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肝脏血流动力学及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2例行择期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门静脉高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术前及术后肝动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径、肝动脉内径、肝动脉流速峰值、肝动脉流速谷值、肝动脉阻力指数,采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和吲哚青绿排泄试验(ICGR15)评价肝脏功能,术中测定自由门静脉压力。结果术后肝动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径、肝动脉内径、肝动脉流速峰值、肝动脉流速谷值、肝动脉阻力指数均呈逐渐变化的趋势,肝动脉血流量、肝动脉流速峰值、肝动脉流速谷值逐渐升高,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径、肝动脉内径、肝动脉阻力指数逐渐降低,术后8周内各指标变化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后、脾切除后、断流后自由门静脉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切除后、断流后均较开腹后降低(P<0.05),术后MELD和ICGR15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8周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MELD与肝动脉血流量、肝动脉流速峰值呈负相关(P<0.05),ICGR15与肝动脉血流量、肝动脉流速峰值、肝动脉流速谷值呈负相关(P<0.05),MELD和ICGR15均与门静脉血流量、肝动脉阻力指数、自由门静脉压力变化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可有效改善门静脉高压血流动力学及肝脏功能。

  • 标签: 门静脉高压 脾切除术 断流术 血流动力学 肝脏功能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检测并分析了双歧杆菌代谢产物及其细胞中脂肪酸的构成,以探究双歧杆菌代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双歧杆菌脂肪酸存在一定不同,其含量在代谢物中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棕榈酸、硬脂酸、二十四烷酸为各双歧杆菌代谢产物及细胞中的主要脂肪酸。各菌株代谢产物中,棕榈酸与硬脂酸质量浓度比值约为3.00左右;代谢产物无芥酸、二十四碳烯酸等。

  • 标签: 双歧杆菌 代谢特性 探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与分析肝脏血管瘤的螺旋CT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20年4月-2021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64例患者,按照不同诊断方式,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参照组常规诊断,研究组行螺旋CT诊断,比较两组的临床诊断准确性。结果 在整体诊断准确率上,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肝脏血管瘤 螺旋CT 临床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细胞代谢组学作为代谢组学研究的一个新兴的方向,在病原体感染、肿瘤研究、药物作用机制及药物研发、毒性评价等多个领域都有所应用。可解决基本的生物学问题,并允许观察细胞内的代谢现象。现简要综述细胞代谢组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细胞代谢组学 研究方法与应用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重视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健康情况,制定合理饮食和加强体育锻炼,定期超声检查,对查出脂肪肝者,进行病因分析。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ACUSONX300型彩超波诊断仪,对2038名应届高中毕业生进行常规肝脏超声检查。结果2038名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检出脂肪肝者49人,占2.4%。其中轻度脂肪肝者32人,占1.6%。中度脂肪肝者17人,占0.8%。结论超声检查对脂肪肝有很高的敏感性,对应届高中毕业生脂肪肝者应给予有效的体育锻炼和合理的饮食。必要时可以医疗介入,脂肪肝属于可逆性疾病,及时综合治疗,可完全恢复正常。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脏结节状再生性增生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要点和需进行鉴别诊断的疾病。方法收集8例肝脏结节状再生性增生标本,分析、总结其临床病史、病理学改变特点。结果肝脏结节状再生性增生是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的一个重要原因,多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或服用某些药物有关。临床以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但肝功能正常或仅轻度异常。病理学检查:肝脏内弥漫分布无纤维分隔的小结节,其门静脉分支有不同程度阻塞性改变,提示本病形成与门静脉分支的局灶性阻塞导致其所供应的部分肝组织慢性缺氧有关。结论肝脏结节状再生性增生有其特点,诊断时应与肝硬化、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肝细胞腺瘤等疾病鉴别。

  • 标签: 肝病 增生 活组织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心理护理影响肝脏MRI增强扫描检查结果情况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96例行肝脏MRI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辅以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图像质量和检查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出现图像伪影的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为25.00%,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于肝脏MRI增强扫描检查效果显著,可以提高图像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在临床大范围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肝脏MRI 增强扫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法在肝脏穿刺质控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肝脏穿刺患者10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中,观察组的3.92%低于对照组的19.61%,P<0.05。在护理满意度中,观察组的94.12%高于对照组的74.51%,P<0.05。结论:在肝脏穿刺患者的质控过程中,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质控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PDCA循环法 肝脏穿刺 质控
  • 简介:摘要:肝切除术复杂度高,危险性大,随着数字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薄层CT或MR数据的个性化肝脏、肿瘤及内管道三维重建,使肝脏外科医生能直观、清晰、多维度地显示肝脏病灶位置及其与内脉管的空间毗邻关系,并进行精确的术前规划。然而,术前3D图像和实际手术过程仍存在着空间和时间上的分离,导致术者手眼不协调,无法达到术中三维图像实时导航。近年来,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为减少3D模型和实际操作空间之间的不确定性提供了新的方法,在肝脏外科术前规划、术中引导、外科教育、医患沟通等多个方面都逐渐展示了明显优势和广阔前景。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 三维重建 肝脏外科手术导航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