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DCA循环模式在静配中心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静配中心医护人员11例作为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模式),选取静配中心未实施PDCA循环模式期间的医护人员11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普通仓感染控制质量(22.16±0.20)分、水平层流台(23.26±0.19)分、生物仓(24.11±0.59)分、生物安全柜(24.20±0.56)分、患者感染率为0,临床满意度1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PDCA循环模式,应用到静配中心感染控制管理中。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水平,降低感染率,提高临床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配型方案对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5月-2018年5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输血科收治的60例溶血病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予以换血疗法血液配型治疗,比较换血前后患儿血清胆红素、血常规及各项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在60名溶血病患儿中15例为ABO不合,占25.00%(15/60),45例为Rh不合,占75.00%(45/60);换血后患儿血清胆红素、Hb、PIt及血糖水平较换血前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适宜的血液配型方案用于溶血病患儿治疗中可帮助其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效价冷凝集素患者的血型鉴定及配输血的新办法。方法对于高效价冷凝集素引发的正、反定型不合方患者,采取加热洗涤与冷吸收的办法,用以清除患者红细胞膜上与血清里面含有的冷凝集素后,再采用盐水法进行血型鉴定,Polybrine与微柱凝集交叉配血,快速准确地为患者进行配型输血。结果2例恶性淋瘤患者与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型正、反定型不合,主、次2侧都发生了强凝集,不规则的抗体呈现出强阳性;患者红细胞采用37℃加热洗涤,在4℃的温度下吸收冷凝集素后,血型定为Rh阳性AB型患者2例,O型患者1例,不规则的抗体呈现出阴性,采用Polybrene与微柱凝集配血相合。结论采用加热洗涤与冷吸收的办法可以排除高效价冷凝集素干扰,方便于血型的鉴定与交叉配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配中心贴签与摆药环节协同工作的优化策略。方法:2023年7月-2024年6月,以静配中心10名工作人员、2000份现场配制药品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时间分为对照组(2023年11月-2024年6月,现场配制药品1000份,实施常规管理)与观察组(2024年1月-2024年6月,现场配制药品1000份,实施优化策略)。结果:观察组摆药、贴签、复核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静配中心贴签与摆药环节协同工作中实施优化策略,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良事件,应用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在肺癌患者化疗前后骨髓造血功能抑制与恢复状态中的监测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首诊并确诊为肺癌的患者化疗前后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变化,分别统计每位患者化疗前及化疗后第3天、第7天、第15天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血小板(PLT)、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包括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高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比(HFR%)、中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比(MFR%)、低荧光网织红细胞百分比(LFR%)、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化疗后第3天,骨髓造血受抑制,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出现明显下降,RET#、RET%、HFR%、MFR%、LFR%、IRF的下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