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通过对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心理护理,进而得出结论及时掌握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能使患者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处于最佳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影响恶性肿瘤患者睡眠质量的原因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和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肿瘤住院患者在临床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对照,比较前后睡眠质量差异,并应用自制问卷调查形式对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因素进行调查。结果随机抽取69例肿瘤患者发放问卷,进行PSQI评估,最终回收69例,回收率100%,临床护理干预前PSQI为5—21,平均(9.92±3.81);PSQI总分≥8分共有39例,占60%;临床护理干预后PSQI为3—19,平均(8.12±2.89);PSQI总分≥8分共有22例,占33.84%,护理干预前PSQI总分高,PSQI总分≥8分比较高,P<0.05。影响肿瘤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生理病理因素34例,社会心理因素25例,环境因素4例,其他因素6例。结论在影响肿瘤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的前提下,通过诸如心理疏导,症状护理,提供良好环境,并辅以适当的镇静药物等护理干预来改善睡眠质量。
简介: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段高度保守非蛋白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可调控基因的表达。miRNA通过与目的mRNA的3曚端非编码区(3'-UTR)互补配对,致使mRNA降解或抑制其翻译,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正常情况下,miRNA参与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调控,但当miRNA发生突变或表达水平明显改变时,机体也会随之发生异常。人们通过大量研究,对miRNA认识逐渐深入,发现它在肿瘤发生、肿瘤相关信号转导、肿瘤血管生成、肿瘤转移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Catto等[2]曾回顾总结了40余种miRNA在泌尿系肿瘤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就近年来相关研究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然后将他们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分别给与她们人文护理以及常规护理,护理过程中做好相关的记录,并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效果明显优于使用常规办法护理的恶性肿瘤患者的效果,人文关怀性质的护理使得患者的焦虑程度、恐惧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结论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以及对护理的种种担心,增强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营养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148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74例患者,只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及传统饮食不予以个性化营养干预,干预组74例患者,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患者在术前、术后以及恢复期个性化营养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4周后,各项实验室指标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以及淋巴细胞计数(TLC)方面相比,对照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前,干预组治疗后与干预组治疗前,干预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9例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2.16%;对照组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16例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1.62%,干预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营养干预对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来说可以有效增强患者体质,提高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单数为观察组,双数为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负性情绪比较,观察组焦虑(1.86±0.87)分、抑郁(2.05±0.57)分、敌对(1.77±0.96)分、恐惧(1.49±0.38)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功能评分比较,观察组EF(55.30±8.92)分、PF(49.70±3.07)分、CF(49.90±5.79)分、RF(65.30±5.46)分、SF(67.30±8.77)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使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负性心理得到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6)与治疗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转移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恶性肿瘤转移率,延长患者寿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恶性肿瘤的分布、发生及死亡情况,为更好的开展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上海市肿瘤病例登记报告系统二期管理软件,获取某社区1990年至2014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随访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3144例恶性肿瘤资料,其中男1552例,女1592例;死亡1633例,病死率51.94%,其中男945例,女688例,男性病死率60.89%,女性病死率43.22%,男性病死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病死率前5位为肝癌、胰腺癌、食道癌、胆囊癌、淋巴癌;男性病死率前5位为食道癌、胆囊癌、淋巴癌、肝癌、胰腺癌,女性病死率前5位为输尿管癌、肝癌、胰腺癌、胆囊癌、肺癌;死亡病例中,第一位为肺癌,占20.51%,第二位为胃癌,占13.59%,第三位为肝癌,占10.84%。结论恶性肿瘤病死率高,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肺癌、胃癌、肝癌占恶性肿瘤的比例最大,应加强恶性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工作,针对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加强健康干预,尤其是高危人群。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面护理措施应用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作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间某院收治的52例恶性肿瘤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面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后满意度。结果经过全面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88.46%,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57.69%,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治疗方法会对患者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对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治疗的配合度,是促进患者身体恢复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只给予妇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患者出院前采用Likert量表对各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在患者出院后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评价术后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总体满意度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41.8%;观察组术后抑郁情况发生率30.9%,明显低于对照组67.2%。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减轻医患矛盾,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院的护理工作的水平;同时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加强患者的心理指导,对于减轻患者术后抑郁情况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血管定位和血流曲线形态对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4例卵巢恶性肿瘤和42例良性肿瘤,测定肿瘤的血管定位、舒张期切迹、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将PI和RI与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对照,以此预测卵巢恶性肿瘤的灵敏性、特异性。结果卵巢恶性肿瘤PI是0.54±0.15,良性为1.48±0.65;恶性肿瘤RI0.40±0.094,良性为0.85±0.099(P<0.001),卵巢恶性100%可见血管,并定位于肿瘤中心(91.7%),92.9%无舒张期切迹;良性肿瘤46.3%可见血管,并定位于肿瘤周边(95%),85%可见舒张期切迹。以0.76为PI界值,其预测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和阴性预测率分别为92.9%、95%、96.3%和90.0%;以0.56为RI界值,其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和阴性预测率分别为89.3%、95%96.2%和85%。结论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血管定位、博动指数、阴力指数和舒张期切迹是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有参考价值的方法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对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九月间收治的19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采取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共27个肺部恶性肿瘤)经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后显效5个,有效15个,病情无变化4个,病情恶化3个,总有效率为74.07%。结论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对病灶进行有效的控制且手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