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局部放电的定义局部放电是电气设备绝缘中发生的局部、非贯穿性放电,这种放电一般发生在导体附近高场强区域或绝缘材料中的空气穴中。

  • 标签: 局部放电 设备绝缘 绝缘材料 高场强 电气
  • 简介:仔细观察下面的大网。我们用一组网格将它分割,并在横向上标注了数字,在纵向上标注了字母。这样一来,每个小方格都可以用一个字母加上一个数字来表示。大图上边的图A~图H这8个图便是从这些小方格中选取的。

  • 标签: 标注 字母 个数
  • 简介:仔细观察下面的大图。我们用一组网格将它分割,并在横向上标注了数字,在纵向上标注了字母。这样一来,每个小方格都可以用一个字母加上一个数字来表示。

  • 标签: 标注 字母 个数
  • 简介:仔细观察下面的大图。我们用一组网格将它分割,并在横向上标注了数字,在纵向上标注了字母。这样一来,每个小方格都可以用一个字母加上一个数字来表示。大图上边的图A~图H这8个图便是从这些小方格中选取的。

  • 标签: 标注 字母 个数
  • 简介:仔细观察下面的大图。我们用一组网格将它分割,并在横向上标注了数字,在纵向上标注了字母。这样一来,每个小方格都可以用一个字母加上一个数字来表示。大图上边的图A~图H这8个图便是从这些小方格中选取的。

  • 标签: 标注 字母 个数
  • 简介:仔细观察下面的大图。我们用一组网格将它分割,并在横向上标注了数字,在纵向上标注了字母。这样一来,每个小方格都可以用一个字母加上一个数字来表示。大图上边的罔A~图H这8个图便是从这些小方格中选取的。

  • 标签: 标注 字母 个数
  • 简介:仔细观察下面的大图。我们用一组网格将它分割,并在横向上标注了数字,在纵向上标注了字母。这样一来,每个小方格都可以用一个字母加上一个数字来表示。大图上边的图A~图H这8个图便是从这些小方格中选取的。

  • 标签: 标注 字母 个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对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患者新辅助化疗(NACT)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滨州市中心医院进行NACT,并且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LACC的2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NACT后,将达到完全缓解(CR)与部分缓解(PR)者分别为74例与147例,均纳入有效组(n=221);而将疾病稳定(SD)与疾病进展(PD)者分别为43例与9例,则均纳入无效组(n=52)。采用成组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病理类型及其血清鳞状细胞抗原(SCCA)、糖类抗原125(CA125)、CA199、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21-1、癌胚抗原(CEA)水平与NLR等。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LACC患者的NACT疗效、NLR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NLR预测LACC患者NACT疗效的价值进行分析。2组患者年龄、肿瘤最大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有效组患者的FIGO临床分期为ⅠB2期、病理分级为G1、病理类型为鳞癌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无效组,而血清SCCA、CA125、CA199、CY21-1、CEA水平与NLR,则均显著低于无效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CCA、CA125、CA199、CY21-1、CEA水平,以及NLR与FIGO临床分期,均为LACC患者NACT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OR=0.851、0.931、0.856、0.614、0.841、0.521、33.577,95%CI:0.767~0.945、0.880~0.985、0.780~0.938、0.448~0.841、0.749~0.944、0.344~0.790、5.509~204.660,P=0.002、0.013、0.001、0.002、0.003、0.002、<0.001)。②ROC分析结果显示,NLR预测LACC患者NACT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ROC-AUC)为0.707(95%CI:0.649~0.760,P<0.001),其预测NACT疗效的最佳临界值为3.92%。③NLR>3.92%患者的FIGO临床分期为ⅡA期、病理分级为G2与G3,以及非鳞癌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NLR≤3.92%者,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652、19.721、17.332,P均<0.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GO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病理类型,均为LACC患者NLR的独立影响因素(OR=4.908、0.067、12.293,95%CI:1.688~14.269、0.005~0.871、1.087~187.983,P=0.003、0.039、0.043)。结论采取NLR可有效预测LACC患者NACT疗效,其预测的最佳临界值为3.92%,并且NLR与LACC患者肿瘤分期、病理分级及病理类型有关。由于本研究仅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样本量相对较小,NLR用于临床评估LACC患者NACT疗效的有效性,仍然有待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证实。

