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人胰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MRI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应用3.0T磁共振成像仪及临床型乳腺线圈对30只胰腺癌裸鼠原位模型行冠状位及横断位TSE-T。WI/T2WI平扫,经腹腔注射钆喷酸葡胺(Gd—DTPA)行连续动态增强扫描,测量平扫和增强扫描各时相肿瘤信号强度,计算强化率,分析MR图像特征并与病理对照。结果30只裸鼠荷瘤接种成功率为100%,组织学检查符合胰腺低分化腺癌。与邻近组织信号相比,90%(27/30)肿瘤T,WI呈均匀稍低信号,10%(3/30)信号欠均匀;80%(24/30)肿瘤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内见斑片状更高或等信号区,20%(6/30)呈均匀等高信号。平扫肿瘤信号强度为228.35±11.71,增强扫描后1.5、3、6、9、12rain的肿瘤信号强度分别为258.20±11.17、301.75±17.09、358.65±25.13、480.05±19.01、558.35±40.49,均明显高于平扫(P值均〈0.01);各时相强化率分别为0.13±0.04、0.35±0.11、0.56±0.10、1.10±0.10、1.45±0.18,各时相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MR强化明显区为供血丰富的肿瘤生长活跃区域,中央无强化区为坏死组织和(或)肿瘤细胞致密且毛细血管较少区域。结论经腹腔注射对比剂后可获得清晰的移植瘤MRI图像,与病理检查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简介:目的研究miR-34a对脐静脉内皮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衰老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HUVECs),通过传代培养,计算细胞群体倍增水平(Populationdoublings,PDL),得到年轻的内皮细胞(PDL8)及衰老细胞模型(PDL44),检测两组细胞SIRT1、hTERT、c-myc、p53及miR-34a表达水平的差异。并在PDL8细胞中过表达miR-34a,PDL44细胞中抑制miR-34a的表达,qmCR检测以上基因表达水平、TRAP-qPCR法检测端粒酶活性、SA-β-gal法显示细胞衰老状态的变化。结果SIRTl、hTERT、c-myc基因在PDL44的HUVECs细胞中表达下调,p53及miR-34a表达上调。PDL8HUVECs过表达miR-34a48h后,SIRT1和hTERT表达分别下调43%和25%,TRAP.qPCR显示端粒酶活性降低21%,SA-β-gal法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由5.1%上升至8.7%;PDL44HUVECs抑制miR-34a的表达,SIRT1和hTERT表达水平分别上调63%和30%,端粒酶活性上升20%,SA-β-gal法染色显示衰老细胞数量未见显著性变化。结论MiR-34a可以抑制内皮细胞SIRT1、hTERT基因表达及端粒酶活性,加速细胞衰老;抑制miR-34a可以上调SIRT1及hTERT表达,端粒酶活性升高;因此miR-34a可能通过抑制SIRT1表达和端粒酶活性的共同作用,参与内皮细胞衰老的调节。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肾功能水平老年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肾科住院的患者189例.依据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评分结果分为3组:营养正常组(12~14分)、营养不良危险组(8~11分)和营养不良组(0~7分).比较各组临床资料.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营养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89例患者中,营养不良组10例,占5.3%;营养不良风险组58例,占30.7%;营养正常组121例,占64.0%.与营养正常组相比,营养不良风险组和营养不良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白蛋白(ALB)、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Hb)和淋巴细胞计数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5),而营养不良组患者的中性细胞计数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不同营养状况患者的年龄分布、肾功能及贫血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高龄(OR=1.06,95%CI1.00~1.12)、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OR=0.97,95%CI0.94~1.00)、低BMI(OR=0.76,95%CI0.65~0.87)、低ALB(OR=0.93,95%CI0.86~0.99)和贫血(OR=2.46,95%CI1.60~3.32)是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风险的危险因素.结论增龄与肾功能不全可能增加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且营养不良也与患者的BMI、ALB水平及贫血严重程度相关.
简介:目的观察感染Ad5-KAI1前后人胰腺癌细胞MiaPaCa-2自噬水平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无KAI1表达的人胰腺癌细胞MiaPaCa2,通过感染带有KAI1目的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5-KAll使细胞表达KAll,以Ad5-null感染作为阴性对照,亲本细胞为空白对照。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小体,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自噬标志LC3颗粒。应用阻断剂PD98059和LY294002干预细胞,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LC3-I及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AKT、P—AKT的表达。结果以100MOIAd5-KAI1感染细胞24h,表达KAI1蛋白的细胞达(84.97±8.56)%;LC3颗粒从4个左右增加到20个以上;细胞线粒体肿胀、变性,胞质内双层膜样结构增加;Beclinl表达增加(1.4±0.3)倍,LC3-Ⅱ/LC3-I表达增加(8.00±2.78)倍。P13K阻断剂LY294002预处理细胞后可以有效地抑制MiaPaCa-2细胞AKT的磷酸化(2.756降至1.516),但不能抑制LC3—Ⅱ/LC3-I比值的增加(0.770增加到1.403)。ERK阻断剂PD98059预处理细胞后不仅可以有效地抑制MiaPaCa-2细胞ERK的磷酸化(1.637降至0.403),而且可以抑制beclin1蛋白表达的上调(2.377降至1.150)和LC3.11/LC3-I比值的增加(2.225降至0.680)。结论KAIl明显促进MiaPaCa2细胞内自噬,它是通过ERK而不是AKT磷酸化途径促进自噬的。
简介:目的研究血卟啉衍生物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therapy,PDT)对体外培养的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的杀伤效应及其规律。方法以BiolitecPDT630半导体激光治疗仪为光源,用不同浓度的血卟啉衍生物Photosan(0.5、1、2、4mg/L)作为光敏剂孵育PANC1细胞8h后,分别给予不同剂量(1、5、10J/cm^2)630nm激光照射,用MTT法测定PDT后各组的A492值,以流式细胞仪测定10J/cm^2光照后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不加光敏剂Photosan或不进行光照,对细胞均无杀伤效应;添加1mg/LPhotosan时,10J/cm^2的光照对细胞产生杀伤效应(0.140±0.013对0.213±0.008,P〈0.05);添加2mg/LPhotosan时,5J/cm^2和10J/cm^2的光照对细胞产生杀伤效应(0.081±0.024和0.049±0.013对0.211±0.031,P〈0.05和P〈0.01);添加4mg/LPhotosan时,所有光照剂量均对细胞产生明显的杀伤效应。但5J/cm^2与10J/cm^2光照对细胞的杀伤效应无显著差异。用10J/cm^2光照,0、2、4mg/LPhotosan时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8±1.8)%、(40.9±1.6)%、(62.5±2.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给予光敏剂或光照对PANC1均不产生PDT效应。光敏剂达到一定浓度,光照达到一定剂量后,PDT效应随其增加而增强。
