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7 个结果
  • 简介:斯宾诺莎是西方哲学史上典型理性主义者,但是他对理性本身看法却并不能为人们通常具有的理性观念所涵盖,而是具有相当独特内涵。其中,最为关键地方在于斯宾诺莎抛弃了以理性为一种自在思维官能传统看法,转而认为理性是一种特定知识和观念,而且他特别从一种动态视角揭示了理性自身基础及其生成过程。这种独特理性概念使斯宾诺莎与主流理性主义者理性观念相区别,同时也对他自己哲学体系构建发挥了关键作用。

  • 标签: 自在的理性 观念与知识 想象 共同概念
  • 简介:<正>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活动过程。在认识过程,主体生理、心理等各种因素必然要发生各自作用。研究这些因素对人认识活动影响,是认识论不容忽视任务。本文试探讨“意志”对主体认识影响。

  • 标签: 认识活动 意志力量 认识过程 主体认识 意志努力 活动过程
  • 简介:在为辩证法确立根基意义上,实践辩证法概念是清晰,但是在以下两个方面它又呈现出模糊状态一是实践辩证法思想史定位不清,二是实践辩证法思想特质界定不清.基于此,我们提出从实践哲学视角阐释辩证法议题.一方面,在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比较视域中,揭示其思想脉络,勾勒其学术纹理;另一方面,通过辨析实践哲学与实践理性、实践智慧、实践等概念区别及其与辩证法关系,进而揭示其思想特质和当代价值,从而进一步获得对实践辩证法清晰印象.

  • 标签: 实践哲学 辩证法 实践辩证法
  • 简介:本文从“事实、符号与意义”角度,描述了“直躬证父”故事在中国早期经典文本变化。它从一个客观存在故事梗概,发展出多样叙事方式,从这多样叙述方式中生发出不同思想原则。对这一变化描述,就是进入古典思维世界过程。

  • 标签: 直躬证父 故事 思想史
  • 简介:作为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创立者和首要代表,柯亨对右翼自由至上主义者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作了最为犀利批判。研究柯亨对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批判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柯亨对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批判,国内外一些学者从多个侧面展开了相关研究,但系统性、逻辑性研究尚未出现。因此,有必要系统而又逻辑地研究柯亨对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批判。

  • 标签: 柯亨 诺齐克 分配正义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 简介:在当下有关历史唯物主义争论,“物象化”和“物化”扮演了重要角色。为说明其真实含义,对“物象”和“物”探讨十分必要。回到马克思文本和德国古典哲学思想史语境,“物象”在财产关系与“人格”相对应;虽然“物”本身有不同层次用法,但从根本上延续了理论划界作用。然而,从本文证据和逻辑分析出发,无论是“物象化”还是“物化”都尚不足以构成对马克思哲学方法科学界定。

  • 标签: 物象 私有财产 生产方式 历史唯物主义
  • 简介:庄子关于"自然"之论,与他的人生论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庄子哲学里,"自然"是一种状态,一种人存在状态,一种人精神状态,也是一种情感状态。这种状态不仅是一种原初状态或不待造作真实状态,也是一种真美状态。庄子讲"自然",是将"自然"与人存在状态联系起来,是要让人明白人本然,明白本来生活到底如何。

  • 标签: 庄子 自然 状态
  • 简介:<正>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系统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一般认为,它是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首倡。但是作为科学研究一种重要方法论原则——系统性原则,早已随着思维方法历史发展而逐渐萌生和发展起来。从十九世纪开始,自然科学进入以辩证综合为主要特征新阶段,系统观念和系统方法也在科学研究不断得到加强。如果说,达尔文进化论在揭示生物系统规律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那么,马克思和恩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资本论 唯物史观 社会系统 新阶段 历史发展
  • 简介:<正>“多普勒效应”本来是声学和光学研究直接成果。它作为一种继续探索未知理论、手段,对后来科学研究中新事实发现和新理论创建,的确作出过贡献。但按其本意和理论功能,却一直未超出物理学范围。本文则试图在物理学范围之外,思考它在认识论方面的意义。

  • 标签: 认识过程 认识论 物理学家 新理论 科学研究 主客体
  • 简介:福柯思想总是处于不断地自我修正之中。从1970年到1980年,福柯思想从内容到方法上都有一个很明显转变过程。这些转变构成了他晚期关于自身实践伦理学理论前提:福柯自己在上世纪80年代言论表明,他一直在努力通过对历史考察来探索一种新关切个体自身伦理学之可能性。他早期考古学描述结果就已经是一幅谱系学图景,面谱系学更侧重于对这个图景解释和对新可能性探索。此外,这位思想家在他早期对“作者”这一范畴态度与他本人做法之间似乎存在某种矛盾之处,我们也将就此作一些探讨。

