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4 个结果
  • 简介:一、本案中不存在上诉人违约或违法的事实本案的基本事实是: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签订的服务合同内容确实不包括预、包租,上诉人曾为被上诉人的委托合同出具的法律意见确实没有过错,而事实上,上诉人对预租租金实施监管的正确意见被上诉人违约否定之后,预、包租合同均经公证,这与上诉人无关,上诉人既无过错,也未违约。

  • 标签: 上诉人 过错 违约 二审 公证 委托合同
  • 简介:"检察"与"监督"两个词语在表述上能够互换对等使用的状况,显现了在当今中国的理论界与实务界,对现代检察制度的权力属性和基本权能的一种认知与理解。依照不同语境的考证,在中文方面,"检察"与"监督"两所指的语义确实相近。在外文方面,prōcūrōtor、prōsequor所产生的相关词语,其语义主要为"代理"和"控诉",在其沿革过程中,从未含有"监督"的内容。基于对中外"检察"相关词语表述方式的分析与比较,表明域外有关"检察"的相应用语中包含着历史性、制度性的内容、依据与背景,并且其有着从"公诉"职能的维度来把握和理解检察制度的习惯、传统与趋势。为此,应在开放性的前提下,对国内有关域外"检察"词语和现代检察制度的相应知识内容与认知方式,进行必要的反思。

  • 标签: 检察 监督 语义
  • 简介:<正>截至2005年第1季度,Google已占据全球搜索市场51%的份额,每天提供超过2.5亿次的查询服务,成为不折不扣的互联网搜索老大。靠Google吸引眼球的书,本土的、引进的都不少了,不过美国新科技作家约翰·巴特利的《搜》却与众不同:他走访了从硅谷到华尔街与搜索行业相关的350多人,不仅讲述了Google巨人崛起的故事,也记录了前Google时代曾在大浪淘沙中昙花一现的弄潮儿,还预言了搜索行业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读过英文版的读者也许会注意到中译本没有译出的副标题:搜索

  • 标签: 互联网搜索 巴特利 发展前景 浪淘沙 查询服务 门户网
  • 简介:不无遗憾地说:法学文字的篇目英译竟有如许败笔.最引人注目的,是诸如下列的违反大小写规则的常识性的错误--该大写的小写、该小写的又大写:

  • 标签: 法学 篇目 英译作品 法律英语
  • 简介:本文对澳大利亚CLRC关于版权与合同关系的报告进行了介绍和评价,探讨了其现实意义和不足。

  • 标签: 版权法 合同
  • 简介:民法典分则草案(一审稿)存在十个方面的问题:分则各编体系混乱;立法思想存在矛盾之处;某些规定背离民法原理;人格权编中的若干条文存在法政策上的错误;各编存在大范围的规范缺失现象从而导致规范容量不足;欠缺遗产债务清偿等程序性规范;许多条文存在概念不清和表述不当问题;在立法技术上过度泛化使用标准而非规则;存在大量无规范意义的"僵尸法条"。民法典分则的编纂应注重体系性、科学性,填补现行法上遗留的许多基本制度漏洞,且应注意与民法总则保持协调。

  • 标签: 民法典 物权法 债法 人格权
  • 简介:一、本案上诉人参与、制订、编制了预、包租合同。提供了错误的经济和法律服务,由此导致被上诉人的巨大损失是不能回避的铁的事实(一)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签订的《上海恒积大厦项目开发全过程专项法律服务合同》(以下简称《服务合同》)包括预租、包租的经济和法律服务。

  • 标签: 上诉人 法律服务 二审 回避 签订 服务合同
  • 简介:审判长、陪审员:依照法律的规定,仙桃市第二律师事务所接受本案被告人胡本新的委托,并指派我担任其辩护人,出席今天的法庭参与诉讼。接受委托之后,我认真地审阅了起诉书,查阅了整个案卷材料,刚才又听了法庭调查。通过上述诉讼活动,使我对本案有了比较完整的了解,为了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我发表如下辩护意见,供法庭合议时参考。一、起诉书诉称:“1994年10月31日和11月2日,被告人胡本新在担任大福粮所经贸部副经理时,携带公款35万元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为本单位购棉油。”对这一部分情节,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起诉书认定被告胡本新在1994年10月31日和11月2日期间,担任的是大福粮

  • 标签: 挪用公款案 胡本 法律事实 购销关系 起诉书 购销公司
  • 简介:《大学语文》教科书选取了杜甫的三首:《蜀相》、《秋兴》和《登岳阳楼》。其中《蜀相》“锦官城外柏森森”和《秋兴》“寒衣处处催刀尺”二句使用了叠音“森森”和“处处”,恰切地表达了诗人对先贤诸葛孔明的缅怀和由于时序变迁秋日来临引发的人生感慨。通过进一步研读《杜少陵集详注》和《杜诗镜诠》等著作发现,在杜甫现存的一千多首中。

  • 标签: 叠音词 杜甫诗歌 《大学语文》 安史之乱 锦官城 中国古典诗歌
  • 简介:刑法应规范使用“社会团体”一李恩民当前,刑法典、单行刑事法律和非刑法规范中的刑事条款中,在使用有关团体的用语时不尽一致。刑法第155条、第167条使用的是人民团体的用语,海关法第47条和铁路法第60条规定有关犯罪时使用的是社会团体的用语,而惩治贪污...

