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体外诊断试剂是指在疾病的预测、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和健康状态评价的过程中,用于人体样本体外检测的试剂、试剂盒、校准品、质控品等产品,可单独使用,也可与仪器、器具、设备或系统组合使用。其中,用于血源筛查的体外诊断试剂和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体外诊断试剂按照药品进行管理,其他体外诊断试剂按照医疗器械进行管理。体外诊断试剂稳定是指产品在生产企业规定的条件下储存,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其性能特性的能力,主要包括实时稳定、运输稳定、开瓶稳定、冻融稳定、机载稳定、复溶稳定(冻干产品)等。稳定作为评价体外诊断试剂保持产品性能的重要指标,对产品的研发、生产、运输、保存和使用等环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稳定研究可以评价和调整产品组方、工艺、包装材料等,确定产品的保存期限和开封后保存期限,明确产品的运输、储存和开封后的保存条件,并可在产品保存期限和储存条件等发生变更时,验证变更后的产品稳定

  • 标签: 体外诊断试剂稳定性 影响因素 评价要求
  • 简介:摘要:药品的稳定作为保障药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标准,是现如今药品生产管理工作关注的焦点。了解近年来药品质量监管工作可知,导致药品失去稳定的原因有很多,因此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必须要在加强管控力度的同时,结合市场发展需求提出更多有效的管理对策。本文在了解当前药品稳定研究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其提出的技术要求,分析如何做好药品质量控制工作。

  • 标签: 药品 稳定性 药品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八种不同的灭活型病毒保存液对病毒核酸的保护效果。方法收集八种商业化的灭活型病毒保存液,分别将新冠病毒假病毒标准物质和禽流感病毒样本加入保存液中,同时设置2个对照组(生理盐水和磷酸盐缓冲液),在保存温度为24 ℃和37 ℃条件下,保存时间为0 h、6 h、12 h、24 h、48 h、72 h,分别提取各保存液中的病毒核酸,采用逆转录荧光定量PCR(RT-qPCR)和逆转录数字PCR方法(RT-dPCR)检测病毒核酸的含量变化。结果四种商业化病毒保存液A、E、G、H在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对病毒核酸的保存效果明显。另外四种保存液保护效果较差:保存液B和C在37 ℃条件下12 h后保存效果变差,保存液D的保存效果在24 ℃和37 ℃下6 h后均明显减弱;保存液F对病毒核酸没有任何保护作用。结论病毒保存液的保护效果差会导致核酸检测的假阴性,建议开展核酸检测时对使用的病毒保护液进行质量控制。

  • 标签: 病毒保存液 禽流感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 假病毒标准物质 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 逆转录数字PCR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中医护理临床应用,总结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接诊收治的66例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推断法划分为2组,组别名称为常规组与康复组,每组各33例,常规组患者的采用的护理方式为传统方式护理进行护理干预,给予康复组患者的护理方式则在传统方式的基础进行中医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康复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 中医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20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按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全面护理。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患者心理状况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全面护理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痉挛型脑瘫儿童康复运动中应用核心稳定训练的价值。方法 于我院接诊的痉挛型脑瘫儿童中随机抽选24例为调查对象,遵循接诊日期先后划入两组,即核心组(n=12)与常规组(n=12)。常规组执行基础康复运动,核心组采纳核心稳定训练。记录两组儿童训练后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面护理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把2020年1月-2021年1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取该时间段内收治的110名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按双色球分类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面护理,分析比较护理结束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SAS和SDS心理状态指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护理中有良好的作用,能对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进行改善,促进治疗效果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临床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全面护理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理状态 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富马酸比索洛尔对稳定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接治的83名稳定心绞痛患者,分为常规组(41名)和治疗组(42名)。常规组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5.2%(40/42)显著高于常规组82.9%(34/41)。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富马酸比索洛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文章随机选取医院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90例作为试验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给予中医护理干预的45例患者作为中医组,给予常规护理的45例患者作为常规组。结果:中医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SAQ评分情况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医护理 老年 不稳定性 心绞痛 患者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THA、PFNA和DHS治疗老年人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等数据库,检索有关THA、PFNA和DHS治疗老年人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20/4/29。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GeMtc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采用Stata软件绘制网状关系图,并进行异质性和发表偏倚的检验。结果 共纳入89篇RCT,共计7931例患者,其中包括例3870例PFNA、3098例DHS以及963THA。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术后Harris评分中,THA优于PFNA,RR值为2.09, CI95%为-4.48~8.82(P>0.05)。THA优于DHS,RR值为10.96, CI95%为4.09~18.17(P

