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经验。方法:对4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住院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应用尿激酶溶栓、巴曲酶降纤、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改善循环,口服脉炎宁中药汤剂加减,外用活血消肿散瘀中药湿敷治疗,平均疗程15日。结果:临床治愈率达20.3%,总有效率98.2%。彩色超声多普勒显示,混合型静脉血栓再通率45%,周围型静脉血栓再通率67%。血液黏度降低。结论:以降纤、溶栓、改善循环、活血消肿散瘀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整体疗法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及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的ICU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即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患者40例,分别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手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62.50%;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5.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满意率为65.00%;观察组满意率为97.50%,两组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到ICU患者中,可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并确诊胃肠道肿瘤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平均分成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下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 方法: 本课题选择我院 2016 年 12 月 -2018 年 12 月时段内收治的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共 70 例。随机纳入常规组( 35 例)、预见组( 35 例),常规组为常规性护理干预,预见组为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血浆 D-2 聚体水平和住院时间。 结果: 常规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为 22.86% ,预见组为 5.71% ,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预见组 血浆 D-2 聚体水平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骨科下肢手术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同时,降低血浆 D-2 聚体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应引起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价值。方法:以2018.9-2019.12收治66例患者为对象,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划分为对照组(常规二维超检查)与研究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均33例,观察患者诊断效果。结果:对照组19例阳性,占57.5%,14例阴性,占42.4%,研究组31例阳性,占93.9%,2例阴性,占6.0%,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66例患者中,患侧肢体血管内径与血流速度均差于健侧肢体(P<0.05)。结论: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诊断时,选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可以显著提升准确性,为患者有效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简介:【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 住院 老年痴呆患者特有的深 静脉血栓危险因素, 为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提供指导依据 。方法:对 2018 年 9 月 -2019年 10 月在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老年精神科 住院确诊的 652 例老年痴呆患者为调查 研究对象, 将其中发生 DVT 的 25 例患者与未发生 DVT 的 627 例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对比,采用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 老年痴呆患者 DVT形成的风险因素。结果: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痴呆患者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长期卧床 / 坐椅、糖尿病、静脉血栓史等。 结论:在血栓形成的各项因素中,长期卧床 / 坐椅、糖尿病、静脉血栓史 等因素对于住院老年痴呆患者 DVT 的形成密切相关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针对下肢骨折患者加强循证护理,进一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加强对患者的治疗保护。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0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为对象,其需要开展手术治疗。通过回顾式分析,对 60 例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及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循证护理,分析应用成效。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得到了控制,并且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上看,观察组为 3.3% ,对照组则为 10.0%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最后,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3.3% ( 28/30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3.3% ( 25/30 ),能够提升护理治疗结局。 结论: 采用 循证护理措施有利于控制并发症,特别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其次,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其心功能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82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间,并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分组方式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实施常规护理的 4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再将实施预见性护理的 41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并对两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 LDVT)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L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性护理干预在内科 ICU脑卒中住院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4月 ~2018年 12月 我院内科ICU收治的 10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10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肺栓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肺栓塞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内科ICU脑卒中住院患者中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对直肠癌手术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应用循证护理对于降低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这种并发症的有效性。方法:将2020/11-2021/11期间治疗的22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110例和加用循证护理的观察组110例。探究患者术后出现DVT概率及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24hD-二聚体D-D)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术后应用循证护理的直肠癌观察组患者比术后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出现DVT的概率更低(P<0.05);与对照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观察组APTT与PT指标更高、D-D指标较低(P<0.05)。结论:对直肠癌手术患者在术后采用循证护理能促进患者凝血功能恢复并减低患者患有DVT概率。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12 月在本院行妇科手术的 132 例患者分到观察组( n=66 例)和对照组( n=66 例),观察组施以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有 P < 0.05 。结论 在行妇科手术的患者中施以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措施对预防胸腰椎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共计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20.00%,护理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77.50%(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以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