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 2017年 2月 -2018年 2月实行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施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 98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 Logistic多因素对其进行逐步的分析。结果:分析表明再狭窄的发生和患者吸烟与否、是否患有糖尿病、在进行第二次的冠脉介入治疗之前 LDL-C的水平有关系,即正相关,与之相对应的危险度是 12.45、 11.45及 5.62,同时与支架是否为药物涂层成负相关,其危险度为 0.02。结论: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极其容易发生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症状,为避免或减少该症状,可以使用药物支架。对 LDL-C的水平进行控制并戒烟是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避免支架内再狭窄的关键性因素。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再狭窄; 危险因素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of stent restenosis after 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 Methods: 9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oronary angiography after coronary artery stent implant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Logistic was used to analyze these factors step by step. Results: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restenosi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moking, diabetes, LDL-C levels before the second coronary interven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risk was 12.45, 11.45 and 5.62. The risk of restenosi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drug-eluting stents, with a risk of 0.02. Conclusion: Diabetic patients are extremely prone to restenosis after stenting after surgery. Drug-eluting stents can be used to avoid or reduce the symptoms. Controlling the level of LDL-C and quitting smoking are the key factors to avoid in-stent restenosis after stent implantation.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军校学员,连日来的高强度军事训练后,我感觉自己的腰部非常疼痛。经医院检查,我被诊断为轻微的腰间突出症,医生嘱咐我回去躺着多休息。请问:腰间突出症躺着休息会好转吗?

  • 标签: 腰间盘突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腰椎间盘突出是推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伴随腰痛、一侧下肢放射痛或麻木。推拿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外治疗法,近年来推拿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在减缓疼痛和炎症方面效果显著。本文回顾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研究,以期为推拿治疗慢性疾病的机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推拿 疼痛 炎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推拿牵引治疗腰椎突出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腰椎突出患者,均采用推拿牵引治疗,对治疗效果进和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治疗痊愈的患者为40例,治疗有效人数50例,无效人数10例,治疗有效率为(90.00%)。经过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生活质量评估,发现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升。结论 对腰椎突出患者推拿牵引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推拿 牵引 腰椎盘突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中采用单支架植入及双支架植入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5例冠状动脉分叉患者进行研究,选取时段为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以治疗方法不同分别为2组,其中29例采用双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而26例采用单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术后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分支血管残余狭窄>50%的例数明显较少,比较差异P<0.05;术后1年,实验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比较差异P<0.05;术后1年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分支血管残余狭窄>50%的例数明显较少,比较差异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中采用双支架植入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单支架植入 双支架植入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先天性马蹄内足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提高患儿先天性马蹄内足矫形术的成功率。方法对185例先天性马蹄内足患儿围手术期给予相应的心理、饮食护理及加强石膏护理,密切注意患肢情况,通过指导患儿作适当的肢体功能锻炼以及对家长的健康教育指导等护理措施,促进幼儿康复。结果185例患儿恢复良好,无重大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幼儿先天性马蹄内足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应该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

  • 标签: 马蹄内翻足 围手术期 儿童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截骨钢缆接骨术治疗儿童肘内畸形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自2004年3月至2007年10月对11例儿童(10~14岁,平均12.9岁)肘内患者(其中2例同时存在10°内旋)进行微创肱骨髁上楔形截骨,保留对侧骨皮质与骨膜的完整,在骨折上下端钻人2枚螺丝钉,调整旋转角度,螺钉间用钢缆进行接骨固定,术后石膏固定2周后行功能操练。结果11例患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0~45d,平均36.3d,无一例感染与神经损伤发生;术前肘关节内角度35°±5°,肘关节功能:屈曲125°±10°,伸直10°±5°。所有患者获得20~42个月(平均33.5个月)随访,术后肘关节外翻角度8°±2°,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32,P〈0.05);肘关节屈曲130°±8°,伸直8°±3°,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术前伴有内旋患者术后内旋得到改善。结论采用微创截骨钢缆接骨术的方法对儿童肘内进行治疗,具有骨膜剥离少、骨折端稳定、骨折俞合快的优势,并可以改善旋转畸形,对肘关节伸屈功能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肘关节 畸形 截骨术 钢缆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火针治疗中风偏瘫侧足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中风偏瘫侧足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slhworth评分、Fugl—Meyer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治疗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Fugl—Meyer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P<O.01,P<O.05)。治疗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等级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是治疗中风偏瘫侧足内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火针康复训练足内翻中风后遗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鼻腔及鼻窦内乳头状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率。方法对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鼻腔及鼻窦内乳头状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者CT均表现为鼻腔或鼻窦软组织密度灶,2例CT增强扫描显示软组织肿块中度强化,2例在MRIT1、T2序列上信号与脑灰质接近,中度强化。其中25例为单侧发病(左侧13例,右侧12例),2例累及双侧。1例仅表现为左侧鼻前庭小息肉样结节;累及中鼻甲区域26例,其中8例累及上颌窦,累及筛窦、鼻咽部各4例。该组中9例见筛骨骨质硬化;5例癌变者均发现筛孔状溶骨性破坏,其中2例累及颅底。结论内乳头状瘤好发于单侧中鼻甲区域,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当发现溶骨性破坏时提示内乳头状瘤恶变。MRI对内状乳头状瘤软组织边界的显示较CT清晰。

  • 标签: 内翻乳头状瘤 鼻腔 鼻窦疾病 CT MRI
  • 简介:目的:研究儿童马蹄内足矫形术后畸形复发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11年1月,应用骨性手术(内侧楔骨截骨、骰骨截骨、跖骨基底截骨、跟骨截骨、三关节融合术)结合软组织手术(胫前肌移位、跟腱延长、跖筋膜切断、距骨周围软组织松解、胫后肌腱延长、趾长伸肌肌腱延长、胫后肌腱转位、外侧软组织加强),治疗儿童复发性马蹄内足畸形33例(50足)。其中28例(45足)获得完整随访资料。其中先天性马蹄足Ponseti疗法术后复发18例(30足),麻痹性马蹄足畸形术后复发6例(10足),痉挛性马蹄内足术后复发4例(5足)。其中畸形较重的10例(15足)患者联合应用Ilizarov外固定技术。结果:平均返修手术年龄9.2岁(5~14岁),畸形复发需要手术的平均时间3.5年(1—6年)。3例术后表浅感染(6.7%),经过保守治疗所有伤口愈合。无其他神经血管损伤、生长板损伤及医源性的感觉神经瘤等并发症。所有截骨大约在8周愈合。10例患者拆除外固定架时间68d(60~90d)。随访患者12~60个月,平均32个月。距骨第1跖骨角术前平均20°,随访11°;距跟角术前平均30°,术后42°。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百分评分系统评分,随访时是78分(40-95分),45足中,优18足(35%),良17足(42%),可6足(9%),差4足(14%),优良率为77.8%。结论:儿童复发形马蹄内足畸形校正相当复杂,应根据患者的复发原因和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判断,选择骨性手术、软组织手术或者结合外固定架技术等组合术式,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才能获得满意效果。

  • 标签: 马蹄内翻足 复发 矫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