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利用水蒸气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产自湖南株洲的刨花楠新鲜树叶中的挥发油,对刨花楠树叶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鉴定采用的是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从中分析鉴定出了40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含量的98.91%。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应用普通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提取的刨花楠树叶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组分为癸醛(51.67%),其余含量相对较高的化合物组分分别为十氢-1,1,7-三甲基-4-亚甲基-氢-环丙奠(11.23%)、罗勒烯(5.67%)、γ-榄香烯(5.25%)、10-十一烯醛(4.58%)、十二醛(2.87%)、β-罗勒烯(2.56%)、3-己烯-1-醇(1.90%)、十氢-1,1,4,7-四甲基-1H-环丙奠醇-(4)(1.59%)、金合欢烯(1.31%)以及α-桉叶醇(1.17%)。本研究为湖南地区的刨花楠植物资源的研究开发和高效利用提供了实验参考依据。
简介:目的:应用GC-Ms分析决明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比较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所萃取决明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决明子中的挥发性成分,气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和分析其化学组分。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法得率高于水蒸气法得率,其决明子挥发油在保持较高的亚油酸和油酸含量同时含有更多其他成分。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适于提取决明子挥发油。
简介:目的:分析安徽亳菊两种栽培类型(大亳菊、小亳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亳菊和小亳菊挥发油,用GC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并进行比较。结果:从大亳菊、小亳菊挥发油中分别检出193和237个色谱峰,分别鉴定出51和63个化合物,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75.53%和78.68%。结论:2种亳菊栽培类型挥发油中共有成分为樟脑烯、1-辛烯、6-庚烯-2-醇2,6-二甲基、dl-柠檬烯、沉香醇、filifolone、d-葑醇、(S)-顺式-马鞭草烯醇、菊油环酮、异柠檬醛、马鞭草烯醇、龙脑、α-松油醇、菊烯酯醋酸盐、马鞭草酮、去氢香橙烯、β-紫罗兰酮、α-石竹烯、β-倍半水芹烯和杜松脑。相对含量最高的是马鞭草酮,在大亳菊和小亳菊中的含量分别是14.52%和8.73%;α-石竹烯和β-倍半水芹烯也有一定的含量。亳菊栽培类型不同,挥发油中化学成分在数量上和在种类上都有明显区别,结果为安徽亳菊栽培类型的确立提供了化学方面的佐证,亦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了物质基础。
简介:对采集于甘肃甘南的藏药榜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榜嘎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GC-MS法测定挥发油所含化学成分及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鉴定出榜嘎挥发油的35个化学成分,其中单萜类占41.7%,倍半萜类占12.7%。挥发油中主要的化合物为:(-)-tran-pinecarvylacetate(15.6%),正庚烷(14.88%),桉树脑(6.82%),3-蒎烷酮(3.64%),松崁烷(3.34%),杜松醇(2.93%),cubenol(2.33%)。并采用琼脂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评价挥发油对9种细菌,1种酵母,3种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榜嘎挥发油对半裸镰刀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很弱,对絮状表皮癣菌没有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的范围为0.125到5.000mg/mL。本研究首次报道了藏药榜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挥发油中鉴定的35种化合物均为榜嘎中发现的新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