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OSAH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接受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与BiPAP(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OSAHS患者100例为本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案的不同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治疗,实验组则实施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与BiPAP呼吸机联合治疗,对比2组OSAHS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代谢指标水平、炎症因子指标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OSAHS患者接受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与BiPAP呼吸机联合治疗,可取得较高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3月,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NRDS入组。选择经鼻持续正压(NCPAP)为主的方式治疗对象46例,纳入对照组。同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DUOPAP)结合俯卧位、间歇湿化加热80例,纳入观察组。结果观察组转插管、气管切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的9.0%、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支持时间、氧疗时间、NICU停留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UOPAP结合俯卧位、间歇湿化加热,可以缩短疗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3月-2017年3月作为此次研究阶段,共纳入研究对象70例,均为OSAHS患者,根据入院编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护理后,对照组PSQI(5.62±0.92)与观察组PSQI(3.21±0.8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总发生2例(5.71%)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10例(28.5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7.14%高于对照组65.7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针对OSAHS患者在围手术期期间采用舒适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患儿临床治疗当中,患儿接受比例辅助通气以及SIMV通气模式联合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一整年当中收治的36例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情况的新生儿患儿为相关对象,按照随机均匀分组的方式将其均分成常规组及联合组,常规组接受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而联合组患儿则需要接受比例辅助通气与SIMV通气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接受不同方案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且两组患儿的数据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患儿的治疗,同时给予患儿SIMV通气以及比例辅助通气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俯卧位不同翻身时间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59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两组于平卧位、俯卧位下实施通气治疗,对照组为平卧位2h,翻身3次;实验组为俯卧位6h,翻身2次,然后平卧2h。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俯卧位结束时的心率、氧分压、平均动脉压、气道平均压以及潮气量等指标略有升高,心理维度、生理维度、GCQ评分等舒适度指标评分略低,但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并无统计显著性(P>0.05)。两组胃内容物反流、眼睑水肿、导管脱出以及误吸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机械通气患者而言,不同翻身时间对通气质量、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并无明显影响,但俯卧位通气方式可减少翻身次数,延长翻身时间,这对于改善患者氧耗状况比较有利,也降低了护理风险。
简介:摘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新生儿常见病症中的一种,发展严重也会导致新生儿呼吸衰竭,甚至影响到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是新生儿病症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目前针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替代治疗,另外一种是采取机械设备进行通气治疗。但是由于新生儿身体较弱,如果采取机械设备进行通气极易引发相关并发症,处理不当将会影响患儿的生命安全。无创通气的研究和应用,正好避免了这种情况,本文主要针对无创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中的治疗研究进行研究分析。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给予氨茶碱与喷托维林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以104例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治疗,分组方式为挂号的先后顺序,A组给予氨茶碱治疗,B组给予喷托维林治疗,对两组治疗的有效率、MSaO2、呼吸障碍持续时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数据的有效性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MSaO2、呼吸障碍持续时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但两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给予氨茶碱与喷托维林治疗,两种药物均可以明显缓解其症状,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数字抽样法将本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儿50名。100例患儿均符合机械通气指征,并在得到其家属的同意后参与研究。其中,5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无创机械通气后血气指标情况,并观察两组患儿经过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机械通气一小时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气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且各项指标改善效果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00%差异较大(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需机械通气的RDS患儿70例,随机分为HFOV组和常频机械通气(CMV)组,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并发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机械通气1h后,两组患儿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平均气道压(MA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0h有不同程度改善,且在1h及6hHFOV组较CMV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24h后HFOV组的OI、MAP仍较CMV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CMV组(P<0.05);两组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能更好更快的改善RDS患儿的肺氧合功能,缩短病程,同时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新生儿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8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给予对照组实施常频通气治疗,给予观察组实施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对两组新生儿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及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取高频震荡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新生儿血气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NRDS)又称肺透明膜病(hyalinemembranedisease,HMD),较多见于早产儿,多由于肺发育不成熟,缺乏肺表面活性物(pulmonarysurfactant,PS)引起呼吸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为生后不久出现呼吸窘迫并呈进行性加重[1]。目前,NRDS的治疗主要包括外源性PS替代治疗和机械通气(mecharni?鄄calventilation,MV)辅助呼吸治疗。PS替代疗法虽然提高了NRDS的治愈率、降低了患儿死亡率,但近年来该类患儿肺功能发育不全的临床报道也随之增多[2]。且PS与MV治疗均需气管插管,为有创性治疗,可导致患儿肺损伤,存在肺出血、肺部感染及气胸等并发症[3]。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频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接受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上机时间(3.90±0.55d)、住院时间(26.45±5.50d)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0hOI值(35.25±6.10)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研究组5hOI值(22.05±4.15)、10hOI值(16.15±4.15)、24hOI值(12.25±3.10)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存活率(98.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调式口腔矫正器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45例患儿应用口腔矫正器进行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后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儿各项观察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可调式口腔矫正器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疗效显著,这为临床诊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规治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自主呼吸恢复率、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率70.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自主呼吸,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例的治疗体会。方法1例中年女性因误吸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Ⅱ型呼吸衰竭,化学性肺炎,痰培养为大肠埃希菌,予以强林坦,佰美诺,糖皮质激素,无创机械通气,早期非限制性液体管理,维持循环稳定,保证器官灌注,后期适当利尿和限制液体输入,降低肺毛细血管静水压以减轻肺间质水肿,经治疗患者病情好转。结果ARDS一般多为原发致病因子如休克、感染、创伤、误吸等致肺泡上皮细胞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所致的高通透性肺水肿,予以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抗感染,抑制炎症反应,精准液体管理,最终患者转危为安。结论成功的ARDS患者救治,不仅仅需要呼吸支持治疗,积极控制感染,遏制其诱导的全身失控性炎症反应,还需要积极的液体管理,不能因为高通透性肺水肿就一味的限制液体输入,因人而异极为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透明膜病)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需进行高频震荡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即肺透明膜病患儿进行研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以及护理依从性情况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PH值、氧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P<0.05)。结论根据本文研究可知,对于采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加以相关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调节患者血气指标,同时提高新生儿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采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