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智能脉冲技术辅助经角膜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患者客观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本次实验在2019年3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1年2月,实验对象人数为198例。随机编号结果的奇偶性为本次实验的分组依据,对照组患者实施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实验组患者实施智能脉冲技术辅助经角膜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客观散射指数、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及斯特列尔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mo客观视觉质量指标差异微小,(p>0.05);对本次实验进行细致的分析,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术后3mo客观散射指数相比对照组较高,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术后3mo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及斯特列尔比相比对照组较低,差异较为凸显(p<0.05)。结论:智能脉冲技术辅助经角膜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患者早期客观视觉质量的影响不存在突出差异,但是从长远来看智能脉冲技术辅助经角膜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的表现更加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加味补中益气汤为基础方治疗为主,对照组以西药免疫调节剂治疗为主,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疗效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及对泪膜和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8月进行治疗的86例翼状胬肉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给予对照组手术切除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及泪膜功能。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SIt、BU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较好,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改善泪膜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接收的翼状胬肉患者86例分为参比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和观察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各43例。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相较于参比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术后,两组SIT、BUT、UCVA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参比组;角膜屈光度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予以翼状胬肉患者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效果确切,利于患者泪膜功能、视力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 要】目的 探析手术切口位置与角膜陡峭轴关系对植入散光矫正型双焦点人工晶体的白内障患者的影响。方法 病例采集起止时间: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植入散光矫正型双焦点人工晶体的84例白内障患者,按照手术切口位置将其分为两组:A组(42例,右上方110°透明角膜切口手术治疗)、B组(42例、陡峭轴角膜切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散光程度、矫正视力、裸眼视力。结果 在术前、术后1周两组患者散光程度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1个月,B组散光程度低于A组(P<0.05);在术前两组矫正视力、裸眼视力对比无差异(P>0.05);在术后3个月,B组矫正视力、裸眼视力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手术切口位置与角膜陡峭轴关系将直接植入散光矫正型双焦点人工晶体的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效果,陡峭轴角膜切口可比右上方透明角膜切口更好的改善患者角膜散光和视力水平,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角膜病治疗中采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角膜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0,采取常规抗炎、抗病毒治疗)与研究组(n=40,采取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对比治疗有效率、泪液分泌试验结果(SI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FL)及泪膜破裂时间(BUT)。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14d时,研究组Sit、BUT较对照组高,FL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均未发生全身不良症状或局部刺激。结论:在角膜病的治疗中采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可改善临床症状,促使患者视力恢复,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在白内障术后弥漫性角膜上皮糜烂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到2021年11月间选择80例于我院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术后发生弥漫性角膜上皮糜烂的患者进行分析,用计算机抽签法将其分成对比组和分析组,n=40。对比组接受人工泪液治疗,分析组在人工泪液基础上配合角膜绷带镜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效果。结果:分析组角膜刺激消失时间和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均短于对比组,且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比组更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弥漫性角膜上皮糜烂采用角膜绷带镜配合人工泪液治疗的方式能较好的缩短患者病情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总体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角膜塑形镜结合低浓度阿托品在近视防控治疗中的应用。方法:纳入8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角膜塑形镜治疗,观察组采用角膜塑形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治疗,各40例。统计两组青少年近视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眼压、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角膜曲率、角膜厚度、前房深度等指标,所有数据采用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处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眼压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眼轴长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裸眼视力、眼压、屈光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角膜曲率、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小于对照组。结论:角膜塑形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可提高青少年中低度近视控制效果,控制屈光度上升及眼轴长度增长,提高裸眼视力,减少配戴角膜塑形镜对角膜形态及泪膜功能的影响,且安全性肯定。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将角膜绷带镜用于翼状胬肉术后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本次总结选取研究对象68例,均是在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翼状胬肉手术治疗的患者,同时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内实施常规护理,对于观察组,在患者术后佩戴角膜绷带镜,配合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术后疼痛情况和舒适度评分。结果:选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情况,结果显示术后2-24h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舒适度方面,观察组各项评分均较低(P<0.05)。结论:对翼状胬肉术后患者使用角膜绷带镜并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并可提升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