简介:目的构建人神经元正五聚蛋白2(NPTX2)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胰腺癌细胞PANC1,建立稳定转染的细胞系。方法通过双酶切的方法获得人NPTX2全长cDNA,利用NotⅠ和EcoRⅠ酶切位点将其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经酶切和测序验证后,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PANC1细胞,通过G418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的PANC1细胞,用实时定量PCR方法筛选NPTX2mRNA高表达克隆。结果成功构建了pcDNA3.1(+)-NPTX2真核表达载体,并建立了稳定转染的PANC1细胞,成功表达了目的基因。结论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稳定转染PANC1细胞系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NPTX2基因在胰腺癌细胞的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策略。方法393例老年患者,男251例,女142例,年龄60~94(77.5±5.3)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37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44例,双束支阻滞12例。置入单腔起搏器255例;双腔起搏器135例;三腔起搏器1例;置入性心脏除颤器2例。结果各种并发症共29例,发生率7.4%。导线电极移位14例(3.56%),囊袋血肿6例(1.53%)、囊袋感染3例(0.76%),废弃电极脱入右室、起搏器综合征各2例(0.51%),电极导线不全断裂、心肌穿孔各1例(0.25%)。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术中熟练的无菌操作技术以及术后的密切观察和随访,可减少老年人永久起博器置入术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有效地处理并发症.可避免严重后果。
简介:目的观察舒林酸处理胰腺癌细胞BxPC3后对survivin、AuroraB表达及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探讨舒林酸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舒林酸对BxPC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sutvivinmRNA、AuroraB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及AuroraBThr-232磷酸化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舒林酸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BxPC3细胞增殖。经500μmoL/L舒林酸作用细胞48h后,survivinmRNA和AuroraBmRNA表达量分别从1.56和0.66下降到0.44和0.11(P〈0.01);survivin蛋白表达从1.27下降到0.21(P〈0.01),AuroraBThr-232磷酸化水平从0.47下降到0.25(P〈0.01);G0/G1期细胞比例从(56.65±1.93)%升高到(70.58±3.21)%(P〈0.01)。结论舒林酸通过下调survivin表达,降低AuroraB的活性,从而影响染色体过客复合物蛋白(CPC)对细胞染色体的排列和分离作用,使大量细胞停滞在G0/G1期,从而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
简介:目的:研究血清铁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在上海40岁以上社区居民中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体格检查、高分辨率超声检查以及血清铁、血脂、胰岛素、空腹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Y)2h血糖(2hPG)、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检测,对其中数据完整的2120名居民进行分析。分别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血清铁离子浓度与NAFLD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铁与NAFLD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NAFLD的患病率为27.4%。从血清铁离子浓度第1四分位组到第4四分位组,NAFLD患病率呈增高趋势,分别为20.8%、29.2%、28.4%、31.2%(组间趋势P=-0.0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血清铁离子浓度第1四分位组(≤14.3μmol/L)相比,第2四分位组(14.4~17.8μmol/L)、第3四分位组(17.9-21.9μmol/L)及第4四分位组(〉21.9μmol/L)NAFLD的患病风险比值比(OR)分别是1.57[95%可信区间(cI):1.19—2.08]、1.51(95%CI:1.14—2.00)、1.72(95%CI:1.30~2.28)(趋势P=0.0005),在校正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对数值(1gFPG)等相关混杂因素后,3组NAFLD患病风险OR分别是1.31(95%CI0.91-1.89)、1.44f95%CI0.99-2.09)、1.48(95%CI1.01~2.19)(趋势P=0.0274)。结论:上海社区40岁以上人群中,高浓度血清铁离子与NAFLD的患病风险显著相关。
简介: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对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应用0.2、1.0、5.0mmol/L的VPA干预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24、48h,采用WST-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以培养基中单加二甲基亚砜为空白对照组,单加PBS为PBS组。结果VPA干预24h后,VPA5.0mmol/L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为18.9%,显著高于对照组、PBS组及VPA0.2、1.0mmol/L组(0、4.4%、6.8%、6.i%,P值均〈0.05);干预48h后,VPA1.0、5.0mmol/L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2.9%、25.9%,显著高于对照组、PBS组、VPA0.2mmol/L组(0、6.2%、4.6%,P值均〈0.01)。VPA干预24h后,VPA1.0、5.0mmol/L组G2期细胞比例分别为(26.57±1.88)%、(34.11±4.74)%,显著高于PBS组、对照组、VPA0.2mmol/L组[(10.724±2.02)%、(13.53±2.28)%、(13.81±2.40)%,P值均〈0.01];VPA干预48h后的细胞周期变化与24h一致。结论VPA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抑制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阻滞在G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