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效果。方法:我院外科行创伤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用常规护理、预防护理,对两组生活质量、切口感染率等指标比较。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科创伤手术配合预防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发生,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外科 创伤 手术 切口感染 预防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创伤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方法:创伤骨折患者的收集整理时间为2021.5至2022.5,94例全部来源于本院,依照红蓝球法分组,录入对照组的47例实施常规护理,录入研究组的47例实施中医特色护理,两组评比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NRS评分更低,Harris评分更高,同时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数据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不仅有利于减轻创伤骨折患者的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改善和骨折预后,且可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具有全面普及于临床的价值。

  • 标签: 创伤骨折 中医特色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美容外科技术用于面部创伤治疗中修复效果。方法 42例面部创伤患者为样本,就诊时间2022年4月-2023年4月,随机分组,常规普外科修复纳入对照组,美容外科技术修复纳入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面部创伤愈合优良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面部创伤并发症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面部创伤修复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美容外科技术修复面部创伤,可促进面部创伤愈合,还可减少面部创伤并发症,有利于提升患者修复满意度。

  • 标签: 美容外科技术 面部创伤 修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创伤救治在急诊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在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间本院接收的急诊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n=43),观察组(n=43)给予创伤救治。将两组患者的创伤严重度评分、心理评分、护理满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创伤严重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评分、护理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外科患者采取创伤救治,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心理弹性和满意度,提高急救成功率,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恢复。

  • 标签: 创伤救治 急诊外科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干预 创伤骨科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5.06到2019.06时间段内诊治的120例脊柱创伤患者,划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其中A组采用开放手术,B组采用微创手术,对比患者总有效率、手术指标。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3.33%,B组为96.67%,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疼痛程度评分较优于A组,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脊柱创伤患者,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均可起到救治效果,但微创手术无论是在治疗总有效率,还是在手术指标层面,均优于开放手术,应加大推广力度。

  • 标签: 微创手术 开放手术 脊柱创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骨科创伤治疗中使用微创技术能够起到良好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骨科创伤的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技术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手术情况,术后疼痛情况是,术后1期愈合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VAS疼痛评分中,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1期愈合的患者比率超过95%,对照组1期愈合患者比率不足80%,观察组1期愈合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微创手术技术 骨科创伤治疗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在创伤骨科中,多数创伤患者术后会出现局部持续疼痛情况,患者会因疼痛而导致生命体征出现轻微波动。术后的疼痛是一种身体知觉方面的保护机制,一些创伤骨科术后的患者会因剧烈的疼痛而表现出面色苍白,脉搏明显加快的状态。且在实际治疗中,患者可能会应术后剧烈的疼痛,心理或生理上出现明显的焦虑以及新陈代谢功能下降的情况。患者身体或心理在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时,在心理方面对疼痛的感知更为明显。部分患者可能会因疼痛的影响而导致后续治疗或恢复进展缓慢。笔者对多个临床研究资料进行仔细查阅后可以发现,患者术后在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下,生命体征也会随之变化。本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最新研究报告综述如下。

  • 标签: 术后疼痛 创伤骨科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 目的:骨科创伤感染实施VSD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从我院选择60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按照住院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为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引流治疗,实验组给予VSD治疗,分析治疗后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66.67%,二者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中给予VSD治疗,治疗效果比常规引流治疗的患者好,创面愈合快,促进伤口局部血液循环,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严重创伤患者实施急诊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54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各有27例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急救护理,对比分析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抢救用时情况,观察组的病情评估时间、分诊时间、急诊科停留时间以及总体急救用时均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严重创伤 急诊急救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中采取多层螺旋CT诊断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4例,接受多层螺旋CT诊断,对照组44例,接受X射线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总诊断准确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总诊断准确率为81.82%,实验组患者总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62,P

  • 标签: 多层螺旋CT诊断 急性胸腹部创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中采取多层螺旋CT诊断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4例,接受多层螺旋CT诊断,对照组44例,接受X射线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总诊断准确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总诊断准确率为81.82%,实验组患者总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62,P

  • 标签: 多层螺旋CT诊断 急性胸腹部创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应用微创技术的真实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4例骨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进行分组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分数评价、在医院的时长以及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指标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住院时长显著较短。结论:通过实验分析,微创技术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切实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微创技术 骨科创伤 临床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创伤骨科实施冰袋冷敷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创伤骨科接受治疗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在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加用冰袋冷敷法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2h、24h、48h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24h、48h的肿胀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各指标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冰袋冷敷 创伤骨科 围术期 VAS评分 肿胀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至2021年期间在我院接受骨科创伤手术的300名患者资料,并记录其患有DVT的情况。在这些患者中,统计了以下可能影响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BMI、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抗凝剂使用情况,以及术中或术后是否产生出血等情况。结果:在300名骨科创伤患者中,共有47例患有DVT,患病率为15.7%。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未使用抗凝剂以及术中或术后出血等危险因素是导致DVT发生的主要因素。其中,老年人和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的患者DVT的风险更高,开放性手术和产生术中或术后出血的患者DVT的患病率也相对较高。结论:骨科创伤患者DVT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抗凝剂使用情况,以及术中或术后是否产生出血等。这些危险因素应该引起医生和患者的重视,在手术前和手术后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 标签: 骨科创伤患者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至2021年期间在我院接受骨科创伤手术的300名患者资料,并记录其患有DVT的情况。在这些患者中,统计了以下可能影响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BMI、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抗凝剂使用情况,以及术中或术后是否产生出血等情况。结果:在300名骨科创伤患者中,共有47例患有DVT,患病率为15.7%。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未使用抗凝剂以及术中或术后出血等危险因素是导致DVT发生的主要因素。其中,老年人和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的患者DVT的风险更高,开放性手术和产生术中或术后出血的患者DVT的患病率也相对较高。结论:骨科创伤患者DVT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抗凝剂使用情况,以及术中或术后是否产生出血等。这些危险因素应该引起医生和患者的重视,在手术前和手术后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 标签: 骨科创伤患者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螺旋CT影像检查在急性胸部创伤中的诊断状况与价值。方法:在2021年5月-2023年6月期间选择我院进行治疗的89例急性胸部创伤患者参与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与螺旋CT影像检查,X线检查结果为对照组,螺旋CT检查结果为探究组,对两组的影像检查结果(疾病分布与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分析:两组疾病分布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诊断准确率探究组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影像检查用于急性胸部创伤诊断中,疾病分布与X线检查有明显差异,同时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可在实际临床诊断中进行推广运用。

  • 标签: 急性胸部创伤 螺旋CT 诊断分析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严重创伤休克患者急诊护理期间,运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22.10-2023.11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50名,抽签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研究结果汇总并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救治时间比较短,家属急救意识提高,数值比较,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概率较高,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数值比较,P<0.05。结论:严重创伤休克患者急性护理期间,运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使患者救治时间较低,使患者救治成功率提高,降低负面症状发生概率,保证患者的安全。

  • 标签: 综合护理 严重创伤休克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微创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创伤骨科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共6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行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3.51±5.20)、术中出血量(101.32±5.20)、手术切口(2.36±0.53)及住院时间(5.31±1.23)明显比对照组(91.31±5.40)、(110.23±5.30)、(6.57±0.74)、(7.27±1.21)低,(P <0.05)。结论: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微创技术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可优化手术指标,缩短住院周期,有利于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值得在创伤骨科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创伤骨科 微创技术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