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复经颅刺激(rTMS)对多发性抽动症(TS)患儿的疗效。方法将41例TS患儿随机分为假刺激组(n=20)和治疗组(n=21)。2组患儿均接受1HZ、110%静息运动阈值、5次/周、1200脉冲/次、共计4周的rTMS治疗,假刺激组患儿接受假刺激线圈给予的rTM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末及8周末,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估TS患儿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儿经rTMS治疗2周、8周后,其YGT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假刺激组患儿治疗2周、8周后YGT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可明显改善TS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多发性抽动症 辅助运动区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源性影像改变。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失语症30例为观察组,并收集健康人员30例为对照组,采用MEG对两组受验者大脑语言功能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并对两组受验者语言功能的源性影像进行命名记录。结果对两组受验者语言功能的源性影像进行观察发现,观察组人员左脑Broca区明显比对照组低,右脑顶下小叶精、Wernicke及Broca镜像区激活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出现明显变化,通过MEG技术可准确诊断。

  • 标签: 脑卒中 失语症 语言功能 磁源性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颅刺激治疗仪对抑郁症引起的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进行治疗的134例患有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经颅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总睡眠时间、睡眠不深、早醒延长、入睡困难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总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早醒延长、睡眠不深以及入睡困难的情况则要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觉醒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刺激治疗仪对于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还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改善患者情绪问题也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磁刺激治疗仪 抑郁症 睡眠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补充剂对早产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160例医院收治缺铁性贫血早产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静脉补充剂。观察组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以及红细胞比积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各指标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补充剂在早产儿缺铁性贫血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纠正患儿的贫血情况,从而确保患儿的健康发育。

  • 标签: 静脉补充铁剂 早产儿 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采用蔗糖注射液用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来自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80例,依据不同药物治疗随机抽取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琥珀酸亚铁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运用蔗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与血象指标情况差异。结果在治愈率上,观察组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后Hb与SF指数变化上,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采用蔗糖注射液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愈率,改善铁蛋白与血红蛋白指数状况,降低治疗不良反应。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蔗糖铁注射液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蔗糖注射液对上消化道出血导致失血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上消化道出血导致失血性贫血9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剂,治疗组静滴蔗糖注射液,比较两组血红蛋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1周后血红蛋白上升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蔗糖注射液可迅速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

  • 标签: 蔗糖铁 上消化道出血 失血性贫血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撕裂患者核磁共振影像观察测量,研究ACL撕裂患者核二级表现特征,分析探讨前交叉韧带损伤机制。方法本研究选取55例膝关节ACL撕裂患者行核测量,测量的参数包括胫骨前移程度、PCL弓形弯曲情况、骨挫伤位置以及是否有特殊骨折(Segond骨折,半膜肌腱撕脱骨折等)。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核测量结果显示83.6%(46/55)的ACL撕裂患者伴有胫骨前移的表现(移位>5mm),70.9%(39/55)的患者伴有PCL弓形弯曲,69.1%(38/55)的患者伴有骨挫伤,胫骨前移与PCL弓形弯曲程度有显著相关性。另外,大部分ACL撕裂患者伴有明显的骨挫伤。结论在MRI上,当前交叉韧带显示不好时,二级表现可以进行辅助诊断,这些二级表现的出现对前交叉韧带的治疗、康复、预后也许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韧带撕裂 核磁共振 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敏感加权成像应用于颅脑常见疾病出血灶中的诊断价值评价及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间收入的颅脑常见疾病出血灶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35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应用扫描方式为T1加权、T2加权、弥散加权、T2FLAIR、SWI序列扫描。对比所有患者的不同加权成像敏感性,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的扫描方式均有不同的诊断结果,但总体来看SWI扫描的诊断敏感性较其他几种方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颅脑常见疾病出血灶患者进行诊断时,应用敏感加权成像,能够有效明确患者的具体出血状况及发现一些隐匿性出血,但应用何种序列进行扫描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进行选择,必要时还需要选择多种诊断方案开展诊断,这样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磁敏感加权 颅脑 出血灶 应用价值 诊断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脑多发性硬化(MS)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收治的脑多发性硬化患者作为试验组,再选取在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灶区相位值。结果试验组的脑干、顶叶、额叶、枕叶及小脑的相位值分别为(2035.32±530.13)、(2013.35±510.54)、(2001.25±509.73)、(2052.04±524.81)及(2036.39±526.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脑干、顶叶、额叶、枕叶及小脑的相位值分别为(2080.21±528.23)、(2055.03±520.87)、(2050.46±523.57)、(2079.42±518.19)及(2077.34±529.5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敏感加权成像(SWI)有助于提高对脑多发性硬化病灶病理认识,进而能够更好地对脑多发性硬化进行诊断。

