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电图 T波改变的诊断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10月 -2018年 10月这一段期间内接收诊治的心电图 T波改变患者 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观察心电图 T波改变的临床特点,总结发生心电图 T波改变的原因,并采用 12导联常规心电图和三通道动态心电图,开展心肌酶谱和病毒学相关检查,观察分析患者的心肌酶谱特点。结果: 80例患者中,引起心电图 T波改变的原因为呼吸道感染的有 12例,占比 15.0%;原因为中毒的有 4例,占比 5.0%;原因为呼气频繁的有 8例,占比 10.0%;原因为心脏功能紊乱的有 32例,占比 40.0%;原因为受体功能兴奋的有 8例,占比 10.0%;原因为心肌炎的有 16例,占比 20.0%。 80例患者中,出现心脏早搏的共有 54例,占比 67.5%。经心肌酶谱检测示, 80例患者中表现为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升高的有 56例,占比 70.0%;表现为谷草转氨酶的有 16例,占比 20.0%;表现为 LDH-L升高的有 24例,占比 30.0%;表现为 CK-MB升高的有 12例,占比 15.0%;表现为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升高的占比显著高于其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引起心电图 T波改变的原因较多,常见的有呼吸道感染、中毒、呼气频繁、心脏功能紊乱、受体功能兴奋以及心肌炎等原因,患者多表现为心脏早搏,临床针对心电图 T波改变患者应及时给予心肌酶谱检测,从而及早确诊,及早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电图T波改变的诊断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这一段期间内接收诊治的心电图T波改变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观察心电图T波改变的临床特点,总结发生心电图T波改变的原因,并采用12导联常规心电图和三通道动态心电图,开展心肌酶谱和病毒学相关检查,观察分析患者的心肌酶谱特点。结果80例患者中,引起心电图T波改变的原因为呼吸道感染的有12例,占比15.0%;原因为中毒的有4例,占比5.0%;原因为呼气频繁的有8例,占比10.0%;原因为心脏功能紊乱的有32例,占比40.0%;原因为受体功能兴奋的有8例,占比10.0%;原因为心肌炎的有16例,占比20.0%。80例患者中,出现心脏早搏的共有54例,占比67.5%。经心肌酶谱检测示,80例患者中表现为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升高的有56例,占比70.0%;表现为谷草转氨酶的有16例,占比20.0%;表现为LDH-L升高的有24例,占比30.0%;表现为CK-MB升高的有12例,占比15.0%;表现为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升高的占比显著高于其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心电图T波改变的原因较多,常见的有呼吸道感染、中毒、呼气频繁、心脏功能紊乱、受体功能兴奋以及心肌炎等原因,患者多表现为心脏早搏,临床针对心电图T波改变患者应及时给予心肌酶谱检测,从而及早确诊,及早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康复锻炼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来院就诊的56例肩周炎患者,均在使用冲击波治疗后进行康复锻炼,同时加强护理,1月后观察疗效。结果;56例患者中痊愈31例(55.36%),有效22例(39.29%),无效3例(5.35%),总有效率94.65%。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为(1.67±0.58)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6.49±1.23)分,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冲击波治疗肩周炎后进行康复锻炼可有效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缩短疼痛消失时间,改善疗效,在临床治疗中需引起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评价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以对照模式展开,研讨期待定于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样本纳入自本时间段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疼痛科收治的肩周炎患者,共92例,遵照奇偶分组方式,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实施推拿、肌肉牵拉、关节松动等常规康复治疗的小组定义为参照组(n=46);实行体外冲击波联合常规康复治疗的小组定义为观察组(n=46),而后进行疗效比对。结果:两组相较、两种方案相较,观察组收获效果更加理想,患者在肩关节活动程度、临床评分、炎症因子水平、疼痛因子水平方面均显优另一组,(P值<0.05),优劣差异显著。结论:在肩周炎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横向选择中,采纳体外冲击波治疗策略效果更佳,即可有效减轻患者机体炎症反应,调节痛觉神经递质水平,令疼痛症状得到缓解,还可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