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诊断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头颈血管中几种常见病变的临床应用,初步总结后进一步分析该技术的应用价值,发挥该技术在头颈血管进行诊断治疗、空间定位和测量的优点。方法收集2016—2017我院采用飞利浦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仪扫描检查的头颈血管100例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结果颈动脉狭窄病例70例,脑动脉畸形15例,脑动脉瘤15例。70例颈动脉狭窄病例包含重度狭窄区150处、中度狭窄区78处。重度狭窄区总共155个斑块,软斑块25个,钙化斑块101个,混斑块29个。15例脑动脉畸形病例包含7例明确供血动脉,大脑前动脉供血为3例、大脑中动脉供血为1例、大脑后动脉供血为2例,血栓形成2例。15例脑动脉瘤病例包含囊状动脉瘤5例,梭形动脉瘤5例,合并小动脉瘤3例,合并出血2例。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头颈血管中对患者的诊断治疗、空间定位和测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技术可作为诊断治疗头颈血管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推广,安全有效。

  • 标签: 64排螺旋CT 颈动脉狭窄 血管造影术 脑动静脉畸形 头颈血管病变 脑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血管炎患者脑血管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系统性血管炎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有脑血管组9例,占28.13%,无脑血管组23例,占71.88%。两组病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的体温、头痛率、晕倒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的白细胞、血小板、ESR、CRP、凝血因子VⅢ活性、凝血因子IX活性、纤维蛋白原、γ-球蛋白、IgG(g/L)、IgA(g/L)、IgM(g/L)、C3(g/L)、C4(g/L)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的蛋白定量、细胞数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免疫抑制剂应用例数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泼尼松用量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对系统性血管炎的白细胞、血小板、ESR、CRP、凝血因子VⅢ活性、凝血因子IX活性、纤维蛋白原、γ-球蛋白、IgG(g/L)、IgA(g/L)、IgM(g/L)、C3(g/L)、C4(g/L)指标进行严密观察。

  • 标签: 系统性血管炎 脑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回声跟踪技术诊断高脂血症颈动脉血管的价值。方法对31例正常人和30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回声跟踪技术,跟踪描记颈总动脉管壁运动轨迹,得出颈总动脉的收缩期的内径(Ds)、舒张期的内径(Dd)、硬化值(β)、弹性系数(Ep)和其顺应性(At)。将高脂血症组与正常人群组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高脂血症组颈总动脉弹性系数及硬化值分别为154.95±7.8及10.215±.03。与正常人组(98.227±.5及7.87±2.67)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及P<0.05);舒张期内径、收缩期内径及其顺应性的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左右两侧总动脉与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E-Tracking技术能较早的反映血管病变

  • 标签: 超声检查 回声跟踪技术 高脂血症 颈动脉
  • 简介:摘要APS是一种以动静脉血栓形成和产科并发症为特征的系统性疾病。抗磷脂抗体介导激活内皮细胞、炎症细胞、血小板,在补体系统激活的帮助下,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动脉粥样硬化、非动脉硬化性血管狭窄及凝血异常、血栓形成的过程,导致一系列血栓及非血栓性损伤。而这一系列损伤背后的分子机制可能是抗体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mTOR)经由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通路发挥作用。APS的主要病理表现为血管狭窄和血栓形成,临床上可导致脑、心、肾、肺、胎盘等多种器官功能障碍。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评估APS的血管功能,预测其血管表现的风险。目前使用较多的为测量肱动脉的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或外周动脉张力测定(PAT),而细胞外微粒的检测经过进一步的研究有希望成为预测抗磷脂抗体(aPL)阳性血栓风险的指标。APS相关血管性疾病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单纯的抗栓治疗并不是对所有患者都有效。介入治疗APS血管狭窄的时机和方法目前仍有争议。未来对血管内皮、补体、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治疗靶点的研究将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 标签: 抗磷脂综合征 抗体,抗磷脂 内皮细胞功能失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8例疑似糖尿病下肢血管患者(设置为观察组)与38例健康体检的体检者(设置为对照组),分别对其实施临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其下肢血管动脉以及观察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之间的符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斑块、狭窄、闭塞的病例数较多,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内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对糖尿病下肢血管进行预防。本次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股动脉、腘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而且斑块中以不稳定的混合斑块为主。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周艳松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08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1期
  • 机构:商河县人民医院,山东济南251600
  • 简介:目的:调查脑血管在临床中的诊断方向和常用措施,对经颅多普勒检查的具体效用作出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经讨论后于2020年7月-2022年7月实行,在神经科现有病例信息中遴择出100份,且所属信息的诊疗结果均为脑血管,结合双盲法原则对信息予以组别匹配,研究组、对照组为该研究内执行比较的组别,组内对应的检查措施依次为经颅多普勒检查、颈动脉多普勒检查,后续比较中提及的项目为诊断效能、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在过程中对病变区域检查所得出的特异度、敏感度及所得结果的综合准确性,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研究组在过程中对该检查措施的选择倾向性及综合成效评价,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检查可有效查明患者的疾病进展与病变情况,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有一定指导作用,可以被广泛推广。

  • 标签: 经颅多普勒检查;脑血管病变;意义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法医学鉴定在脑血管死亡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市法医学鉴定中心自2015年2月—2017年2月因脑血管致死的1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尸体临床资料和剖验记录,分析法医学鉴定的结果情况。结果脑血管死亡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40~50岁年龄段的人群构成比最高、20~30岁次之,0~10岁最少;构成比较高的职业分别为农民、工人和个体;并以冬季死亡率最高,春季最低;对死者进行尸体解剖,除了神经系统病变之外,还可见其他病理改变,最为常见的是冠脉硬化、其次是高血压。结论法医工作者通过剖验尸体可了解出血位置和死亡诱因,熟悉并掌握脑血管和死亡诱因、死亡之间的关系,做出准确的以医学鉴定,从而降低死亡纠纷的发生率。