  • 标签: 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THA PFNA DHS Harris评分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腰椎间盘是位于两个相邻椎体之间的圆盘状纤维软骨,是维持脊柱稳定的重要解剖结构。目前,维持脊柱稳定的解剖结构分为被动亚系、主动亚系和神经控制亚系,称为"三亚系模型",腰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会引起该模型其它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且彼此相互作用导致脊柱稳定下降,是下腰痛最常见的原因。IVDD患者常伴有椎小关节及韧带的退变、邻近椎体Modic改变、椎体血流量减少、椎旁肌肉脂肪浸润增加、神经轴向牵拉损伤的代偿性减少等。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评估脊柱稳定首选的影像学方法,常规MRI能完整显示IVDD患者三亚系模型相关组织形态学变化,MRI功能成像能定量分析其病理生理学变化的程度。本文综述IVDD患者腰椎间盘、椎小关节、韧带、椎体、肌肉、神经的MRI形态学及定量值变化,阐述IVDD引起脊柱稳定改变的相关机制,旨在为下腰痛患者的精准诊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使用延续性护理,并探究该护理方式对其病情变化的影响。方法:在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选取患者86例(选取年限:2019.01-2020.12),依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均分为常规组和延续组进行研究,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延续性护理两种模式进行照护,经过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探究对比。结果:经过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延续组在血压、心率、心绞痛发生频次等方面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的常规组,两组各同项数据间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适宜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本实验所包含的患者是我院收治的6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实验开始时间为2020年6月,实验结束时间为2021年4月,根据单双数法将患者分为甲组(30例)、乙组(30例)。乙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甲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结果:甲组患者护理后负面情绪评分低于乙组患者,且护理满意度更高,表示为P

  • 标签: 不稳定心绞痛 综合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治疗口腔正畸的过程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安全性和稳定。方法:选择2018-2021年在我院开展治疗的口腔正畸患者80例,采用时间分段的方式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其中,对照组应用的是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行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率和成功率为,明显要优于对照组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微型种植体 支抗 口腔正畸治疗 稳定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药品质量的稳定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药剂科对药品质量控制过程中,对药品的稳定进行分析研究,主要是通过采用质量调查表的形式,来对药剂的储存时间、储存环境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医护人员通过对药品在储存期间的稳定进行分析研究后,可以发现随着药品储存的时间变化,药品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化学反应,从而降低药品中有效成分,增加有害物质,从而大大的提高了用药风险。结论:本文通过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通过对药品的稳定进行分析研究,不同药品在不同的环境中,所储存的时长不同,从而有效的提高药品质量,确保药品临床的安全性。

