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猪与人的周围神经脱细胞处理后其结构与成分的差别,为以猪去细胞神经替代人去细胞神经用于修复神经缺损作前期探索.方法取健康成年猪和下肢截肢患者的胫神经,用化学去垢剂按一定程序进行脱细胞处理.通过大体观察、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透射电镜检查,比较猪与人的周围神经去细胞处理前后其结构、许旺细胞与轴突标志蛋白以及细胞外基质的变化.结果经脱细胞处理后,猪与人的神经结构均略变疏松,仍保留较好的弹性和伸展性.显微镜下观察,两者均未见细胞或其碎屑残留,髓鞘消失,纤维性支架结构保持良好,S-100蛋白和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NF)的表达较处理前显著减弱,而层粘蛋白(laminin,LN)的表达无显著变化,神经基底膜管和神经组织的支持结构保留完好.与人去细胞神经比较,猪去细胞神经结构更疏松,神经束间细胞间质更丰富,但成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猪去细胞神经与人去细胞神经的结构和成分相近,可能取代人去细胞神经用于修复神经缺损.
简介:网络通信效能的建模仿真是网络中心战(networkcentricwarfare,NCW)信息增值链条仿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HLA(highlevelarchitecture)分布式虚拟战场环境中进行NCW信息网络的建模仿真,有"分散式"和"集中式"两种实现途径。本文通过对网络中信息传递过程的分析,分别给出了两种仿真途径的通信模型组成和仿真实现逻辑。对于"分散式"通信仿真,引入了多个功能函数对消息的各个处理流程及通信链路性能进行功能性建模;借助网络仿真工具构建NCW跨层的网络通信协议栈模型,从而实现NCW虚拟战场"集中式"通信仿真。这两种仿真途径的逻辑实现方法为在HLA分布式虚拟战场中进行NCW通信仿真研究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对NCW网络化信息增值的效果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简介:【摘 要】 目的 : 探讨急诊护理中实施结构化团队管理的效果。方法: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7月我院急诊科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照阶段), 2018年 8月至 2019年 2月急诊科实施结构化团队管理(观察阶段)。比较观察阶段与对照阶段的护理管理效果、患者的急救指标、急救效果及急救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阶段的人员管理、分诊及绿色通道管理、仪器设备药品管理、消毒隔离、重症患者管理、患者安全目标实施、文件书写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阶段( P< 0.05)。观察阶段患者的抢救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应用药物的时间、血标本送检时间以及气道管理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阶段( P< 0.05)。观察阶段的急救成功率为 97.56%,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 89.61%( P< 0.05);观察阶段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3.75%,对照阶段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14.49%,观察阶段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阶段( P< 0.05)。观察阶段的急救护理满意度为 96.34%,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 85.71%( P< 0.05)。结论:在急诊护理中实施结构化团队管理可以明显提升急诊科护理管理质量,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急救时效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利用盆底超声了解静息状态下产后女性前腔室结构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163例产后女性及65例未育无盆底功能障碍女性进行盆底超声检查,了解静息状态下前腔室结构超声特点。观察内容包括:膀胱壁有无增厚、尿道内口有无漏斗形成、尿道壁有无钙化、膀胱后角大小、膀胱颈位置及尿道倾斜角度。结果静息状态下,未育组与产后组在膀胱壁厚度、尿道内口漏斗形成、尿道壁钙化及膀胱后角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育组膀胱颈位置稍高于产后组[(29.9±3.9)mmvs(26.9±3.8)mm],而尿道倾斜角度(19.1°±13.7°)小于产后组(28.7°±17.9°),两者间该两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产后有前腔室功能障碍症状组与无症状组,以及顺产组与剖腹产组的前腔室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超声可了解产后女性静息状态下盆底结构发生的变化,但是不能简单利用静息状态下前腔室结构的变化来评估妊娠及分娩方式对前腔室结构功能的影响。
简介:[摘要] 目的 提高不明原因传染病的早期检测预警能力,提高电子病历书写能力,提升诊疗管理质量。方法 我院门急诊电子病历系统进行结构化设计改造,定义详细的数据元、数据组数据单元,使病历文件的绝大部分内容实现颗粒化存储。结果 升级改造门急诊电子病历书写模板,着重细化了病史、主要症状和体征、体格检查三大方面,丰富了底层数据元,优化了选项,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数据结构化存储,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上报。 结论 优化门急诊电子病历的书写逻辑,提高书写质量,方便病历分析统计,统计疾病发病情况,实现早期检测预警。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腰骶结构的改变与慢性下腰痛是否存在相关性尚有一些争论且国内的研究较少,为慢性下腰痛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而研究此题目。方法以67名CLBP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X片测量其总腰椎前凸角度,腰骶角度以及骶骨倾斜角度并与21名无腰痛者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各个指标与CLBP患者之间的相关性。结论CLBP患者较无腰痛人群,总腰椎前凸角度,腰骶角度,骶骨倾斜角度的平均值都呈减小的趋势(P<0.05);男性CLBP患者腰椎前凸角度较没有下腰痛者角度小,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腰骶角度与骶骨倾斜角度为强相关性(r=0.79),因此在CLBP的诊治和评定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腰骶角和骶骨倾斜角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