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胫骨骨折实施髌上和髌的具体效用。方法:60例接受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经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分析组,对照组予以髌,分析组予以髌上,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分析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P<0.05;分析组膝关节功能更优,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P<0.05。结论:在胫骨骨折的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中,髌上相较于髌的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行。

  • 标签: 胫骨骨折 髌下入路 髌上入路 膝关节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额断颧弓在海绵窦区神经鞘瘤手术切除中的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采用额断颧弓显微外科方法切除28例海绵窦区神经鞘瘤患者临床资料(资料来自北京天坛医院)。结果全切除27例,1例次全切除,术后短期出现外展神经功能障碍2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肢体轻瘫1例,3个月后均完全恢复,无死亡病例,标本经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结论经额断颧弓能够充分暴露中颅底及海绵窦,有助于该部位肿瘤的全切除及神经功能保护。

  • 标签: 海绵窦 神经鞘瘤 额颞断颧弓入路 中颅窝
  • 简介:动脉瘤颈夹闭术是前交通动脉瘤主要治疗手段,眶上眉弓锁孔与经典翼点是两种主要。大部分前交通动脉瘤病人虽术后达到临床康复,但常存在记忆力、注意力、人格改变等认知障碍。病人术前精神状态、术中对前交通动脉瘤周围脑组织及穿支血管的损伤、动脉瘤破裂造成蛛网膜腔出血及脑血管痉挛等均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本文就两种手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在选择合适的手术减轻术后认知障碍、进一步改善预后提供思路和依据。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 入路 眶上眉弓锁孔 入路 经典翼点 认知障碍
  • 简介:目的探索神经内窥镜经前纵裂“锁孔到达Willis环前部的可行性,为窥镜治疗该区域病变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本组采用6例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4例新鲜少年尸头,用0°软镜、0°、6°、30°硬镜交替配合使用,探讨了前纵裂窥镜“锁孔。结果额部皮肤采取横行皱纹切口1.5-2cm,骨孔1cm。手术通道位于前纵裂内,窥镜经胼胝体池和鞍结节之间的解剖裂隙到达Willis环前部。窥镜“锁孔可以

  • 标签: 神经内窥镜 锁孔入路 局部解剖学 神经外科
  • 简介: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经眉眶上锁孔手术的可行性及相对适应证.方法对2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经眉眶上锁孔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着重描述该手术方法、注意点、术中动脉瘤破裂及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结果28例动脉瘤全部夹闭成功,其中3例术中有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10例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脑血管痉挛,其中2例为症状性脑血管痉挛,除1例大脑中动脉瘤有轻偏瘫,1例前交通动脉瘤有单侧下肢轻瘫外,其他病人恢复良好.结论绝大多数颅内动脉瘤破裂病人急性期同样适合锁孔手术,术中动脉瘤破裂和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机会同常规开颅显微手术并无明显差别.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破裂 急性期 锁孔手术 脑血管痉挛
  • 简介:目的比较眶上与经眶上在鞍区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总结25例鞍区肿瘤的手术经验,其中垂体腺瘤9例,颅咽管瘤6例,鞍结节脑膜瘤3例,蛛网膜囊肿4例,Rathke囊肿2例,上皮样囊肿1例.采用眶上17例,经眶上8例.部分病人术中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技术.结果术后复查MRI,示眶上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经眶上全切除和次全切除各为4例.眶上人开颅操作简便,适用于大多数鞍区病变的手术.经眶上锁孔技术与颅底外科技术结合运用,不仅将额叶的牵拉降至最低限度,而且对鞍区的显露较眶上视角向上增加了20°,操作径路也相应缩短.结论眶上适用于大多数鞍区肿瘤和囊性病变的手术切除,经眶上则适用于体积较大的鞍区肿瘤.内镜辅助技术可帮助术中确认手术效果,减少肿瘤残留机会.