  • 标签: 宫颈肿瘤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局部晚期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肿瘤分期 病理状态,体征和症状 女(雌)性
  • 简介: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KLT)联合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48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综合组25例:采用盖诺+顺铂方案同步放化疗,放疗予常规分割,2Gy/f,总量56~60Gy,同时加用康莱特注射液200ml/d静脉滴入,21天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23例:采用盖诺+顺铂方案同步放化疗。2疗程后评价疗效,通过KPS评分、体重变化观察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4.0%(6/25)和13.0%(3/23)(P〉0.05);有效率分别为76.0%(19/25)和69.6%(16/23)(P〉0.05);综合组3级以上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0.0%(10/25),而对照组为69.6%(16/23)(P〈0.05);综合组3级以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O%(2/25),对照组为34.8%(8/23)(P〈0.05);综合组无3级以上放射性肺炎发生(0/25),而对照组为4.4%(1/23)(P〉0.05);综合组3级以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16.O%(4/25),对照组为43.5%(10/23)(P〈0.05);综合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及体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莱特联合同步放化疗可以减轻放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减少3级以上骨髓抑制和3级以上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并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

  • 标签: 康莱特注射液 同步放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复发非小细胞肺癌采用192Ir近距离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自2013—2018年间调强放疗后局部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22例。采用192Ir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复发病灶,处方剂量30Gy1次,治疗后前3个月每1个月复查CT,3个月后每3个月复查CT,评价局控率、不良反应,复发治疗后1、2年总生存率。结果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1、3、6个月病灶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14%、14%,部分缓解率分别为82%、82%、82%,疾病稳定率分别为5%、0%、0%,疾病进展率分别为5%、5%、5%;有效率分别为91%、96%、96%。复发治疗后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27%。急性放射性肺炎5例占23%(1级3例、2级2例),骨髓抑制4例占18%(白细胞减少1级3例、血小板减少1级1例),术后气胸1例,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192Ir近距离治疗局部复发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 标签: 局部复发,肺肿瘤/近距离疗法 治疗结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肝切除、局部热消融(LTAT)是治疗肝细胞癌最常用的治愈性手段。早期肝细胞癌(肿瘤直径≤3 cm)既是肝切除的最佳适应证,更是LTAT的最优势领域,对于其治疗首选肝切除还是LTAT,一直是一个争论性话题。近二十多年来,随着微创理念的建立、设备的改进、技术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肝切除治疗早期肝细胞癌的微创性、安全性和疗效进一步提升。相比而言,LTAT治疗早期肝细胞癌在质量管理、理念和技术等方面缺乏创新性进步和体系性推进,总体疗效缺乏实质性提升,学术地位受到了挑战。本文从早期肝细胞癌肝切除和LTAT的特点、影响治疗决策的原因、未来治疗模式的展望等方面,简述肝切除和LTAT在早期肝细胞癌综合治疗的学术地位和相互关系,指出在我国现阶段,肝切除和LTAT对于早期肝细胞癌的治疗存在着很大的互补性,两者的关系不是互相竞争,而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 标签: 肝肿瘤 肝切除术 肝细胞癌,早期 热消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及全身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外科就诊的骨巨细胞瘤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及术后是否应用唑来膦酸分为唑来膦酸组(n=21)和非唑来膦酸组(n=21),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手术相关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肢功能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评分、不良反应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唑来膦酸组和非唑来膦酸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58.4±20.5)min、(169.5±19.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36.3±9.7)ml、(228.2±16.5)ml,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63.3±7.4)ml、(161.4±9.3)ml,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3.8±2.1)d、(14.0±2.0)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798,P=0.080;t=1.936,P=0.062;t=0.733,P=0.468;t=-0.290,P=0.774)。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分别为6.54±1.76、6.72±1.51,MSTS评分分别为13.56±2.35、12.79±1.9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56,P=0.724;t=1.148,P=0.258)。两组患者术后4周的VAS评分分别为1.32±0.31、1.92±0.19,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0.93±0.29、1.47±0.3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562,P<0.001;t=-5.177,P<0.001);末次随访VAS评分分别为0.31±0.12、0.35±0.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7,P=0.485)。两组患者术后4周的MSTS评分分别为24.89±3.86、21.82±2.95,术后3个月的MSTS评分分别为26.78±2.57、24.62±2.6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896,P=0.006;t=2.697,P=0.010);末次随访MSTS评分分别为27.31±2.21、26.69±2.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4,P=0.443)。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时间分别为(9.79±2.58)个月、(7.31±1.7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9,P=0.001)。两组患者复发Campanacci分级及复发瘤体位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7.000,P=0.860;χ2=1.062,P>0.999)。两组患者发热发生率分别为23.81%(5/21)、4.76%(1/21),肌痛发生率分别为19.05%(4/21)、4.76%(1/21),流感样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4.29%(3/21)、0(0/21),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2%(2/21)、4.76%(1/2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750,P=0.186;χ2=0.980,P=0.341;χ2=1.436,P=0.231;χ2<0.001,P>0.999),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下颌骨坏死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局部及全身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巨细胞瘤可改善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及患肢功能,延缓复发时间,可作为骨巨细胞瘤的辅助治疗方案。

