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联合综合康复在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行药物联合以物理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肌张力、运动评分。结果观察组上下肢肌张力总有效率为93.75%(45/48),对照组为70.83%(34/4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649,P=0.003)。观察组上、下肢痉挛改善优良率分别为89.58%(43/48)、93.75%(45/4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4.892、12.379,均P<0.05)。观察组上、下肢肌张力评分分别为(1.1±0.4)分、(0.8±0.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6±0.3)分、(0.5±0.1)分(t=6.928、6.573,均P<0.001)。观察组运动评分为(68.54±26.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68±19.33)分(t=4.442,P<0.001)。结论药物联合综合康复在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本次课题研究是通过观察合谷后溪穴双向透刺治疗脑卒中后全手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8例中风后全手肌张力增高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中治疗中风-中经络的穴位。治疗组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上合谷透刺后溪穴、后溪透刺合谷穴。两组疗程均为每日1次,每周连续治疗5次,休息2天,每15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并对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修改的Ashworth痉挛评级(MAS)观察针刺前后全手肌张力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AS评分均有降低(P<0.05),但治疗组的评分降低的要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双向透刺合谷后溪穴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全手肌张力增高,提高手指活动能力。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自拟“儿童水疗仪1号”配合穴位按摩辅助治疗肌张力增高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6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儿童水疗仪1号”(黄芪 、当归 、川芎 、鸡血藤 、牛膝 、红花 、赤芍 、伸筋草 、透骨草、络石藤 、木瓜等)水疗治疗配合穴位按摩,每次治疗30 min;对照组18例予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天,,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肌张力改善情况。[结果]四肢肌张力改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自拟“儿童水疗仪1号”配合辅助治疗肌张力增高型脑性瘫痪患儿,能降低肌张力,提高康复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针刺结合常康复治疗组(实验组)与康复治疗组(对照组)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关节协调收缩率变化,探讨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肌张力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束前、后,嘱患者膝关节静态屈曲45°最大等长收缩检测并记录股直肌和股二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计算股直肌协同收缩率。结果在MIVC状态下,膝屈曲时,治疗前,两组间的股直肌协同收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5,P=0.933>0.05);治疗后实验组股直肌协同收缩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4,P=0.019<0.05)。治疗后两组分别与各自治疗前协调收缩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三级康复干预”影响肌张力的规律加以明确。方法以随机方式将脑卒中偏瘫(发病3周内)患者80例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评定其入组时和病程1、3、6月时的肌张力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①肌张力变化“治疗组”Ashworth0级肌张力改良者在病程1月时升高到≥1级者分别占比69.2和90.5%;随后逐步向0级转归,到6月,先前数据分别降至38.4和42.9%;“对照组”则持续增加。②肢体功能“治疗组”Brunnstrom分级一直处于上升阶段(P<0.05);“对照组”则在病程1个月后基本无上升(P>0.05),且3、6月时“治疗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三级康复干预能够在早期有效地“诱发”软瘫肌肉张力,而将之持续进行则可有效促使肌张力正常化,并对活动能力的恢复有所促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点按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高肌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有肌张力增高的脑卒中患者共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31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点按肩髎、臂臑、曲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肌张力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点按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高肌张力效果肯定,可有效降低患者上肢肌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