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股骨手术麻醉相关指标的观察。方法将本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35例、硬麻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效果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全麻组麻醉5分钟及以后各指标麻醉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硬麻组仅麻醉5、10分钟各指标麻醉前有差异(P〈0.05);麻醉5分钟及以后,两组患者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全麻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硬麻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效果与全麻相当,而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 标签: 手术麻醉 老年 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骨折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围手术期的麻醉工作中麻醉指标深度监测是目前麻醉技术的发展需求重要方向之一。其中,以脑电监测指数为主的麻醉深度监测指标在手术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较高,例如脑电双频谱指数以及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等,此类麻醉监测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对手术过程中所存在的相关并发症隐患起到了很好的监控效果,另一方面提升了手术的整体质量与治疗效果。本文首先对脑电监测指数进行了详细分类,同时分析其优劣势,最后予以总结。

  • 标签: 麻醉深度监测 围手术期 脑电信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高龄患者骨科下肢手术时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麻醉效果及对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行骨科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108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硬膜外组和全麻组,每组患者54例。硬膜外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全麻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术后3个月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比较两组麻醉前及术毕的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水平变化。结果与全麻组比较,硬膜外组术后DVT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及全麻组术毕比较,硬膜外组术毕时FBI及TAT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可以降低高龄骨科下肢手术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降低术后DVT发生率。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老年 骨科手术 凝血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在全身麻醉患者苏醒和相关指标所产生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4 月接收的全麻手术治疗患者 96 例作为护理对象,将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48 例,研究组实施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照组仅进行麻醉苏醒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苏醒应激反应和苏醒时间等相关指标。 结果: 研究组患者应激反应显著轻与对照组,血压和心率指标稳定,数据对比 P<0.05 ; 研究组麻醉苏醒时间短,体温高,拔管时间短,术后 PACU 滞留时间短,各项数据对比均有意义, P<0.05 。 结论: 对全身麻醉患者开展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可显著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减少躁动等不良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麻醉苏醒护理 保温护理 全身麻醉 苏醒指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64例进行全身麻醉患者,抽签分为研究组(n=32),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照组(n=32),常规麻醉护理,对比两组的麻醉后不同时间躁动发生率和麻醉、手术、苏醒时间。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在麻醉后5min、10min、15min、20min躁动发生率低(P<0.05),在麻醉后0min和30min的躁动发生率没有差异(P>0.05),研究组麻醉和苏醒时间长(P

  • 标签: 麻醉苏醒护理 保温护理 全身麻醉 躁动 苏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全身麻醉患者而言,选择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在手术治疗中选择应用全身麻醉的患者60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以及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前者纳为对照组,后者纳为观察组,每组各30例,开展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将两组患者的苏醒以及应激反应指标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的完全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苏醒体温优于对照组(P<0.05);在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比较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总结在全身麻醉患者中采取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20年3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本院行全身麻醉手术患者60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行规护理,观察组行麻醉苏醒及保温护理联合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气管拔除后C反应蛋白、去甲肾上腺素以及肾上腺素均较麻醉前上升(P

  • 标签: 麻醉苏醒护理 保温护理 全身麻醉 应激反应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6月–2021年2月我院100例全身麻醉患者作为此次分析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50例,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和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应激反应以及相关苏醒指标。 结果 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应激反应和相关苏醒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麻醉苏醒护理 保温护理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全身麻醉患者,采纳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分析其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在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从本医院随机选择共计54例全身麻醉患者,盲选分2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涉,n=27)、观察组(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干涉,n=27),旨在比较两个小组麻醉苏醒相关指标的相关数据。结果:呈现观察组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数据的统计上为更低趋势(P<0.05)。凸显观察组苏醒期应激反应情况(血压、心率测得值)为更低指向(P<0.05)。观察组的寒战、躁动发生总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全身麻醉患者,采纳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后,可有助于促进麻醉苏醒,降低苏醒期应激反应,同时寒战事件、躁动事件发生例数减少,作用价值凸显。