  • 标签: 法人犯罪主体 规范使用 社会团体 刑法 人民团体 武装力量
  • 简介:案件质量查是根据司法实践的需要而创设出来的,其目的在于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提高办案质量,减少冤假错案,防止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文章通过分析检察机关在案件质量查方式、程序的基础上,查找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的建议.

  • 标签: 案件质量 评查程序 检察监督
  • 简介:布鲁塞尔判决体系最早是依托1968年《布鲁塞尔公约》建立起来的,其被公认为是国家间开展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合作的最为成功的典范。虽然2001年《布鲁塞尔条例Ⅰ》取代了1968年《布鲁塞尔公约》,但其在很大程度上承继了1968年《布鲁塞尔公约》;布鲁塞尔判决体系依据1968年《布鲁塞尔公约》所搭建起来的根基尚且稳固。2003年《布鲁塞尔条例ⅡBis》开启了废除判决承认与执行中审查程序的先例,随后颁行的诸条例使废除判决承认与执行中的审查程序的范围扩大。新元素的出现剧烈地冲击着现行布鲁塞尔判决体系。尽管质疑废除审查程序的呼声不断,但是欧盟委员会已经提交修改《布鲁塞尔条例Ⅰ》的议案,意在从整体上废除布鲁塞尔判决体系中的审查程序。欧盟从整体上废除布鲁塞尔判决体系中的审查程序已是大势所趋。

  • 标签: 布鲁塞尔判决体系 1968年《布鲁塞尔公约》 2001年《布鲁塞尔条例Ⅰ》 承认与执行 审查程序
  • 简介:泷川幸辰刑法思想介林亚刚泷川幸辰,日本著名刑法学家,法学博士,日本刑法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旧派代表人物之一。1891年2月24日泷川幸辰出生于日本冈山市。高中毕业后入京都帝国大学法学院就读,毕业后在短期担任京都地方法院法官后回母校任法学院助教。曾于1...

  • 标签: 罪刑法定主义 刑法思想 刑罚本质 犯罪类型 一般预防 犯罪人
  • 简介:蒙古国原称蒙古人民共和国,其现行刑法是2002年9月1日实施的《蒙古国刑法典(修订)入本文在简要评述蒙古刑法立法的渊源后,指出现行《蒙古国刑法典(修订)》的规定具有具体明确的特点,并论述了现行《蒙古国刑法典(修订)》所体现的现代刑法思想:刑罚人道主义原则;体现实行过限理论;在总则中明确规定连累犯;明确规定生产和调查研究中的合理风险行为不构成犯罪;六十岁以上的人犯罪不适用死刑;行刑社会化程度高;设立了有利于罪犯改造的前科消灭制度等。这些先进的刑法理念,对于中国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启示。

  • 标签: 蒙古国 刑法典 现代刑法思想
  • 简介:<正>开源,意味着一个时代的来临。当"OpenSourceSoftware"告别了"FreeSoftware",当OSS运动日益深人人心,当开源时代带着诸多难解的知识产权法律问题姗姗来临,我们欣喜地看到这样一本书的诞生:《共享智慧——开源软件知识产权问题解析》。本书从传统的知识产权法学理论转向了软件产业的实践问题,法律、特别是知识产权法不再是囿于书斋的学问,相反,作者选择了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从"开源软件

  • 标签: 知识产权法律 知识产权法学 软件知识 深人人心 软件功能 开放源代码软件
  • 简介:一、引言:精神损害赔偿以肉体与灵魂的平等为出发点精神损害赔偿的出现宣告了个人依靠自力救济(如决斗)捍卫人格尊严时代的全面终结,是人类观念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精神损害赔偿意味着在名誉等遭受侵害时,受害人只能通过社会的一般等价物来获得安慰,舒缓精神痛苦。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在法律上人的身体与灵魂(精神)被平等对待。

  • 标签: 精神损害赔偿 关键词 平等对待 一般等价物 人格尊严 自力救济
  • 简介:作为雅俗文化交融的产物,竹枝可以成为研究法律文化的素材。清代竹枝即对民间社会好讼或健讼的风气、乡民争讼的原因和技巧、衙役视诉讼为利薮的现象以及诉讼的危害进行了生动的刻画。其关注的法律问题的焦点,乃是帝国衙门的贪污腐败与乡野民众的诉讼风气。这两个问题构成了传统中国法律文化的基本问题,其中体现出来的思想和感情,也代表了传统中国法律文化的核心观点。

  • 标签: 竹枝词 雅俗 清代 法律文化 法律心态 法律意识
  • 简介:非讼程序审理对象相当广泛,既包括无争议的非讼事件,也包括存在争议的真正诉讼事件。这些事件多以公益性强、继续性事实或法律关系、法官裁量性、需迅速处理、具有形成作用为主要特点。就审理界限而言,德、日最终虽然都接受了形式界限说,将其委诸于立法者的政策,但受各国整体法制环境影响具体表现并不相同。我国民事程序法应注重非讼程序多重功能的发挥,如此既能避免诸多事件转化为纠纷后再以诉讼程序解决,又能解决大量不适应诉讼程序解决的争议。

  • 标签: 非讼程序 审理对象 一般非讼事件 真正诉讼事件 审理界限
  • 简介:否定了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诉权.这一规定,不符合立法本意,没有立法上的依据;违背了民事侵权与刑事犯罪存在的一种普通与严重的逻辑关系;偏离了私权是公权的基础这一价值取向.

  • 标签: 精神损害 诉权 私法 民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