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容量管理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80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常规方案,对照组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容量管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常规方案后,孕妇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容量管理后,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容量管理有利于降低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产妇凝血功能有一定影响,降低手术对新生儿的危害。

  • 标签: 剖宫产容量治疗 腰-硬联合麻醉 母婴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对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录入的重症毒血症患者42例开展分析研究,分组方式:抽签法,对照组以常规治疗分析,调查组:高容量血液滤过干预,指标评估包括患者的炎性因子、SOFA评分、MAP和CI评分、生命体征、脏器功能以及APACHE II评分数据。结果:调查组、对照组在用药前炎性因子、SOFA评分、脏器功能评分以及APACHE II评分指标对比无意义,P>0.05;对照组、调查组用药后IL-6、IL-10、tNF-α指标、SOFA评分、脏器功能评分以及APACHE II评分对比后者优于前者,P<0.05。入组前,两组患者的MAP和CI评分指标对比并无显著差距,不具有统计学差义(P>0.05),入组干预后,两组患者的MAP和CI评分间存在显著差义,统计学差义存在(P>0.05)。经过相同的治疗周期后,两组患者参与调查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的指标,但是将对照组与调查组进行对比过后,调查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评分更高,两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义性(P<0.05)。结论:总结来说,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法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控制患者体内炎性因子的高速生长,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治疗的明显改善,进一步促进脏器功能的恢复,住院时间缩短并且有利于缓解患者所在家庭的经济压力,积极意义明显。值得临床多次推广和借鉴应用。

  • 标签: 早期 高容量血液滤过法 重症脓毒血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论证围绕心力衰竭患者推进容量护理管理的临床效能。方法:2022年10月-2024年1月,将86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两组,各43例,参照组执行常规护理管理处置,研究组执行容量护理管理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接受护理前后的SF-36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生理功能评分指标、生理职能评分指标、躯体疼痛评分指标、整体健康评分指标、生命活力评分指标、社会功能评分指标、情感职能评分指标,以及心理健康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生理功能评分指标、生理职能评分指标、躯体疼痛评分指标、整体健康评分指标、生命活力评分指标、社会功能评分指标、情感职能评分指标,以及心理健康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围绕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容量护理管理,效能优质,值得推广。

  • 标签: 心力衰竭患者 容量护理管理 常规护理管理 临床效能 测算对比
  • 简介:摘要:低血容量休克是临床上较为凶险的危重症,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手术止血是治疗本病的主要策略,临床上必须重视手术室护理质量,确保手术疗效。本文对本病手术室护理措施进行简要归结,应当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配合,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以此确保手术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低血容量休克 手术室 护理 文献综述前言
  • 简介:时间过得太快了,三四十年前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那时,我还是一个刚刚当兵的毛头小伙子,而今却成了一个鬓发斑白的军队退休干部。虽说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那句“生活从60岁开始”令人豪气万丈,可这种“开始”毕竟是老年生活的开始。

  • 标签: 读书写作 保健 老年生活 撒切尔夫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SuperPATH入与传统后外侧入全髋置换后的疗效,总结SuperPATH入的优势。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指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结果SuperPATH入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术后引流、1个月内的VAS评分、3个月内的Harris评分方面与传统后外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疗效优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并发症、1个月后VAS评分、3个月后Harris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SuperPATH入切口小、出血少、疼痛轻、康复快,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前景广阔。

  • 标签: SuperPATH 传统后外侧入路 VAS评分 Harri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血透初期液体容量失衡的护理价值。方法 选择 60例肾衰竭血透初期病患,对其中 30例强化护理干预,比较液体容量失衡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发生率为 36.67%,观察组仅为 10%。结论 护理干预可从饮食、心理、疾病等方面展开干预,有效控制失衡发生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肾衰竭 液体容量失衡
  • 简介:【摘要】在药物制剂当中,小容量注射剂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制剂,能够根据病患的病情情况来进行有效的治疗。而在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生产工艺以及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污染的现象,需要对污染的来源进行查找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对污染进行控制,才能进一步提高药剂的生产质量。本文对小容量注射剂生产中的污染来源以及污染控制进行研究。

