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未破裂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7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治疗中心应用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和Tubridge)治疗未破裂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5例(25个动脉瘤)患者。对手术过程、围手术并发症、随访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预后;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标准评估动脉瘤的闭塞情况。结果25例未破裂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患者共使用26枚血流导向装置,其中16例使用Pipeline 16枚,9例使用Tubridge 10枚;血流导向装置结合弹簧圈2例;单纯置入1枚血流导向装置24例,置入2枚血流导向装置1例。术后所有血流导向装置均完全覆盖病变且贴壁良好,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瘤腔内对比剂均滞留。25例患者均进行临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7个月(3~39个月),其中mRS 0分19例,1分6例;1例术后8个月尾状核出血破入脑室,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其中19例患者进行了影像学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5个月(3~29个月),OKM分级D级11例,C级2例,B级6例,无动脉瘤复发。结论血流导向装置治疗未破裂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手术成功率高,安全有效,但长期结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创伤性颅内段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介入治疗创伤性颅内段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予以患者护理干预对策,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经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58例介入治疗假性动脉瘤(为创伤性颅内段颈内动脉)患者均全部治愈,效果良好。58例患者有2例出现轻度的神经功能缺失,经过对症治疗后,无死亡病例。结论予以介入治疗创伤性颅内段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160根所检出的椎动脉颈段走行变异的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及超声测量值的相关性分析。方法行颈部血管超声对所检出的160根椎动脉颈段走行变异与180根椎动脉颈段走行正常的椎动脉进行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阻力指数、博动指数以及临床症状进行比较。结果160根椎动脉颈段走行变异的患者中,其中有8例是双侧椎动脉颈段走行变异,因此患者是156例,156例患者中,头晕头痛患者135例(其中32例合并有高血压)。变异组椎动脉第三段峰值血流速度明显减慢,与自身一、二段及对照组三段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异组内45岁以上头晕头痛者所占比例与45岁以下头晕头痛者所占比例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阻力指数、博动指数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动脉在颅外段走行过程中变异种类较多,本文主要就椎动脉颈段走行变异来讨论,颈段走行变异一方面可影响到椎动脉血流量的减少,从而导致患者头晕头痛的症状,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变异的椎动脉当转颈时由于各种原因,椎动脉受压明显,可加重椎动脉供血不足,使得头晕头痛的症状更加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血管内治疗颅内床突旁段动脉瘤的临床经验,通过术后随访其疗效,探讨血管内治疗颅内床突旁段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我科行血管内治疗的28例颅内床突旁段动脉瘤,通过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效果。结果28例患者共计28枚动脉瘤5枚行动脉瘤囊内弹簧圈栓塞;23枚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结束时,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未见显影,支架位置准确无移位,支架内血流通畅,通过门诊、电话、随访3个月至24个月,28例患者Ran-kim评分0-4分。结论血管内治疗颅内床突旁段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高血分流率的存在,大部分动脉瘤需要支架辅助弹簧圈。
简介:目的探讨椎动脉颅内段破裂与未破裂梭形动脉瘤(VAFAs)血管内重建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10月至2017年9月连续收治行血管内重建治疗VAFAs26例患者的临床、影像与随访资料。结果(1)26例患者共26个VAFAs,年龄为38~69岁,破裂9例,未破裂17例;瘤径5—12mm。重建技术成功率100%。(2)破裂组9例中,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8例,单纯支架置入1例;多枚支架重建5例,单枚支架重建4例。未破裂组17例中,支架辅助栓塞技术13例,单纯支架置人4例;多枚支架重建7例、单枚支架重建10例。无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发生。(3)临床随访8.0~97.5个月,中位时间39.5个月,无一例新发脑梗死或脑出血,预后均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22例接受造影随访3.5—34.0个月,中位时间10.3个月,14例(63.6%)治愈,4例(18.2%)稳定或好转,4例(18.2%)复发;其中破裂组8例治愈5例,未破裂组14例治愈9例,两组各有2例复发。结论血管内重建治疗对破裂与未破裂VAFAs临床可行,安全性较高,中长期随访疗效较好;破裂VAFAs的复发率有增高的趋势,术后需密切随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流量搭桥术治疗巨大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5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7例采用低流量搭桥术治疗的巨大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侧支循环的代偿情况决定手术方式,其中6例行颈内动脉闭塞联合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1例行颈内动脉缩窄联合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术中采用荧光素血管造影和(或)血管超声检查评估桥血管的通畅情况。术后行影像学随访评估动脉瘤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7例患者术中评估桥血管均通畅。术后1例患者发生脑梗死,预后良好;无一例患者死亡。术后随访6~48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动脉瘤复发或破裂出血,6例动脉瘤消失,1例动脉瘤缩小;mRS 0分者5例,1分者1例,3分者1例。