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1月至2021年01月收治的脊柱骨折老年患者50例,全部患者接受院内手术治疗,以随机数字表分将患者分两组,参照组给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椎体后凸Cobb角、椎管侵占率低于术前,观察组低于参照组,且两组伤锥前高压缩比高于术前,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JOA评分高于术前,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采取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术后恢复水平,促进腰椎功能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外伤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患者158例,其中男性71例,女性87例。年龄61-87岁,平均年龄68.2±1.2岁。对老年骨折患者的年龄及性别,骨折原因、骨折节段以及骨质疏松的级别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骨折受伤患者主要集中在63-70岁之间,女性患者多男性。主要的骨折原因,最常见的原因是高处坠落伤和平地摔伤。在损伤节段中,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是胸腰段。80-89岁之间患者骨质疏松程度最严重。结论老年人脊柱骨折损伤伴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损伤原因主要是平地摔伤和高处坠落,损伤节段也存在明显不同,胸腰段损伤在临床较多见,各年龄段老年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临床上应根据这些实验数据进行有目的性预防。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脊柱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传统的脊柱骨折治疗方法如保守治疗和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等,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因此,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逐渐成为脊柱骨折治疗的优选方法。本文旨在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对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具体步骤如下:取俯卧位,取背正中切口,显露伤椎及相邻椎体,剥离椎旁肌,用咬骨钳切除伤椎椎板、横突和椎弓根,用椎弓根螺钉固定伤椎上下椎体,将切除的椎板修整后回植,逐层缝合切口。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具体步骤如下:取仰卧位,,取胸骨正中切口,显露伤椎及相邻椎体,剥离椎旁肌,用咬骨钳切除伤椎椎体行椎体切除,然后用椎弓根螺钉固定伤椎上下椎体,将切除的椎体修整后回植,逐层缝合切口。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脊柱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表现为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脊柱疼痛程度减轻,脊柱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脊柱影像学改变明显,骨折椎体愈合良好,内固定物无松动、脱落,未发生断钉、断棒现象。结论: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具有术后脊柱功能恢复好、影像学改变小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脊柱骨折治疗方法。然而,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手术操作复杂,创伤较大,临床上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行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的有效护理方式。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行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患者28例为研究对象,结合俯卧能力和实际情况,选择麻醉方式,行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疗效确切,无并发症。结论为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行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者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手术效果,缩短康复时间,减少住院时长,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4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的抑郁评分数值、焦虑评分数值、疼痛评分数值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数值低于对照组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改善了心理状况,减轻疼痛感,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