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衡量各行业的TFP及其分解指数——技术进步变动(TC)和技术效率变动(EC),选取2004—2015年中国11个行业向14个代表性国家OFDI的面板数据,利用国际研发溢出模型检验贸易依存度、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和经济发展水平四个吸收能力指标对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发现各个行业的吸收能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进一步地,以TFP作为被解释变量,利用Hansen门槛模型研究发现:超过门槛值之后,各个吸收能力对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更加显著,但一些行业目前依然没有超过门槛值。
简介:关联并购是我国并购市场的一个明显特征,相比日常关联交易,问题更为复杂,信息更为不确定,因而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也存在更多争议。选取2008-2014年我国沪深A股市场发生并购重组的样本数据,区分公司价值中的财务价值和市场价值,重点探讨关联并购对并购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不同产权性质下两者间作用关系。研究发现,关联并购对并购方公司市场价值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这说明我国企业关联并购活动中存在严重的代理问题,外部市场投资者担心企业大股东与内部人通过关联并购侵占其利益,而采取消极的投资决策,造成并购方公司价值的减损。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关联并购对公司价值的负向作用更为显著,这说明国有企业关联并购决策中需要考虑的多重社会目标和经济利益关系,增加了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不确定性,对公司价值产生了不利影响。
简介:按照传统的会计信息揭示理论,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受托经济责任”或“为决策提供服务”,会计界并依据会计信息揭示理论形成“受托经济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事实上,这两种理论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受托经济责任学派主要从委托代理理论和契约理论的视角去解释会计信息的揭示,侧重点在企业的经营者;决策有用学派主要从经营理论和信息的利用角度解释会计信息的揭示,侧重点在于会计信息的利用者。按产权的理论,企业是若干个“契约”的集合体,其本质是各种“权利”的集合。会计信息揭示的真正原因是围绕着企业的利害关系集团的种种“权利”,这些种种权利又以“财产所有权”,即人们所称的“产权”为中心。产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基础的权利的集合体,这个权利集合体由一组权利组成,包括产权主体对财产享有的所有、占有、使用、处置等权利。
简介:本文基于公允价值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被广泛应用的制度背景,把公司业绩按照风险程度以及与管理层的努力程度的关系分为营业业绩和风险业绩,并比较分析高管薪酬与不同风险业绩的粘性程度,以期从高管薪酬机制中关于对高管投资行为规定的特点找到对管理层投资行为的直接解释。我们以2007—2010年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1380个样本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高管薪酬与营业业绩和风险业绩的敏感度以及粘性特征,并结合上市公司的产权特征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我们发现,高管薪酬与业绩存在粘性,而且该粘性特征在地方控股企业明显高于中央控股企业,而民营企业的高管薪酬粘性特征较弱。我们还进一步发现,高管薪酬与营业业绩的粘性较弱,而与风险业绩存在较为明显的粘性特征。高管薪酬与风险业绩的粘性特征在地方控股企业中显著高于中央控股企业。
简介:本文选择2008-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公益性捐赠与企业债务资本成本的关系,结果显示,公益性捐赠额与企业债务资本成本呈倒“U”形关系。这意味着在企业捐赠额较少时,股价的“消极”影响使得债务资本成本随企业公益性捐赠的增加而增加,当捐赠额累积达到某一程度时,企业声誉资本的作用显现,此时公益性捐赠额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债务资本成本。考虑到国有企业捐赠更多的是履行政府“摊派”的社会责任,而非国有企业主要是期望通过社会责任的履行获取声誉资本及战略资源,本文进一步考察了产权性质对上述关系的影响,通过区分国有企业及非国有企业样本,运用似不相关回归进行chow检验,结果表明,公益性捐赠与企业债务资本成本的倒“U”形关系在非国有企业较为显著,在国有企业则较弱。本文的贡献在于:第一,发现了公益性捐赠与企业债务资本成本的倒“U”形关系,丰富了现有公益性捐赠经济后果的研究文献。第二,从企业产权角度阐明了公益性捐赠影响企业债务资本成本的作用机理并给出了相应的经验证据,为引导企业捐赠行为和提升企业价值提供了有益参考。第三,引入声誉机制探讨了声誉资本影响公益性捐赠与债务资本成本两者关系的机理所在,拓宽了从外部环境及企业治理研究企业债务资本成本的传统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