  • 标签: 法医学 脑血管病变 死亡 应用效果
  • 简介:转录因子NF—κB(nuclearfactor—κB)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并具有多向性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分子,是所有Rel家族DNA结合蛋白的总称。NF—κB在细胞因子诱导的基因表达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调控多种基因的表达,参与应激,炎症,免疫反应,凋亡等多种生物过程。国内外文献显示,由于糖尿病存在异常NF—κB的激活,从而诱导许多由NF—κB调控的基因表达上调,参与糖尿病血管

  • 标签: NF—κB 糖尿病血管病变 转录因子 NF-κB 基因表达 细胞因子诱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8月1日至2010年8月1日所有在本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79例(男131例,女148例),平均年龄(54.11±12.98岁),均采用高分辨率彩超双下肢血管探查。结果下肢血管患病率54.12%,发病年龄、吸烟、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值、低密度脂蛋白B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的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的患病率高,发病年龄、吸烟、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值、低密度脂蛋白B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的危险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且糖尿病患者截肢术后5年死亡率超过70%。下肢动脉疾病引起的缺血在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成功的血管重建,不仅可以促进溃疡愈合,降低截肢风险,还可以明显提高长期生存率。随着介入器材的不断改良,腔内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其疗效取得了很大的提升。在临床实践中,掌握合适的适应症,结合患者及病变特点选择合适的器材及方法,结合最新慢性威胁肢体缺血(CLTI)指南的推荐意见,以进一步提高成功率和远期通畅率,达到保肢和延长生存期的目标。

  • 标签: 糖尿病足 腔内治疗 下肢缺血
  • 简介:目的研究有无大血管患者小脑梗死灶的特征,探讨小脑梗死分型与后循环血管的关系。方法收集我科自2006年1月-2008年5月期间住院的小脑梗死患者共35例,所有患者均同时具备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和血管造影检查,包括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ic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K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检查。根据血管造影检查的结果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大血管组20例,小血管组15例,分析两组小脑梗死的分型和后循环血管(包括狭窄或闭塞)的关系。结果(1)大血管组20例中,颅内血管(椎动脉颅内段或基底动脉)病变最多见(10例,50%),梗死类型多为分水岭梗死(7例,70%);其次为颅外血管合并颅内血管(椎动脉颅外段合并颅内段或基底动脉)病变(8例,40%),梗死灶多为小脑后下动脉(PICA)供血区的区域性梗死(7例,87.5%);单独颅外血管(椎动脉颅外段)病变最少见(2例,10%),梗死分布无明显倾向性。(2)4、血管组15例中,梗死灶亦多位于分水岭区(9例,60%)。结论由于小脑血液供应特点,小脑梗死中分水岭梗死和腔隙性梗死较区域性梗死更为常见。小梗死灶(直径≤2cm)可能存在后循环大血管的狭窄或闭塞,应予积极的治疗和干预,以防病情加重。

  • 标签: 脑梗死 血管
  • 简介:摘要放射性肠损伤是腹盆腔放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放射性肠损伤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放射性小肠炎、结肠炎及直肠炎。放射性肠损伤的病理特征主要包括间质纤维化、黏膜水肿、溃疡、炎性细胞浸润等,且存在显著的血管。其在内窥镜下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出血,超声下具有肠壁弥漫性增厚、血流信号增多的表现。此外,放射性肠损伤还具有乙状结肠远端和直肠壁厚度增加、骶前间隙宽度的增加等其他影像学表现。放射性肠损伤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因子包括血管抑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和CXCL16等,待明确的机制包括异常升高的血管抑素通过哪些信号通路影响血管内皮细胞,进而抑制血管生成和导致稳态失衡,以及巨噬细胞表达的CXCL16如何作用于相应受体促进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等。针对放射性肠损伤血管,进行靶向治疗,将是令人期待的研究方向。

  • 标签: 放射性肠损伤 放射性直肠炎 血管病变 血管抑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SCT在下肢血管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011年3月至今我院采用128层排螺旋CT下肢血管造影共30例,其中动脉病变21例,静脉病变9例。采用1.5mm准直,0.75mm层厚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结果应用128层CT扫描对下肢血管及其分支显示良好,CTA可清晰显示21例患者的病变的位置、范围、血管壁的钙化程度。CTV4例正常,5例下肢静脉栓塞,其不仅可显示栓子的存在,而且可显示栓子的性质。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在诊断下肢血管方面优于传统的多普勒超声以及血管造影,但应注意多种方法的结合。

  • 标签: 下肢血管成像 多排螺旋CT 多层螺旋CT静脉造影 多层螺旋CT动脉造影
  • 简介:糖尿病下肢血管是糖尿病较常见的大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下肢难愈合溃疡及截肢的主要原因,并且国内外研究表明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发生率较高,因此下肢血管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价值。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糖尿病下肢血管的诊治方法也在不断探索中前进,现将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血管最新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糖尿病 诊断 下肢动脉病变 治疗
  • 简介:摘要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血管并发症是导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包括大血管和微血管。脂联素(adiponectinADPN)是一种脂肪细胞分泌的特异蛋白质,通过多种生物学效应,阻遏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目前已经通过实验室和临床研究得到广泛证实。

  • 标签: 脂联素 2型糖尿病 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