结论初步观察显示,低流量搭桥术治疗巨大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流量搭桥术治疗巨大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5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7例采用低流量搭桥术治疗的巨大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侧支循环的代偿情况决定手术方式,其中6例行颈内动脉闭塞联合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1例行颈内动脉缩窄联合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术中采用荧光素血管造影和(或)血管超声检查评估桥血管的通畅情况。术后行影像学随访评估动脉瘤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7例患者术中评估桥血管均通畅。术后1例患者发生脑梗死,预后良好;无一例患者死亡。术后随访6~48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动脉瘤复发或破裂出血,6例动脉瘤消失,1例动脉瘤缩小;mRS 0分者5例,1分者1例,3分者1例。结论初步观察显示,低流量搭桥术治疗巨大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腘动脉逆行穿刺在股浅动脉长段闭塞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本院2013年8月至2017年11月应用超声引导下腘动脉逆行穿刺后行双向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AFARI)或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治疗的25例患者资料。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逆行穿刺腘动脉,然后介入引导下行SAFARI或SIA,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症状及踝肱指数(ABI)的变化。结果25例患者穿刺均获得成功,其中18例行SAFARI,7例行SIA,无严重并发症发生,7例患者腘动脉穿刺鞘未使用。ABI由术前平均0.37±0.19提高至术后1周的0.78±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为60-175分钟,平均(126±15)分钟,超声引导下腘动脉逆行穿刺时间为3-11分钟,平均(6±2)分钟。术中造影剂用量为40-125ml,平均(75±15)ml。结论超声引导下腘动脉逆行穿刺后行SAFARI或SIA是股浅动脉长段闭塞介入治疗的一种新思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造影剂用量、降低射线接触量;但带来的收益与腘动脉穿刺点并发症带来的风险之间的利弊权衡,需进一步探讨。
简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3%~6%,瘤体长大后不但会发生破裂出血,而且会压迫邻近结构产生相应症状,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及外展神经瘫痪,视野缺损等,此外,癫痫、脑缺血、脑积水也是常见的表现。2005年2月,我科采用自体桡动脉移植、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颅内外搭桥术后,再行动脉瘤栓塞术治疗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患儿,术后患儿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例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根据载瘤动脉的直径和累及病变血管的长度选择合适尺寸的Willis覆膜支架。术后对所有患者常规行头颅Dyna-CT复查和支架重建。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行门诊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复查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判断动脉瘤是否复发;同时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以判断患者预后。结果15例患者中,12例均一次性成功置入Willis覆膜支架;另3例置入Willis覆膜支架后存在"内漏",其中1例行1次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2例术后连续1~2个月辅助压迫病变侧颈动脉。术后即刻DSA显示,所有患者的血管重建成功,假性动脉瘤均消失。术后1例患者因重型颅脑创伤死亡,其余14例术后复查Dyna-CT均未见新发脑梗死和脑出血。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14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5.4±1.6)个月(3.0~8.0个月)。术后3个月,14例患者的mRS评分为,1~2分10例,3分4例。随访期间,12例患者获得DSA随访,至末次随访均未复发,其中2例存在"内漏"的患者于术后4个月随访时"内漏"消失。结论初步推测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颈内动脉颅内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可能是理想材料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动脉颅内段重复变异的发生率、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表现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1年1月—2020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38 503例患者和体检者的头颈联合或颅脑三维(3D)时间飞跃法(TOF)MRA扫描及最大密度重建(MIP)资料,其中男21 048例、女17 455 例,年龄2~96(63±8)岁;行头颈联合3D TOF MRA检查35 546例,行颅脑3D TOF MRA检查2 957例。观察并统计椎动脉颅内段重复变异的发生率,进而分析椎动脉颅内段重复变异的MRA特点,测量椎动脉重复分支的路径长度,同时记录伴随的头颈部其他血管异常。结果38 503例受检者中,共发现椎动脉颅内段重复变异36例,检出率为0.093%。左侧13例,右侧23例;重复分支均汇入基底动脉17例,分别汇入基底动脉及对侧椎动脉19例;重复近侧分支的行径长度为(0.64±0.32)cm,远侧分支路径长度为(1.06±0.57)cm。6例合并头颈部其他血管变异:2例合并开窗变异,其中1例开窗发生在重复分支,1例发生在对侧椎动脉;2例合并左侧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1例合并动脉瘤;1例合并大脑动脉A1段缺如。1例并发急性脑梗死。结论椎动脉颅内段重复变异发生率低,通过3D TOF MRA检查可清晰显示椎动脉颅内段重复及其合并的头颈部其他血管异常;在进行后颅窝外科手术或血管介入治疗之前,通过3D TOF MRA扫描检出这种血管变异,更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
简介:[摘要 ] 目的 了解颞骨岩部颈内动脉及面神经相关结构的显微解剖 ,为颞骨岩部入路临床外科手术操作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取 10例 20侧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采取颞耳后入路解剖法,暴露颞骨岩段颈内动脉和面神经各段 ,观测并测量面神经各分段的长度,颈内动脉水平段和垂直段的长度,颈动脉管内口和外口距耳蜗最近点距离。结果 面神经内耳道段长度 10.33±1.77 mm,迷路段长度 4.05±1.19 mm,鼓室段长度为 10.74±1.92 mm,乳突段长度 11.05±1.14 mm;颈内动脉水平段长度 17.17±3.72 mm,垂直段长度 10.65±1.01 mm;颈动脉管内口距耳蜗长度 19.64±1.48 mm,颈动脉管外口距耳蜗长度 2.24±0.43 mm,左右两侧相关距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面神经颞骨岩部内乳突段最长,迷路段最短,耳蜗位于岩大神经和面神经迷路段之间的夹角内。临床外科手术操作中,以颈动脉管内口为参照点,向后方磨除颞骨岩部骨质保护耳蜗的安全距离范围为 19.64±1.48 mm,手术操作接近该距离末端时应停止操作或改变磨除方向,避免损伤耳蜗等重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