  • 标签: 伦理学 谱系学 自身实践 作者
  • 简介:两晋招隐诗反映了诗人在残酷现实对自身出处问题思考,同时深深地留下了当时不同流派玄学思想烙印。就思想背景而言,招隐诗出处对立、尚隐弃显与王弼以无为本、因循"自然"思想密切相关,而它调和出处、显隐存心则与郭象"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思想极度吻合。但是,招隐诗显示思想理路并不能说明其作者就是这一派思想坚守者。事实上,对不同玄学思想接受和对出与处看法,在他们思想里贯彻得并不彻底。

  • 标签: 玄学 招隐诗 反招隐诗 出处 内在理路
  • 简介:在马克思文本翻译过程,本土化政治议题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视域。从传入之初,马克思思想就作为一种陌生化思维冲击着中国旧有的语言体系,与其他国外思潮共同构成了近代思想启蒙基础。同时,翻译也是多种差异性共存场域,其中既包括本土文化与陌生文化相互冲撞,又包括多种话语方式权力争夺。最后,面对马克思充满激情与卓越文采原文,翻译不仅需要忠实原文意图,更需要保持原文风格,作为一种政治修辞学,翻译其实是一种面对读者再创作过程。

  • 标签: 翻译 政治性 本土文化 陌生文化 不确定性
  • 简介:1949年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全力擘画以领袖肖像为中心政治实践,旨在推动新中国国家权力生产、意识形态传播和政治合法性获取。溯及既往,该项政治实践既肇始于党政治文化传统,亦催生于新中国领袖肖像正规化治理难题。而在经由系列肖像适用规范制定,多维纪念策略和纪念机制的确立,以及重大纪念活动仪式操演后,领袖肖像得以有效介入新中国政治叙事,并发挥着形象塑造、政治象征、关系协调、社会动员等多项重要功能,深刻影响着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新传统创新与赓续。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纪念活动 领袖肖像 肖像政治
  • 简介:在库恩“范式”理论发展,“类比”对于塑形知识范式基本作用被越来越多地强调。与此相应,亚里士多德亦将“类比”作为认识得以形成和扩展基本方法。正是凭借对“人间”领域中较熟悉事物观察,亚里士多德才得以形成对“天”进行论说概念基础。正因如此,亚式物理学那些诸多不同于现代物理学特质,似都可以通过这种独特类比模式得到说明。

  • 标签: 范式 类比 运动 原因 人间
  • 简介:本文首先考察了马克思关于异化讨论四个不同面向,即社会、审美、心理以及伦理维度。基于以上对马克思异化理论分析,本文指出:就道德问题而言,青年马克思观点与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主奴关系部分所表达观点具有很强亲缘性,并且触及了承认政治问题。最后,本文指出了青年马克思观点特别是在当下关于分配正义政治与身份认同政治之争背景中所具有的当代意义。

  • 标签: 异化 青年马克思 承认 伦理
  • 简介:哲人多种面相是其政治哲学之所以复杂深层原因,该文以孔子与《论语》四类人关系为线索,通过分析孔子对四类人看法以及自己与他们关系定位,旨在呈现孔子在其中所表现出来多重面相,并由此进而把握孔子式哲人与政治关系。

  • 标签: 哲人 孔子 政治哲学
  • 简介:理性主义是西方哲学两千多年发展主导方面,非理性主义是其附属方面,双方构成西方哲学史一对矛盾,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再加超越和提升结果。这一矛盾来自古希腊理性两大精神要素逻各斯和努斯交替上升,体现为柏拉图"迷狂说",但不是前理性迷狂,而是理性基础上迷狂,有别于中国传统非理性。西方哲学非理性是由理性努斯发展出来,但常与宗教神秘主义合一,到黑格尔才明确将二者分开,但仍免不了堕入理性神学。

  • 标签: 理性主义 非理性主义 逻各斯 努斯 迷狂 柏拉图
  • 简介:浪漫反讽与马克思反讽虽然都共同体现着一种强烈主体性,但马克思反讽不是审美反讽,而是实践反讽。这种反讽虽然告别了意识内在性,却仍然明显保留着另一种内在性——价值内在性。由此,应该防止日益兴盛把马克思实证主义化和世俗主义化倾向。

  • 标签: 主体性 反讽 内在性 价值内在性
  • 简介:《通过孔子而思》是郝大维与安乐哲较早期著作,作者基于对中国哲学“情境本体论”判断,以概念关联建构方式,将“义”置于孔子思想核心地位,阐发孔子思想创新性,并将孔子教育方式定义为“唤起式教育”。其诠释逻辑理路有哲学思考魅力,也面临诸多质疑“义”在孔子思想是否为核心概念?创新性是否为孔子思想最重要特性?创造性诠释限度与意义何在?美国汉学家诠释为我们理解儒学创造性转化提供了新思考。

  • 标签: 安乐哲 创新 唤起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