  • 标签: 小容量注射剂 生产 污染来源 污染控制
  • 简介:【摘要】  合理的液体复苏是孕产妇脓毒血症患者康复的基石。液体复苏时容量不足可导致器官灌注不足、多器官功能衰竭,液体过负荷会损害微血管灌注,造成肺水肿和组织间隙水肿等。准确评估容量状态是孕产妇脓毒血症患者的关键。本文对孕产妇脓毒血症患者容量状态评估方式进行综述,其中包括静态指标、动态指标、超声技术等,为重症医学液体管理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孕产妇 脓毒血症 容量评估 液体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前外侧入和后外侧入切开复位加压钢板固定手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 2016年9月至 2020年9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骨科的35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手术病例,其中17例采用前外侧入,18例采用后外侧入,均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所有病例随访至少一年。通过比较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一年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等数据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前外侧入组平均手术时间为( 132.3 ±41.3) min,与后外侧入组(120.2. 0 ± 36.7) min 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 0. 05); 前外侧入组平均术中出血( 279. 4 ± 79.2) ml,与后外侧入组( 255. 6± 66.2) ml 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 0. 05) 。术后一年随访时前外侧入组肘关节MEPS功能评分( 91.8 ± 5. 3) 分,与后外侧入组(92. 2 ± 4.6) 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 0. 05) 。【结论】 前外侧入和后外侧入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前外侧入术中出血量多于后外侧组,而两者在手术时间和术后一年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上在三踝骨折治疗中应用改良后外侧入和内侧入联合的方式,对其效果展开分析和探究。方法:68例三踝骨折患者均是由本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随机抽取的,因为治疗方式的差异,将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4例采用的是常规入手术治疗,观察组34例采用的是改良后外侧入和内侧入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和V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而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组间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优良率方面100.00%显然比对照组70.59%高,P<0.05,组间有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结论:三踝骨折患者在临床治疗中联合使用改良后外侧入和内侧入方式,可促进骨折的愈合,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最大限度的提高。

  • 标签: 三踝骨折 改良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良后外侧入、内侧入联用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接受改良后外侧入、内侧入联用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资料,共30例。比较治疗前后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骨折复位情况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改良后外侧入、内侧入联用治疗三踝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显著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折复位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三踝骨折 改良后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胸椎结核手术入的选择。方法:对1999年至2006年32例胸椎结核手术资料作回顾性分析,采用经肋横突切除、肋骨切除开胸、经胸膜外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等不同入进行比较。结果:经肋横突切除、侧前方入12例,手术暴露时间平均50分钟,入时的出血量约200ml,术后2例肋间神经损伤,3例胸膜损伤,1例对侧病灶清除不彻底。肋骨切除开胸入15例,手术暴露时间平均25分钟,入时的出血量约50ml,术后无一例出现胸腔并发症。经胸胸膜外入5例,手术暴露时间平均为35分钟,入时的出血量约80ml,术后无一例出现胸腔并发症所有患者均经1年以上的随访,根据阮狄克标准,本组优良率92%,内固定组患者无内固定失败,植骨均融合。Frankrl分级均E级。结论:对胸椎结核根据病不同的病情,采用个体化设计前路手术,均能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胸椎 结核 手术 入路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中间入和外侧入在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行甲状腺叶全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接受外侧入手术方式,观察组患者接受中间入,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间入法行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叶全切除术 中间入路 外侧入路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联合髂窝入髂坐钢板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n=20)。试验组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46.8±10.3)岁;采用改良Stoppa入联合髂窝入,于髂骨至耻骨铺设钢板稳定前柱,于骨盆内侧由髂骨至坐骨铺设髂坐钢板固定后柱骨折。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45.6±11.7)岁;采用前方改良Stoppa入或联合髂窝入,于髂骨至耻骨铺设钢板稳定前柱,联合后方Kocher-Langenbeck入,常规由髂骨至坐骨铺设重建钢板固定后柱骨折。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40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8个月(8。24个月)随访。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2.1±0.7)h]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2.9±0.6)h],术中出血量[(320.8±100.4)mL]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621.6±118.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按改良Matta标准评定:试验组优15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0%;对照组优17例,良1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0%。末次随访时按改良的Merled’Aubign6和Postel功能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试验组优14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5%;对照组优12例,良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0%。以上项目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联合髂窝入髂坐钢板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具有固定可靠、损伤小及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板 骨折固定术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采用超级囊经皮辅助全髋关节入与外侧入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2019年2月到2021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共70例,按照数字表法对其平均分组,分别为研究组35例并对其用超级囊经皮辅助全髋关节入,以及参照组35例并对其采用外侧入,观察对两组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髋关节功能,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 ;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研究组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采用超级囊经皮辅助全髋关节入治疗的疗效更为确切,可以有效改善其髋关节功能,并大幅降低其术后疼痛,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超级囊经皮辅助全髋关节入路 外侧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容量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3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患者协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容量管理情况以及再入院几率。结果 出院时和出院后 3个月,观察组病人的 SCHFIv6.2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院后 3个月的 MLHFQ得分低于对照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协同护理能够提升患者自我容量管理能力,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且降低再再入院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 心力衰竭 容量管理 自我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通气模式在治疗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重症肺炎患者,并根据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采用BIPAP模式支持通气;观察组26例,采用PRVC模式支持通气。在治疗过程中监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氧合指数、血压、心率等,并做好临床症状的变化记录,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在通气治疗1h后观察组的气道峰压和吸入氧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2h、24h后则更加明显(P<0.01);血气指标pH、PaO2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PaCO2在治疗12h、24h后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心率、血压无明显异常。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结论PRVC是治疗重症肺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有创机械通气模式,对心血管无明显副作用。

  • 标签: 重症肺炎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 机械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