  • 标签: 全身麻醉 麻醉苏醒护理 保温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腹部手术对患者呼吸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共7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应用静脉全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呼吸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各阶段动脉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各阶段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各阶段炎症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可改善患者术中呼吸功能,减轻炎症应激反应。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腹部手术 呼吸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远端胃癌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遴选2022年6月-2023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远端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将60例远端胃癌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研究组采取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并在此后的研究中将术后疼痛程度、应激反应指标作为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24小时、48小时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就对照组而言,研究组术后24小时的应激反应指标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远端胃癌手术中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远端胃癌 术后疼痛程度 应激反应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麻醉苏醒护理结合保温护理对全麻患者麻醉苏醒期应激指标、苏醒期躁动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据分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麻醉苏醒护理与保温护理,观察两组应激指标、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2分、3分评分较对照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0分、1分评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较对照组均降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可显著消除应激反应,缓解苏醒期躁动。

  • 标签: 麻醉苏醒护理 保温护理 全麻 应激指标 苏醒期躁动评分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层面护理及麻醉质量控制指标的正式发布和麻醉护理专科化发展,麻醉科护理质量指标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护理学者的关注。文章从麻醉科护理岗位设置及职责范围、国内外麻醉护理质量控制指标研究现状、麻醉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的内容分析三方面进行综述,其中指标内容分析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估框架进行阐述,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旨在为今后构建统一、规范的麻醉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提供参考。

  • 标签: 麻醉 护理质量 质量控制 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构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提高麻醉后监房低温中的应用效果。该方法选择了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接受PACU单元内窥镜治疗的120名病人,这些病人按60例随机清单方法分为研究组和观察组。监测组接受普通的PACU护理,研究组在监测组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PA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比较两组优先监测指标的执行情况、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业绩审查小组三项优先监测指标的成功率大大高于监督小组(p < 0.05);对照组中与麻醉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大大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大大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构建的消化内镜中心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实用性,兼具手术室内麻醉恢复室和消化内镜中心特点,可为消化内镜中心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 标签: 消化内镜 麻醉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 简介:【摘要】做好医疗质量的管理、控制,使得医疗质量安全得到提升,有效的做好质量控制指标,作为当前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的重要组成。我国卫健委在2020年发布了护理专业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也是我国当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在医疗质量控制监测当中,做好护理质量监督,促进质量管理的科学化以及精细化发展。在医疗质量控制当中,护理属于重要的组成,构建系统且规范的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可以实现质量控制的可持续发展。在麻醉科,实现专业化的发展,可以促进麻醉科护理质量的持续发展,有利于构建统一且规范的护理质量。

  • 标签: 麻醉科 护理质量 控制指标 研究 现状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麻醉事业的快速发展,麻醉学的范围已经从临床麻醉发展到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监护和疼痛诊疗。过去麻醉医师“包揽一切”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手术麻醉需求。为了减轻麻醉医师的工作量,提高麻醉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麻醉护士逐渐出现了。各级医院麻醉护士的快速增长对麻醉护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明确麻醉护士的职业标准培训体系,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 标签: 麻醉护士 专科护士 麻醉护理 发展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麻醉诱导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指标及脑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12月在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接受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400例,按照年龄、性别组间具有可比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使用咪达唑仑麻醉诱导,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者体外循环前(T0)、升主动脉开放时(T1)、体外循环结束10 min(T2)、术后6 h(T3)的心肌指标及T0、T1、T2、T3、术后24 h(T4)脑代谢指标。结果两组脑代谢指标在T0时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时脑代谢指标均显著上升,并于T2时开始下降,但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小、下降幅度较大(P<0.05);T3时两组脑代谢指标基本稳定(P>0.05)。两组心肌指标T0时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两组心肌指标显著上升,但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小(P<0.05);T4时两组心肌指标基本稳定(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麻醉效果较好,镇静作用强,利于平衡脑代谢与心肌指标,保护心脑。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 心肌指标 脑代谢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上肢手术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静脉全麻,观察组应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上肢活动度、感觉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术后3d、7d的上肢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感觉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上肢手术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感觉恢复均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神经阻滞麻醉 上肢手术 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