四联活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的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作为分析观察对象进行分析。对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人。一组为对照组A采用奥替溴铵对患者进行治疗,二组为对照组B采用四联活菌对患者进行治疗,三组为治疗组采用奥替溴铵联合四联活菌对患者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其间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及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跟踪记录。结果在对三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进行治疗后显示,三个组对患者的治疗都起到了一定的临床效果。其中一组对照组A采用奥替溴铵对3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进行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6.7%;二组对照组B采用四联活菌对3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进行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3.3%;三组治疗组采用奥替溴铵联合四联活菌对3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结论采用奥替溴铵联合四联活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要远远的优于只选用奥替溴铵或者只选用四联活菌组的治疗效果,并且患者在治疗后患者的并发症少起效快,效果可靠,在临床中治疗该类病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疏补温肾固肠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胃肠激素相关性探讨。方法。选择90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各45例。中药治疗组口服疏补温肾固肠方,西药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和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疗程为4周。用药前及用药4周后测定监测血清中胃肠激素(SP、VIP,5羟色胺(5-HT))含量。评价两组用药后临床疗效及探讨胃肠激素与疗效相关性。结果中药治疗组与西药组治疗腹泻型IBS,在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大便形状改变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效果优于西药组。胃肠激素检测方面,治疗前后中药组与对照组胃肠激素均有下降,中药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胃肠激素(血管活性肽,P物质,5羟色胺)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疏补温肾固肠方”治疗腹泻型IBS后胃肠激素较治疗前有下降,下降程度较西药对照组明显,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疗效与胃肠激素下降程度有正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肠易激综合征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2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3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4%)高于对照组(77.8%)(P<0.05),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用药后患者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总结髂胫束综合征的MRI特征,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髂胫束综合征患者(9膝)的MRI资料。结果:9膝中,病程≥3个月者(3膝)与〈3个月者(6膝)髂胫束厚度分别为股骨外侧髁上方3.85~7.02mm、2.57~4.29mm,股骨外侧髁范围2.48~4.11mm、1.11~2.63mm,胫骨Gerdy结节2.61~3.81mm、2.51~3.89mm。髂胫束信号不均者(4膝)与信号正常者(5膝)髂胫束厚度分别为股骨外侧髁上方3.45~7.02mm、2.57~4.23mm,股骨外侧髁2.48~4.11mm、1.11~2.48mm,胫骨Gerdy结节2.61~3.81mm、2.51~3.89mm。9膝中髂胫束浅方脂肪结构信号异常4膝;髂胫束深方脂肪结构水肿6膝;滑膜侧隐窝局限性积液7膝;其他伴发异常有5膝合并关节积液、4膝合并半月板损伤、2膝合并交叉韧带损伤。结论:MRI在发现髂胫束和周围结构的形态及信号异常,协助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评估髂胫束损伤部位、程度及范围,指导临床治疗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MRI征象的观察与探讨。方法将2012年5月到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MRI征象表现。结果平扫没有出现明显异常患者15例(15%),硬膜下积液50例(50%),硬膜下充血血肿14例(14%),脑下垂57例(57%),垂体增大29例(29%),静脉窦扩张35例(35%),硬脑膜弥漫性增厚强化100例(100%)。结论SIH的MRI征象中,硬脑膜弥漫增厚强化的阳性率是最高的,对原发性低颅压的鉴别和诊断提供了依据,MRI平扫会有误判或者漏诊,MRI增强具有特征性,能够提高该病确诊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与乙肝重叠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确诊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46份,将单纯性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划分为对照组(23例),将自身免疫性肝炎乙肝重叠乙肝患者划分为观察组(23例),采用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及评分系统,予以相应的分析与评价。结果观察组23例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425.0±167.1)(U/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302.8±151.8)(U/L),对照组丙氨酸转氨酶(264.7±140.4)(U/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196.0±97.2)(U/L),组间差异明显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性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与自身免疫性肝炎乙肝重叠综合征患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区别,以促进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