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对患者在临床护理中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保持电解质平衡,做好预防血栓形成的护理,做好饮食指导。结果使患者能正确面对病情,自我保健能力明显增强,并且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有效地控制了病情。结论是提高了疗效和生活质量,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频咽腔电刺激联合酸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47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B、C组。A组给予常规吞咽训练+低频咽腔电刺激治疗,B组给予常规吞咽训练+酸刺激治疗,C组给予常规吞咽训练+低频咽腔电刺激+酸刺激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C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整体吞咽功能优于B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表面肌电图(sEMG)最大波幅值、吞咽时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sEMG最大波幅值高于B组和A组,吞咽时程短于B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IL-6、TNF-α水平低于B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B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咽腔电刺激联合酸刺激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和营养不良发生率,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促进sEMG最大波幅的升高,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电刺激组45例及对照组1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电刺激组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刺激强度分别为20、40和80Hz(各15例),30min/次,2次/d。治疗前及治疗4周采用日本洼田饮水试验判断吞咽功能改善情况,计算总有效率。结果电刺激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其中80Hz治疗强度者阳性率高于其他频率治疗者,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确切,80Hz刺激强度的效果最为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DA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嘉兴市第一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诊治的DAS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电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电刺激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比较两组吞咽功能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DNF、VEGF分别为(7.98±1.14)μg/L、(168.78±10.28)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0±1.10)μg/L、(110.34±10.47)ng/L,观察组NSE为(7.57±1.17)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66±1.30)μ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6、23.90、10.60,均P < 0.001)。观察组Frowen吞咽功能量表(Frowen)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HISS)评分分别为(2.47±1.16)分、(7.03±1.1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5±1.10)分、(9.66±1.20)分(t=12.31、9.53,均P < 0.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35/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28/36),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为(160.40±8.3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6.74±8.10)分(χ2=4.57,P=0.03;t=7.25,P < 0.001)。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DAS,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吞咽功能,临床效果显著,有一定的价值和创新性。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无导线起搏器(LTP)植入术中牵拉试验导致阈值变化及其对术后短期阈值变化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植入LTP(Micra,美国美敦力公司)并完成1个月随访的患者,收集其释放后即刻、牵拉试验后即刻、5 min、10 min、出院时和术后1个月的阈值,比较牵拉前后阈值的变化。按术后1个月的阈值变化将患者分为阈值升高组与阈值稳定组,评估牵拉后阈值变化对术后1个月阈值变化的预测价值。结果共入选患者35例,全部患者出院时阈值较释放后阈值显著下降[(0.48±0.10)V对(0.70±0.37)V,P=0.03]。其中阈值升高组(n=13)术后1个月阈值较出院时显著升高[(0.58±0.11)V对(0.52±0.13)V,P=0.03],牵拉后即刻阈值较释放后显著升高[(0.71±0.25)V对(0.57±0.18)V,P=0.01];阈值稳定组(n=22)出院时、术后1个月阈值均较释放后显著降低[(0.45±0.09)V对(0.78±0.44)V,P=0.03;(0.42±0.06)V对(0.78±0.44)V,P=0.03]。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牵拉后即刻较释放后即刻阈值升高是术后短期阈值升高的独立预测因素(OR=1.25,P=0.03;OR=1.78,P=0.04)。