  • 标签: 磁敏感加权成像 脑多发性硬化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敏感加权成像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6例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均行T2WI-TSE序列、SWI序列扫描,比较两种序列扫描后结果及铁环征、直径大小。结果本组行SWI序列扫描检出量比T2WI-TSE序列高(P<0.05);SWI序列铁环征率比T2WI-TSE序列低,且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平均直径比T2WI-TSE序列大(P<0.05)。结论脑海绵状血管瘤经MR敏感加权成像诊断具较高价值,可提高血管瘤检出率,且影像学特征明显,诊断敏感性高。

  • 标签: MR 磁敏感加权成像 脑海绵状血管瘤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经颅刺激仪治疗失眠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4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失眠患者应用经颅刺激仪治疗时,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的疾病,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人们对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及治疗的意识也逐步提高。补铁剂作为目前最广谱有效的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蔗糖注射液使用广泛,为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药,现对我院蔗糖注射液使用情况进行系统分析评估,发现蔗糖注射液临床合理应用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临床合理应用蔗糖注射液提供参考,并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以达到促进蔗糖注射液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目的。

  • 标签: 蔗糖铁注射液 不合理应用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经颅刺激治疗对改善精神病患者睡眠状况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精神病睡眠障碍患者46例,对他们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再加上经颅刺激治疗,治疗时间为半个月,三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和治疗前比较,患者的睡眠时间、觉醒次数、早醒延迟时间明显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刺激治疗对精神病患者的睡眠障碍具有明显改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经颅磁治疗 精神病患者 睡眠状况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多对核、实行标本的骨纤维管横纵径的测量对比,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取由新疆医科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提供经防腐处理的脊柱实性标本20套和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核磁片,分别测量骨纤维管横纵径,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发现实性标本测量脊神经后支骨纤维管L1~L5其长度分别为6.15±0.75mm、6.48±0.89mm、7.32±1.03mm、7.65±1.12mm、8.21±1.23mm;MRI测量脊神经后支骨纤维管L1~L5的长度分别为6.03±1.05mm、6.52±0.83mm、7.49±1.2mm、7.63±0.82mm、8.37±1.34mm;实性标本测量与MRI测量脊神经后支骨纤维管长度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中观察到脊神经后支走形、直径,对临床治疗定位参考有意义。结论实性标本测量骨纤维管结果较与核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骨纤维管 实体标本 核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脑部血管畸形患者,观察选择MRI敏感成像(SWI)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2月脑部血管畸形患者28例。针对所有患者临床分别实施T1WI检查、T2WI检查、3DTOF检查、SWI检查以及增强扫描。将最终SWI检查结果同常规MRI检查结果实施临床对比。结果在所有患者中,表现为动静脉畸形的患者15例,表现为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6例,表现为脑静脉畸形的患者5例,表现出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患者2例。通过SWI检查,针对所有的畸形病变可以进行充分显示,主要包括患者表现出较小的畸形病灶,但是无法将患者表现出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进行全部显示,通过3DTOF方法可以对患者所表现出较大的脑动静脉畸形进行充分显示。通过不同MRI检查技术针对海绵状血管瘤以及脑静脉畸形实施检查,最终发现在临床检出率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以SWI获得的临床检出率最高。但是针对动静脉畸形以及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在临床检出率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脑血管畸形表现较小的患者选择SWI技术进行检测,表现出显著的优势,针对患者的脑血管病变可以进行充分显示,并且配合MR序列对患者进行检测,最终针对患者表现出每种类型的脑血管畸形情况可以进行准确诊断。

  • 标签: 磁共振磁敏感成像技术 脑部血管畸形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利用血透机自有肝素泵静脉泵入剂提高安全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对90例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利用血透机自有肝素泵进行静脉泵入剂的治疗,观察输入的安全性,有无空气进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90例患者1120例次利用透析机自有肝素泵泵入剂的治疗过程中,1109例次(99%)安全准确的完成输入。均无空气进入透析管路。仅1例出现过敏反应,其余未发生不良反应及凝血。结论利用血透机自有肝素泵静脉泵入剂,安全性明显提高,合理的护理措施在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血透机 肝素泵 铁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分析左卡尼汀对肾性贫血患者血清参数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6例肾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将5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28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左卡尼汀组)28例,然后将两组患者干预治疗前与干预治疗后6周、12周的血清参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参数指标均显著地优于对照组对应时间点的水平,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左卡尼汀对肾性贫血患者血清参数的影响程度较大,更有利于患者贫血状态的改善。

  • 标签: 左卡尼汀 肾性贫血 血清铁参数 影响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剂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IDA患儿28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6例,对照组132例,两组患儿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均采用口服二维亚铁颗粒(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组给予元素1-2㎎∕㎏.次,每周一次。对照组给予元素2-6㎎∕㎏.日,餐间服用,每日2-3次。疗程为血红蛋白(Hb)正常后继续补铁2个月,共约2-3月。结果两组患儿Hb值在2周后和4周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在治疗2周后均有发生,但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发生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4周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数均在增加,但对照组增加更明显,两组在发生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周1次补铁治疗小儿IDA疗效较好,且副作用减轻,同时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增强了患儿服药的依从性,易于被患儿和家长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IDA 小儿 补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