  • 标签: 锁孔 眶上入路 经眶上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眶上锁孔、超声吸引器在鞍结节脑膜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和柳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5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32例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为对照组,另33例患者接受眶上锁孔、超声吸引器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有效切除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GCS评分)、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有效切除率(96.67%)高于对照组(78.13%)(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GCS评分15.98±1.23比12.59±1.22)(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06%)低于对照组(21.88%)(P<0.05)。两组患者术前生活质量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有升高,但观察组患者术后以上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眶上锁孔联合超声吸引器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疗效较佳,能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少,神经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眶上锁孔入路 超声吸引器 鞍结节脑膜瘤 手术 有效切除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康复护理干预对耳后锁孔显微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耳后锁孔显微手术治疗44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比较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康复护理干预)患者的恢复时间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得住院时长以及面肌痉挛恢复时长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该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在行耳后锁孔显微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长,提高治疗效率,降低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耳后锁孔入路显微手术 原发性面肌痉挛 作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对经外侧裂、经叶皮层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 。方法:从 2017 年 6 月 -2019 年 12 月本院接治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择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 30 例手术患者 。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的背景, 对照组实施经叶皮层手术治疗 ,观察组实施经外侧裂手术治疗 ,对比两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的 Barthel 评分、血肿清除率以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手术患者;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6.7%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为 6.7% ,两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患者的手术效果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与经叶皮层手术相比,经外侧裂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改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身体指标,促进病情的改善。经外侧裂能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值得临床 推广与 应用。

  • 标签: 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 经外侧裂入路手术 基底节区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额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接受扩大翼点手术医治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额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50例,选取时间为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医治;实验组患者接受扩大翼点手术医治。对比2组患者医治干预后的临床医治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较好几率为52.00%(13/25),高于对照组几率(28.00%),P<0.05;实验组患者死亡率为28.00%(7/25),低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52.00%),P<0.05。结论额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接受扩大翼点手术医治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几率,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 扩大翼点入路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眉弓-眶上锁孔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5年4月于我院接受经眉弓-眶上锁孔手术治疗的40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阐述手术方法,分析治疗结果,研究手术适应症及其临床疗效。结果40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52个动脉瘤均夹闭,术中未出现误夹、漏夹情况,术后行颅内血管造影检查,患者载瘤动脉通畅,手术成功率100%。术后,40例患者中仅1例并发脑积水,经分流术治疗后痊愈,并发症发病率2.5%。经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全部患者治疗优良率92.5%,无重残、死亡病例,详见表1。术后半年随访期间,2例患者颅内感染,经针对性治疗恢复良好,其余患者生存质量基本恢复至动脉瘤并发前,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眉弓-眶上锁孔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微创,预后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眉弓 眶上锁孔入路 前循环动脉瘤 动脉瘤夹闭
  • 简介:目的研究评价一次性透明鞘辅助神经内镜微创锁孔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采用一次性透明鞘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手术切口长度为3.0~4.0cm,骨窗直径2.0~2.5cm,平均血肿清除率90.21%,手术平均时间76.2min,术中平均失血量100ml。术后6个月GOS评分:恢复良好10例,轻度残疾10例,重度残疾9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0例。结论一次性透明鞘辅助神经内镜锁孔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其微创、精准、高效、预后良好的优点使该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一次性透明鞘 神经内镜 锁孔入路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幕上下乙状窦前迷路后锁孔手术的可行性和手术。方法采用8具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尸体头颅标本,于耳后做一长度约7cm的“C”形头皮切口,上至耳郭上缘,下至耳屏间切迹水平,耳后距耳郭1cm。磨除部分乳突后联合部开颅.形成一3.5cm×3cm大小的骨窗,暴露并剪开乙状窦前和部硬脑膜,牵开叶和小脑半球.显微镜观察所显露的解剖结构。结果通过调整显微镜角度,幕上下乙状窦前迷路后锁孔可显露同侧桥小脑角区、脑桥前区、脑桥侧方、小脑幕上区的结构。结论幕上下乙状窦前迷路后锁孔可很好地显露上述结构,应用现代显微外科技术,可在不磨除迷路的情况进行岩斜区脑膜瘤、中小型听神经瘤、脑桥腹外侧肿瘤、基底动脉瘤等手术.