结论LTP植入术中牵拉试验导致阈值有下降趋势。牵拉后即刻阈值升高是LTP术后短期阈值升高的独立预测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流检测联合无负荷试验及B超监测对产前脐带缠绕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1年8月~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276例,所有孕妇于分娩前1~2周采用脐动脉血流检测联合无负荷试验及B超进行监测,判断胎儿是否存在脐带缠绕。结果276例孕妇中分娩前诊断脐带缠绕64例,产后证实60例;212例产前未发现的脐带缠绕孕妇中产后证实3例。总共发生脐带缠绕63例,发生率为22.8%,诊断符合率为95.2%。CDFI、NST、B超联合监测脐带缠绕灵敏度为95.2%、特异度为96.8%、准确度为97.5%。脐带绕颈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3、NST反应百分比分别为14.9%、10.6%显著低于脐带缠绕身体、四肢胎儿56.3%、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脐动脉血流仪联合无负荷试验及B超对孕妇进行监测,对脐带缠绕的诊断具有重要辅助价值,能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上选择分娩方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简介:目的为提高脑深部刺激(deepbrainstimulation,DBS)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总结其手术技术要点。方法2000年3月~2011年10月年共有222例患者进行了DBS手术,其中帕金森病207例,特发性震颤5例,肌张力障碍10例。刺激靶点355个,其中丘脑底核325个,腹中间核14个,苍白球内侧部16个。穿刺点锐性切开蛛网膜和软脑膜、合理应用微电极记录、术中应用戴立体定向仪复查磁共振、延伸导线与刺激电极接头埋置和固定在枕骨骨槽内、脉冲发生器在锁骨上固定是本组手术技术的要点。结果本组术后1年、3年、5年UPDRS评分,关期改善率55.8%,53.4%,45.2%;开期改善率22.5%、23.2%、20.4%。并发症包括无症状性皮层出血、电极过深、皮肤破溃感染等。结论严谨和细致的外科操作,掌握手术技术要点,可提高DBS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利用骨导耳机振子、激振器输出振动直接刺激颅骨记录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bone conducted 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 BC-oVEMP),为BC-oVEMP的临床应用提供最理想的振动刺激参数;比较骨导振动刺激和气导声刺激引出电位波形的参数差异。方法2017年3—5月,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招募的健康志愿者共20名,其中男10名,女10名,年龄20~25(22.05±2.01)岁。声学分析仪采集骨导耳机振子、激振器的输出振动刺激的信号频谱和瞬态波形,依据国际标准计算得到输出的振动作用力的峰值等效力值(peak-to-peak equivalent force level,peFL)。分析选择可以获得稳定骨导振动刺激的最优参数。20名志愿者同时接受最大输出强度的气导声刺激、振动力刺激,记录双侧oVEMP波形及N1潜伏期、P1潜伏期、振幅等参数。数据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正态分布两组间数值方差齐采用t检验,不齐则采用校正t检验。偏态分布两组间数值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不同频率的原始声刺激信号经声学分析仪记录到输出振动刺激的时域波形图、频谱图,输出振动的峰值频率与原始声信号频率一致。相同的原始信号强度时,500 Hz信号对应的频谱图输出峰值最高。原始声刺激参数频率相同时激振器的输出振动刺激的峰值等效力值随刺激声强度增加而增加,相同强度时激振器的输出振动刺激的峰值等效力值随频率增加而减小;以500 Hz短纯音输出的峰值等效力值最大,为139.8 dB peFL;同时大于相同原始声刺激信号时通过骨导耳机振子输出的峰值等效力值130 dB peFL。40耳中5耳在气导声刺激下未记录到对侧oVEMP电位波,即气导刺激和骨岛刺激的N1-P1波引出率分别为87.5%(35/40)和100%(35/40)。气导声刺激和骨导振动刺激N1的潜伏期分别为(11.33±1.05) ms和(10.14±0.38) ms,P1潜伏期分别为(16.24±1.56) ms和(15.65±1.19) ms,波间期分别为(4.59±1.26) ms和(5.55±0.81) ms,左右耳对称性系数分别为12.22%[5.5%,21.85%]和8.74%[3.37%,14.08%],振幅分别为3.07[2.05,4.43] μV和11.96[7.42,14.75] μV;N1潜伏期、P1潜伏期、波间期、振幅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500 Hz短纯音原始刺激经激振器获得振动输出能最大,优于B-81骨导耳机振子;与传统气导声刺激相比,BC-oVEMP的引出率更高,波形幅度更大,更稳定可靠,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 目标: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重复外周磁刺激(repetitive peripheral magnetic stimulation,rPMS)治疗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60例SCI伴肌痉挛患者随机分2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30例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rTMS联合rPMS治疗。治疗每天1次,每周5次,共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12周后及24周后随访,评估受试者下肢改良Ashworth量表(MAS)、痉挛指数(clinic spasticity index,CSI)、改良的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和电生理指标H反射潜伏期及Hmax/Mma。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MAS、CSI、MBI、H反射潜伏期及Hmax/Mma(H/M)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12周后及24周后随访发现2组MAS、CS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显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