  • 标签: 药品质量 控制过程 药品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稳定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从2020年1月-2021年3月在我院治疗老年稳定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患者40例和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为患者注射丹参多酚酸盐,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稳定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注射丹参多酚酸盐的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治疗老年稳定心绞痛的效果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能有效治疗老年稳定心绞痛,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研究中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II)评价泪膜稳定对青少年视网膜成像质量的影响,为临床研究提供相关数据。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9年3─10月在福州市中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青少年患者,按泪膜破裂时间(BUT)分为研究组(BUT<10 s)32例和对照组(BUT≥10 s)30例。利用基于双通道技术的OQAS-II系统检测2组患者自然状态下的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客观散射指数(OSI)、不同对比度下的OQAS-II值(OV100%、OV20%、OV9%),同时检测2组患者在20 s持续睁眼过程中的OSI动态变化,获取此动态过程的OSI均值及标准差(SD-OSI)。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各数据间的差异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析数据资料间的相关性。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球镜度、柱镜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BUT为(5.90±2.16)s,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1.53±2.0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73,P<0.001)。2组MTF cutoff、OSI、OV100%、OV20%、OV9%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OSI均值和SD-OS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9,P=0.028;t=0.359,P=0.036)。MTF cutoff、OSI、OV100%、OV20%与BUT无相关性;而OV9%值与BUT呈正相关(r=0.273,P=0.032)。20 s内的OSI均值与BUT呈负相关(r=-0.276,P=0.002),SD-OSI与BUT无相关性。结论:青少年泪膜不稳定可引起视网膜成像质量下降。OQAS-II系统在评价青少年泪膜质量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泪膜 视觉质量 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 视网膜成像 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造影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稳定,探讨其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海盐县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常规超声检查诊断为颈动脉斑块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卒中发生情况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60例,非缺血性脑卒中组40例。对两组患者颈动脉进行超声造影检查(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利用软件定量分析斑块内新生血管稳定及其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关系。结果全组患者常规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回声为低回声或者中等回声,两组比较,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增强分级中3~4级所占比例较高(P<0.05)。超声造影显示相对于非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达峰时间(TTP)较短[(25.46±3.25)s比(32.77±4.28)s,t=3.783,P=0.000]、峰值强度(PI)[(59.62±10.18)dB比(47.53±14.36)dB,t=3.263,P=0.000]和曲线下面积(AUC)[(2 365.37±346.03)cm2比(1 695.42±525.44)cm2,t=4.981,P=0.000]较高,两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超声造影增强强度视觉评分结合超声造影量化技术可判断颈动脉斑块稳定及可能的发展过程,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治疗选择合适的时机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 标签: 颈动脉疾病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查 静脉造影术 卒中 脑缺血 新生血管化,病理性 稳定性 曲线下面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共享决策干预方案对稳定冠心病患者决策困境和健康素养的影响。方法将86例稳定冠心病患者按照入组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共享决策干预方案。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后,采用决策冲突量表(DCS)和健康素养量表(HeLMS)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DCS量表和HeLMS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信息和价值观、决策不确定性得分及DCS总分分别为(6.95 ± 2.13)、(3.44 ± 1.18)、(20.95 ± 3.9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77 ± 2.33)、(4.95 ± 1.46)、(25.56 ± 4.03)分;试验组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经济支持意愿等维度得分及HeLMS总分分别为(36.77 ± 4.85)、(35.74 ± 4.58)、(15.07 ± 1.55)、(6.53 ± 1.76)、(94.12 ± 6.4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37 ± 5.84)、(33.19 ± 5.90)、(14.23 ± 1.43)、(5.81 ± 1.29)、(87.60 ± 9.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70~5.321,P<0.05)。结论共享决策干预方案能有效改善稳定冠心病患者决策困境,提高健康素养水平。

  • 标签: 共享决策 稳定性冠心病 决策冲突 健康素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共享决策干预方案对稳定冠心病患者决策困境和健康素养的影响。方法将86例稳定冠心病患者按照入组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共享决策干预方案。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后,采用决策冲突量表(DCS)和健康素养量表(HeLMS)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DCS量表和HeLMS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信息和价值观、决策不确定性得分及DCS总分分别为(6.95 ± 2.13)、(3.44 ± 1.18)、(20.95 ± 3.9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77 ± 2.33)、(4.95 ± 1.46)、(25.56 ± 4.03)分;试验组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经济支持意愿等维度得分及HeLMS总分分别为(36.77 ± 4.85)、(35.74 ± 4.58)、(15.07 ± 1.55)、(6.53 ± 1.76)、(94.12 ± 6.4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37 ± 5.84)、(33.19 ± 5.90)、(14.23 ± 1.43)、(5.81 ± 1.29)、(87.60 ± 9.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70~5.321,P<0.05)。结论共享决策干预方案能有效改善稳定冠心病患者决策困境,提高健康素养水平。

  • 标签: 共享决策 稳定性冠心病 决策冲突 健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