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临床中足跟痛多见于中老年人,是指足跟一侧或者两侧疼痛,不红不肿不痒,但存在行走不便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足跟痛多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临床女患多于男患,这与女性雌性激素水平突然下降、对钙质的吸收的能力减弱有一定的关系1。其中尤以形体肥胖者多见。西医对此病的治疗多为给予抗炎镇痛药物治疗为主,可配合物理治疗,严重者亦可手术治疗。中医治疗以补肾健骨为主要治疗原则,多以汤药为主2。关键词针刺;足跟痛;肾经;心经;随咳进针法;足跟痛,中医学称之为跟骨痛,病在骨,病位在肾,多属肾虚或兼有寒湿淤血所致。西医学病因多为足跟骨刺、跖筋膜炎、跟垫痛、跟骨后滑囊炎、距骨下关节炎等引起。治疗多为理疗,药物治疗;若疼痛明显、碍于活动者也可手术治疗。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一科门诊足跟痛患者60例,运用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和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伤科学》4确定诊断。2治疗方法2.1.治疗组选穴神门(患肢对侧)、大陵(患肢对侧)、阿是穴(火针针刺)。操作患者取仰卧位,使用0.30mmX40mm毫针,针刺患肢对侧神门穴,双侧疼痛者取双侧穴位,进针时采用随咳进针法5。2.2对照组选穴合谷、太溪(双侧)、肾俞(双侧)操作使用0.30mmX40mm毫针,刺病变同侧“合谷”穴,双侧疼痛者取双侧穴位,进针深度1寸左右,进针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min,每5min行针1次。太溪、肾俞均取双侧穴位,常规手法进针,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法,留针20min,每5min行针1次。3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骨痹”疗效标准拟定。治愈疼痛完全消失,走路恢复正常,跟骨下痛点消失。好转疼痛减轻,跟骨下痛点存在,但减轻或变小。无效治疗前与治疗后疼痛无变化,跟骨下仍压痛明显。3.2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针灸30例,治愈16例(占53.3%),好转11例(占36.7%),无效3例(占10.0%),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30例,治愈7例(占23.3%),好转11例(占36.7%),无效12例(占40.0%),总有效率为60.0%。经统计学处理,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癌痛患者接受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后,对其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硬币随机投掷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癌痛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比组与实验组,每组70例。对比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接受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经过比较两组的实验结果,实验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比组,且负性情绪改善程度也优于对比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规范化癌痛护理对癌痛患者进行临床干预,可获得满意效果,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还可以提高其生活治疗,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推广于临床中。
简介:患者女,29岁,于2000年8月1日入院待产.检查:T37.1℃,P94次·min-1,BP100/60mmHg,心律齐,血象、肝功能检查均正常.B超显示:活婴、脐带绕颈、羊水过少.于8月2日剖腹产.术后第3d(8月5日)产妇体温38.5~39℃,给予0.5%甲硝唑(灭滴灵)注射液200ml静滴.8月6日测体温38.8~39℃,考虑体温升高可能是感染所致,改用头孢曲松(罗氏芬)注射液1.0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用消炎痛栓退热.当晚6时30分左右,产妇胸闷、头晕、全身不适、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口唇发绀,全身发抖、窒息感.查体:神清、呼吸平稳、两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干温啰音,心率62次·min-1,血压118/80mmHg,律齐、心音中等,闻及杂音,腹平软、子宫底平脐下3指无压痛,双下肢无浮肿.停药,给予抗过敏治疗,上述不适症状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