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点式重睑术与传统切开术重睑术、埋线法重睑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002年10月~2009年12月在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整形外科664例单纯实施重睑手术者,251例实施两点法小切口重睑术,331例行切开重睑术,82例实施埋线法重睑术。出院后随访,就三组术后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予以比较。结果两点法重睑术术后满意度相比于埋线法及切开法重睑术,高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两点法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切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埋线组,低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两点法小切口重睑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其相比于传统诸如切开法重睑术等术式,并发症少,效果显著,适应症广,患者满意度高,乃是一种综合效能高的手术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治疗中穿刺点渗血的原因及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透析中穿刺点渗血的发生。方法用临床观察累计的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以自体动静脉内漏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45例患者的3250次血液透析治疗过程进行观察,累计渗血发生的次数,算出初始渗血发生率,并对给与护理干预后的2016年3月—2016年5月期间46例透析患者的706次透析过程进行观察,累计护理干预后的渗血发生率。结果初始观察期间的3250次透析中,有378次发生穿刺点渗血,渗血发生率为11.6%,其中过度抗凝导致的有65次,占总透析次数的2%;穿刺不当导致有274次,占透析总数的8.4%;患者配合不良导致的有39次,占总透析次数的1.2%。给与护理干预后观察期间的46例患者的706次血液透析中,有19例发生渗血,其渗血发生率为2.69%。其中抗凝过度的有1次占透析总数的0.14%、穿刺不当的有18次占透析总数的2.55%。给与护理干预后渗血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加强与医生、患者的沟通,建立和谐的医、护、患关系,及时调整抗凝方案与抗凝剂的用量;改良穿刺技术;提高患者的配和,对预防和减少透析中穿刺点渗血的发生十分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CO2点阵激光联合光动力综合治疗皮肤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32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皮肤肿瘤患者为治疗组进行CO2点阵激光联合光动力综合治疗,选取同期的32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皮肤肿瘤患者为对照组经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30例,显效率93.75%。复发2例,复发率6.25%。对照组完全缓解22例,显效率68.75%。复发10例,复发率31.2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2点阵激光联合光动力综合治疗皮肤肿瘤疗效满意,可保持面部容貌的完整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出有效的静点乳糖酸红霉素引起肿痛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就诊于我院的结核性胸膜炎、猩红热、白喉及李斯特菌、肺炎链球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不良反应有耳鸣、听觉减退等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医嘱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乳糖酸红霉素0.9g静点,患者自由体位,当输入该药约25分钟时,局部微痛、自感胀,肉眼观察局部无明显改变,判定头皮针在血管内,有回血,输液无外溢现象。方法对患者采取优化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结果采用优化护理后再经过简单的物理治疗,约5天患者肿痛症状消失,预后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端正穴点刺结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小儿腹泻的患者105例,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左端正穴点刺结合推拿治疗,对照1组给予采用单纯推拿治疗,对照2组采用单纯左端正点刺治疗。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对三组患者有效率及治愈率进行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治疗1组和治疗2组。结论左端正点刺结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方法简便,易于被患儿接受,且优于单纯推拿治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据《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年)》数据显示,性传播已经成为我国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失足妇女是艾滋病性病高危人群之一,也是艾滋病性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重要桥梁人群。为掌握麻城市失足妇女人群的艾滋病危险行为特征及艾滋病、梅毒、丙肝感染状况,为探讨对该人群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2015年5-7月份麻城市对失足妇女人群开展了艾滋病哨点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时间位点管理在神经内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六个时间位点内科护理管理作为管理重点来进行管理,为验证时间位点管理在神经内科管理中的效果,选我院2014年的59例住院神经内科患者,和2013年的61例住院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医护管理的满意度调查分析。结果住院患者对时间位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由2013年的86.9%提高到了2014年的96.7%。结论强调使用时间位点的方式来进行神经内科的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医护工作的服务质量,能够极大地降低医患事故发生率,应在临床医疗护理中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河南省食物过敏性疾病儿童过敏原构成特点,为儿童食物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到我科住院的432例0~12岁河南省内疑似食物过敏性疾病的儿童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应用生理盐水和组胺液进行阴性和阳性对照,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32例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中,有98例为阴性,334例为阳性,食物过敏原试验总阳性率为77.3%,食物过敏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牛奶49.4%,鸡蛋48.5%,带鱼24.3%,海虾18.0%,鲫鱼13.7%,牛肉15.0%,花生12.9%,羊肉11.4%,小麦9.9%,番茄8.7%,菠萝8.7%,大豆7.2%,桃子6.9%,芒果5.0%。结论河南省儿童食物过敏性疾病皮肤点刺试验最主要的食物过敏原为牛奶、鸡蛋、带鱼、海虾、鲫鱼、牛肉、花生、羊肉等,早期发现并回避这些过敏原,可预防和减少儿童食物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献血点与流动献血车的全血采集人群结构,为招募及采集低危固定献血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市2015年固定献血点与流动献血车献血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及献血量等。结果在我市无偿献血的人群中,流动献血车献血者以18~35岁人群为主,固定献血点捐献全血者以36~60岁人群为主;在两种献血点捐献全血者,男性多于女性;中小学历献血者多于中专以上学历者;流动献血车的复检淘汰率高于固定献血点。结论在我市血液采集中,以流动献血车采血为主,以18~35岁、男性及中小学学历者为无偿献血人群主体,应注重优化流动献血车的采血方式,以提高血液采集数量与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贵州省20个国家死因监测点居民的死亡水平,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相关卫生政策、评价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贵州省20个国家死因监测点的死因监测资料,分析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及其死亡水平。结果死因监测点居民粗死亡率570.32/10万,男性粗死亡率678.86/10万;女性粗死亡率462.87/10万。前五位死亡原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当前危害全省死因监测点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加强疾病的宣传教育,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防治结合,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