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调查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和手机污染现状,并提出减轻污染预防对策。方法调查对象包括手术医生60名、麻醉医生25名和手术室护士25名,涉及手机110部。调查对象在进入手术室尚未洗手之前先对其所携带的手机及手皮肤用涂抹法采样。微生物检测采用营养琼脂倾注法,检出的微生物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微生物种类。结果110部手机共有103部检测细菌阳性,总污染率93.6%,110份手皮肤标本有93份检测细菌阳性,总污染率84.5%。检出菌落数最多的标本在1~10个菌落和11~30个菌落组。共鉴定出8类微生物,最多的是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结论手术室医务人员手机和手微生物污染情况较重,需完善手术室无菌管理制度,加强手及手机消毒。
简介:目的探讨备用状态移动式吸引器末端引流瓶吸引孔、吸引管细菌污染的情况,同时检测污染的细菌种类。方法用常规细菌培养法对全院各病区吸引器引流瓶吸引孔及吸引管采集样本作细菌学培养,并鉴定细菌类型。结果检测的48份标本中,细菌污染率60.4%,为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结论吸引器引流瓶吸引孔、吸引管细菌污染可能是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很有必要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去除潜在污染源。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海军医院护士“同理心建设”岗上培训的设计与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开展融入“思政教育”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方案的“同理心建设”培训。结果 护士课前同理心测评得分课前104.11±12.09分,课后118.75±13.04,同理心得到明显提高(t=8.375,p=0.000)。护士对课程评价得分:教学内容启发性、时事性、融合性、重要性分别为45.11±3.47分、48.65±1.25分、46.53±2.09分、48.06±0.97分;教学方法多样性、先进性、效率性分别为48.37±1.14分、43.21±5.07分、44.70±2.82分;学习感受的兴趣性、接受度、认同度分别为46.02±1.35分、48.35±2.26分、47.53±3.01分。结论 融入“课程思政”的“同理心建设”岗上培训教学模式,内容具有启发性、时事性、融合性、重要性,方法多样、先进、高效,可显著提高护士同理心,护士学习感受良好,为军队医院创新岗上培训方法提供参考与借鉴。
简介:目的观察单人单用高压氧舱通氧管道内细菌污染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09年9-11月某院需进行高压氧治疗的56例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面罩专用,Y型管、吸氧管、排氧管共用;观察组患者面罩、Y型管、吸氧管、排氧管全部单人单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的第2、4、6、8、10天检测通氧管道内细菌污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共采集280份标本,其中阳性标本为92份,占32.9%。对照组共检测出68份阳性标本,阳性标本检出率为48.6%;观察组共检出24份阳性标本,阳性标本检出率为17.1%,两组患者在阳性标本检出情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02,P〈0.05)。对照组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阳性率为16.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阳性率为21.4%,革兰阴性杆菌的阳性率为10.7%;观察组标本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阳性率为17.1%,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两组患者治疗的第2、4、6、8、10天,总阳性标本检出率分别为13.0%、19.6%、21.7%、23.9%及21.7%。观察组患者前3d未出现细菌污染。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阳性标本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高压氧治疗患者的通氧管道单人单用,并于4d后加强消毒,以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简介:目的建设护理博士高级质性研究课程并评价教学效果。方法构建护理学博士核心课程高级质性研究,以8所院校护理学博士研究生作为教学对象,以混合式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式,从学生线上参与情况、课程成绩、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总结与反思4个方面对课程进行教学评价。结果3期学生课程访问次数分别为2274次、2679次、1776次;参与讨论发文402次、428次、524次。学生课程平均成绩为78分、74分、79分。大部分学生对本课程给予较高评价,认为高级质性研究课程对学生质性研究学习及实践训练有极强的帮助,提高了学生对质性研究的评判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结论高级质性研究课程在国内率先启动和实施了护理质性研究课程教学及实践训练,弥补了国内各院校护理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自主性较大、缺乏统一标准的不足。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还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对质性研究的理解,提升教学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过程中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污染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手术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I、Ⅱ、Ⅲ级洁净手术室开展的352台手术为研究对象,在静态条件及动态条件(手术切皮时、手术40min及术毕)监测洁净手术室的沉降菌、浮游菌和尘埃粒子数。并收集手术过程中洁净手术室的室内活动人数、开门次数与术前系统自净时间等情况。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法分析上述因素对手术过程中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污染的影响。
简介:【摘要】 为了减少在污染区的护理人员因呕吐、头晕、头痛、低血糖、跌倒等不适而发生非计划外出,针对护理人员非计划外出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和总结,其中环境与饮食的改变,工作任务繁重,体能消耗太大、武汉疫情严重,执行任务人员压力大防护用品引起的不适是主要因素,通过对进污染区工作的护理人员思想进行摸排,做好心理护理,及时调整岗位,提出事先预防,事中处置和事后评估与处置三大策略,制定相应应急预案及处置措施,保证护理人员的安全,做好护理人员的防控工作,确保护理人员“零感染”,显得尤为重要。
简介:目的探讨在本科护理教育中设置循证护理课程,为循证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实践的相关培训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7名护理管理、临床护理、护理教育专家进行3轮问卷调查,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筛选循证护理课程设置指标条目.结果70.59%的专家认为在护理专业本科教育中开设循证护理课程"非常必要",29.41%的认为"必要";70.59%的专家建议将循证护理课程列入护理专业本科的选修课程,学时数为17-24学时;76.47%的专家建议将循证护理课程安排在整个护理学学习的中后期,即基础课程学习后期,临床实习前期;76.47%的专家建议从事临床工作的教师担任本科循证护理课程教学任务.结论本科循证护理课程开课形式为选修课;开课时机为基础课程学习后期,临床实习前期;学时数为17-24学时:师资来源为从事f临床工作的临床教师.
简介:目的探讨本科护生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模式的设计及实施效果。方法根据病情观察课程目标和课程特点,设计临床见习模式。选择教学医院中有代表性4个内科科室,在临床和学院双带教老师指导下,分小组完成问诊、检体观察和讨论内容,同时采用护理临床见习调查问卷对护生进行临床见习效果评价,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生对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模式的设计比较满意,护生对临床见习评价的总得分为(4.38±0.43)分,老师维度评分为(4.45±0.06)分,学生维度评分为(4.27±0.69)分,组织维度评分为(4.42±0.05)分,效果维度评分(4.54±0.56)分,均达到较好水平。临床见习效果与老师维度、组织维度、学生维度呈密切正相关(r=0.671、0.549、0.802,P〈0.01)。结论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模式设计和见习效果值得肯定,为开设病情观察相关课程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