  • 标签: 骨巨细胞瘤 二磷酸盐类 治疗应用
  • 简介: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是一种以外阴瘙痒为主要症状但病因不明的外阴疾病。此病多见于50岁以前的中年妇女,但亦可发生在老年期。目前对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治疗方法很多,但复发率高。为此,我院采用中药坐浴加局部封闭治疗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鳞状上皮细胞 增生 外阴 局部封闭治疗 中药坐浴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大剂量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ation,HBO)超早期治疗对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MCAO)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制作sD大鼠永久性MCAO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HBO组(n-36),HBO组大鼠于模型制备成功后5h予单次9hHBO治疗,压力0.2MPa。于模型成功后5h、15h、72h,行大鼠Garcia神经功能评分,于15h、7259别将大鼠脑组织进行2,5,5苯四氮唑(tetrazoliumchloride,TTC)染色测定梗死容积百分比,应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deoxynucleotjdyltransferasemediatednickendlabeling,TUNEL)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①两组大鼠在MCAO15h时(P均=0.007)和72h时(P匀〈0.001)均较同组MCA0jh时神经功能明显改善,但各时间点两组间神经功能无显著差异。②15h时,两组大鼠脑梗死容积比无显著差异;72h时,对照组大鼠脑梗死容积比较15h时增大(P=0.02),而HB0组无显著变化,HBO组较对照组脑梗死容积比小(P=0.02)。③HBO组及对照组在15h、72h均可见凋亡细胞,15h时HBO组凋亡细胞数少于对照组(P=0.04)。④大鼠MCA0后线粒体膜电位降低,HB0组在15h、72h的线粒体膜电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丹自〈0.001)。结论大剂量HB0超早期治疗可缩小大鼠脑梗死容积,抑制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进而减少细胞凋亡可能是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机制之一。

  • 标签: 高压氧 脑梗死 神经功能评分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细胞癌患者热消融治疗后早期进展对总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行热消融治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329例患者。通过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总生存期。采用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热消融治疗后总生存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329例患者,根据肿瘤进展时间分为1年内进展组、2年内进展组及2年内未进展组。3组患者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8.2%、40.7%和22.0%(1年内进展组);98.0%、83.6%和50.2%(2年内进展组);99.5%、97.2%和75.2%(2年内未进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整体:χ2=142.0,组1 vs组2:χ2=19.58,组2 vs组3:χ2=15.04,P均<0.001)。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个数、甲胎蛋白(AFP)、碱性磷酸酶(ALP)和白蛋白-胆红素(ALBI)分级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ALBI分级、肿瘤个数、AFP及ALP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1年内进展的患者总生存期较差。结论早期进展与肝细胞癌患者局部热消融后长期预后相关,随着治疗后肿瘤进展时间缩短,患者预后降低。

  • 标签: 肝细胞癌 热消融 早期复发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三维适行放疗和单纯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副反应。方法6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组,单纯放疗组与联合组,两组病例均采用3DCRT计划,照射剂量60GY,2GY/次,5次/周,联合组吉西他滨1000mg/m2,在放疗开始进行,d1,8,15,每三周重复。结果联合组和单放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副反应相似,患者均能耐受。结论吉西他滨联合放疗较单纯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好,并不增加早期副反应。

  • 标签: 吉西他滨 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及序贯放化疗的临床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本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患有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为同步组(放疗开始同时进行化疗)和序贯组(先化疗后,再行放疗治疗),每组各50例患者。随访半年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同步组治疗效率为80.00%(40/50),序贯组治疗效率为58.00%(29/50),比较两组数据,同步组明显优于序贯组,P<0.05,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同步放化疗 序贯放化疗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