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患儿行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术的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施行的44例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儿的护理总结。手术前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做好患儿及物品准备;术后去枕平卧,肢体制动,必要的镇静,严密观察术后并发症,如穿刺部位出血、心律失常、溶血、封堵器脱落、残余分流等。结果44例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1例死亡,未发生穿刺部位出血、心律失常、溶血、封堵器脱落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经精心护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术疗效确切,护士在术前、术后密切的观察和细致的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治愈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潮气量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在胸腔镜房间隔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房间隔缺损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呼气末正压通气,观察组实施小潮气量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统计两组围麻醉期发生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小时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使用呼吸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心律失常、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术后肺不张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房间隔手术使用小潮气量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能有效的减少术后引流量、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临床观察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之间收治的200例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以及其他血清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对比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检测PCT、CRP和hs-CRP的临床价值。方法52例慢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为A组,31例未继发感染患者为B组,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C组,31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为D组,检测血清PCT、CRP、hs-CRP和白细胞计数。结果A组PCT、CRP、hs-CRP阳性率和均值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三项指标的阳性率还显著高于C组和D组,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慢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感染前后的PCT阳性率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A1组治疗前后PCT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PCT、CRP、hs-CRP是诊断肝衰竭继发感染的良好指标,其中PCT的价值可能更大,对诊断、预后判断、指导抗菌治疗等有较大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早发型癫痫32例,占72.7%;晚发型癫痫12例,占27.3%。其中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19例(43.2%),单纯部分性发作14例(31.8%),复杂部分性发作8例(18.2%),癫痫持续状态3例(6.8%)。出血性疾病28例63.6%),其中脑叶出血20例(71.4%);缺血性疾病16例(36.4%),其中脑叶梗死11例(68.8%)。结论癫痫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时控制发作和综合治疗可减少死亡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继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76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患者继发肺部感染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感染组8例,非感染组6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药物治疗方法,调查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治疗后感染组有效率为92.11%,非感染组有效率为94.74%,两组患者均达到较好治疗效果;患者住院天数、年龄及曾经使用药物等因素与肺部感染密切相关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病症比较常见,患者在具体的住院天数、年龄状况及曾经使用药物影响等因素是造成肺部感染的关键危险因素;根据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的具体状况,采取有效防治对策从而达到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采用葡萄糖酸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主要包含纠酸补液、止咳化痰、微生态制剂肠道补充、抗感染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葡萄糖酸锌片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25例显效,显效率42.7%,31例有效,有效率52.3%,4例无效,无效率5.0%。对照组15例显效,显效率25.9%,24例有效,有效率40.6%,21例无效,无效率33.5%,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血清锌水平为68.53±9.62umol/L,对照组为51.44±9.11umol/L,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支气管肺炎患者,实施葡萄糖酸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提高血清锌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其中病死率极高的重症脑干梗死患者成为救治的重点。延髓背外侧梗死继发Ondine′scurse综合征,即脑干下段梗死继发中枢性呼吸衰竭,致死率高,及时的诊断与救治能明显改善预后,国内相关报道少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封堵室间隔缺损(VSD)术围术期发生心律失常与心电参数改变的关系。方法成功实行经导管封堵术的VSD患者50例,观察封堵术前后心电参数的变化与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1、与VSD封堵术前比较,术后随访期间共发生心律失常20例,其中束支传导阻滞16例,包括完左2例,完右4例,一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1例,在随访中大多可恢复正常;2、封堵术前、术后心腔内电图示房室传导参数A-H、H-V值为75.10±14.34msvs80.67±23.03ms及47.9±12.61msvs50.07±15.23ms,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经导管VSD封堵术后,部分患者出现新的心电改变,表现为1周内束支传导阻滞增多,但大多可恢复正常,预后良好。2、术中发生A-H、H-V延长与术后出现各类缓慢心律失常无关;3、心律失常是VSD封堵术常见的并发症,但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严格选择适应症,避免采用直径过大的封堵器是减少VSD封堵术后心律失常的有效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将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26例脑炎继发癫痫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组)、B组(单纯卡马西平组)、C组(单纯丙戊酸钠组)各42例。三组患者均药物治疗1年,通过观察药物治疗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7%,B组为66.7%,C组为64.3%,三组患者疗效经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A组患者发生率虽较B组及C组患者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性癫痫药物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可,较单纯单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结合的方法对可能影响患者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9例(11.88%)继发脑梗死,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脑疝、低血压或休克、合并糖尿病、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大量应用脱水药等均是继发脑梗死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脑疝、GCS评分低、低血压或休克和大量使用脱水药使得患者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增加(OR分别为2.31、1.78、3.09和2.44)。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易继发脑梗死,影响因素多样,医护人员应根据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地治疗措施,尽可能降低患者继发脑梗死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