  • 标签: 乙状窦前入路 迷路后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内镜辅助眶上锁孔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方法及术后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眶上锁孔,内镜辅助显微技术切除颅咽管瘤11例。其中鞍内-鞍上型2例,鞍上-视交叉周围-脑室外型8例,脑室内-外型1例。结果术后复查MRI,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3例,残余瘤体给予放疗,无手术死亡。随访3个月-2.3年,肿瘤复发1例。颅咽管瘤术前原有症状均有明显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内镜辅助眶上锁孔能清楚显露颅咽管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提高了显微手术的精细度与安全性,及时有效的术后护理,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颅咽管瘤 内窥镜 眶上锁孔入路 手术方法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神经内镜锁孔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疗效及技术特点。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2月至2019年2月期间运用全程神经内镜锁孔MVD的97例PTN患者的临床资料,术者利用自然间隙,无需磨除发达的岩骨嵴或者过度牵拉脑组织,可视化、全景化地观察和评估脑桥小脑三角(CPA)区情况,准确识别责任血管,避免责任血管遗漏或者减压不充分,同时采用预垫技术、架桥技术及潜水技术,保证手术疗效的同时减少手术副损伤。采用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疼痛评分进行疗效评估及复发鉴定,分析其手术疗效。结果本组97例PTN患者中,96例在神经内镜下发现责任血管,其中单纯动脉性压迫77例,单纯静脉性压迫6例,动静脉同时压迫者13例。本组中87例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5例疼痛显著缓解,术后无需口服药物;4例疼痛部分缓解但仍需口服药控制,剂量较术前减少;1例无效。术后出现患侧面部麻木4例,患侧听力下降1例,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无脑梗死和脑出血,无颅内和切口感染。随访3.0~38.0(22.4±2.2)个月,术后复发3例,口服药物可控制疼痛,未再行手术治疗。其余患者无复发或加重。结论全程神经内镜锁孔MVD治疗PTN可提供全景化视野,避免责任血管遗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神经内镜 微血管减压术 疗效 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经眉弓上锁孔治疗鞍区中大型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采用神经内镜辅助经眉弓上锁孔治疗的13例鞍区中大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结果13例患者术中Simpson分级Ⅰ级切除2例、Ⅱ级切除11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2例并发少量皮下积液,2例出现一过性尿崩症,1例出现反复低钠低钾,均予对症处理恢复,均无嗅觉障碍发生。随访3~18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均≥80分。结论眉弓上锁孔手术完全适用于鞍区中大型脑膜瘤的治疗,具有美观、微创、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眉弓上锁孔入路 鞍区 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究神经内镜经额部锁孔纤维束外侧微创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组样本选自本院在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并进行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共计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血肿清除率为96%,并发症发生率为28%,对照组血肿清除率为92%,并发症发生率为32%,以及住院时间对比,P>0.05说明不存在对比意义;其他手术相关指标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神经内镜经额部锁孔纤维束外侧微创手术和显微镜锁孔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均能有效清除颅内血肿,保护神经功能,但神经内镜下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且其能避免误伤重要的纤维束、血管、神经核团和语言中枢等重要结构,视野较好,更能彻底止血。

  • 标签: 基底节区脑出血 神经内镜下经额部锁孔纤维束外侧入路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外侧联合后内侧、后外侧、内侧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收治的70例三踝骨折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踝关节后外侧联合内侧治疗,实验组给予踝关节外侧联合后内侧、后外侧、内侧治疗,两组各3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踝关节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三踝骨折的治疗中,应用踝关节外侧联合后内侧、后外侧、内侧治疗,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踝关节外侧入路 后内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三踝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小骨瓣经侧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随机选取12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疾病确诊日期的奇偶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63)与小骨瓣组(n=63)。小骨瓣组通过小骨瓣经侧进行手术,参照组患者通过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以及术后的ADL分级情况。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小骨瓣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血肿清除率的数值水平明显更优(P

  • 标签: 小骨瓣经侧颞入路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