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自上世纪30年代,随着梵本《唯识三十颂》被法国人列维(SylvainLevi)于尼泊尔发现以来,对古代译经大师如真谛、玄奘等汉译唯识学典籍的可靠性和权威性的怀疑.就一直没有消停过。引领这场论诤的固然是一些欧洲学者.接着是二战之后的日本学者。而国内一些学者加入到这场辩论中.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他们通过对梵、藏、
简介:200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N70周年。红军的长征从中共中央和红军总司令部(即红一方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实行战略转移撤离瑞金的1934年10月开始,到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会师长征胜利结束,时间长达两年之久。红军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以来一次气壮山河的大规模的战略转移,红军历经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经过了汉、苗、壮、彝、回、藏、瑶、侗、水、布依、土家、白。
简介:小乘罗汉能不能成为禅宗的祖师?在中国佛教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的“公案”。本文站在思想史的立场上,对此问题加以全面的探讨。笔者认为,在早期禅宗中禅师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到了《北山录》才有明显的意识。此后宗密、裴体以及契嵩都对此问题发表过自己的意见,本文对他们的看法加以详细的分析并指出,唐宋僧人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把它与对“传法”的看法或者历史观结合起来,展开了精彩的思索。
简介:本文认为,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也伴随以国家之间贫富分化的日益加剧,生态危机的日益凸显。今天,人类面临着全球性种种问题的共同挑战,而今日人类社会的应对,每每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加重其严重性,作为宗教徒,只有真正回到宗教的伟大教导,以不同宗教所教诲的共同智慧为“黄金法则”,处理国与国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关系,才能走出困境,缔造一个人类美好的共同家园。
简介:民族和宗教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十分复杂、十分敏感的问题。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民族和宗教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正确的观点和政策,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应当看到,国际国内都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我国的民族、宗教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
简介:“利巴”,意思是空头盈余,高额利息。伊斯兰教初期,禁止“利巴”系专对阿拉伯蒙昧时期遗留并风行的高利贷而言。“利巴”的形式大致有:1.甲向乙购物,双方言明限期付款,到期甲却不能付,则协商延缓支付,但要比原货款增加数额,其增加部分即是“利巴”。2.债主与借贷者立字协议,贷款有一定期限,并商定利率,按月计息,偿期一到,借贷者应将本利一并还清。借贷者如不能按期归还,则要将所欠本利悉数转为新的本
简介:世界市场的扩大和深化.交通、信息网络化的形成和发展,加速了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它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全球化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现实,一种客观趋势。
简介:根据省委、省政府批转的《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在全省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和国家民委《关于全国民委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四个五年规划》、国家宗教局《关于在全国宗教工作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的有关精神,结合我省民族与宗教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全省民族与宗教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四个五年规划。
简介:巨赞法师(1908-1984),俗姓潘,名楚桐,字琴朴,江苏省江阴塞贯庄村人。1927年毕业于江阴师范学校。同年入上海大厦大学就读。1931年由太虚大师介绍,乃到杭州灵隐寺从却非老和尚出家,取法名传戒,字定慧,后改名巨赞。
简介:
简介:早在1980年丁光训主教就指出中国教会已从"三自"进入"三好"的阶段。在今天,办好教会已是广大信徒的强烈愿望。然而在社会不断向现代化、多元化和世俗化的新纪元迈进的同时,我们无法回避这样的事实:在改革浪潮冲击下教会受到了来自不断变化中社会的严重挑战,也承受着由于自身建设不完善而产生的种种压力和危机。本文拟从宏观角度概括现阶段教会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尝试框架性地提出解决的一些途径,以期能引起主内众肢体作更深入的思考。
简介:伊斯兰教自先知穆罕默德开始传教起,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伊斯兰教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和自我调节,使伊斯兰教逐步与各个时期不同背景的社会相适应,在历代政权更迭中,伊斯兰教始终维系着穆斯林的宗教感情,实现其社会价值,使伊斯兰教得以长期的延续和发展。
简介:新时期的主教,肩负着管理教区的重任。为了更好地带领本地区神长教友做好牧灵福传工作,就必须在坚定信念、民主办教、自身建设三个方面多作思考。
简介:在跨人21世纪的征途上,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三明市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发展、强市富民的浪潮蓬勃兴起。在这种大潮中,正确分析当前宗教工作的形势,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服务改革、开放、发展大局的一个前提条件。
简介: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信仰不同宗教的各民族群众有1亿多人。他们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并不大,但绝对数不少,特别是20多个少数民族的大多数群众都信仰宗教,涉及3000多万人口。能否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的宗教问题,关系到社会
简介:本文认为:(一)盂兰盆会是印度佛教原有的仪式,远源于婆罗门教的“祖灵祭”,近源于原始佛教以来的“腊佛”,非汉邦所新创;(二)现存文献不足以证明《盂兰盆经》为伪经,反而证明它可能是真经;(三)汉地流行腊佛仪式或盂兰盆会时间约始于5世纪初,保守地说也应在南朝萧齐初年,旧说该仪式始于梁大同四年(538)是错误的;(四)唐代以前的文学文本也真实、生动地反映了盂兰金会在汉地流布的时间和范围,并且透露出当时世俗奉行该仪式的情况。
简介:“9·11”对美恐怖袭击事件引发了世人对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因素的空前关注,打击和遏制日益膨胀的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已成为全球一大共识。中国政府不失时机地于2001年10月郑重向世界宣布,多年来“东突”问题对中国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造成严重危害,“东突”恐怖势力是国际恐怖主义的一部分,中国打击“东突”恐怖势力也是国际反恐斗争的组成部分。
简介:《道德经》已在西方传播数百年,各种译本达600种以上,但西方译者无论是对《道德经》语言文字的把握,还是对老子之"道"深刻内涵的领悟,都与原文化存在很大差异。《道德经》首句既是老子开篇立"道"之言,又贯穿全篇,句法严密,用词精妙,本文以此句为例,分析西方译者如何翻译老子之"大道"、"可道"、"常道"核心概念,进而探讨中华文化在西方传播中的误译误释问题。
关于“唯识”一词翻译问题的再思考
红军长征时期的民族宗教问题研究
关于禅宗西天祖统说的若干问题
宗教关注全球化问题
要重视民族宗教问题
“利巴”与利息问题浅释
福建省民族与宗教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四个五年规划
空有问题新议——略述巨赞法师的空有观
我党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
浅谈中国教会现阶段存在的若干问题
关于妥善处理伊斯兰教派问题的思考
宗教定义问题刍议——定义的诸思维方式及其比较
新时期牧职需要思考的三个问题
三明市宗教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新世纪我国宗教方面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重视我国宗教心理学问题的研究
盂兰盆会起源及有关问题新探
突厥、泛突厥主义和“东突”问题
《道德经》首句英译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