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达尼布联合参附注射液对百草枯(PQ)中毒所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于2021年9月,将9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PQ染毒组、参附注射液治疗组、尼达尼布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18只。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四组以20% PQ 80 mg/kg灌胃,参附注射液治疗组(12 ml/kg参附注射液)、尼达尼布治疗组(60 mg/kg尼达尼布)和联合治疗组(12 ml/kg参附注射液+60 mg/kg尼达尼布)于染毒6 h后开始每日一次药物干预。分别检测各组大鼠1、3、7 d时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1β(IL-1β)水平,观察各组大鼠7 d时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肺组织湿重/干重比(W/D),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在肺组织中的含量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表达水平。结果各染毒组大鼠染毒后血清TGF-β1、IL-1β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联合治疗组1、3、7 d大鼠血清TGF-β1、IL-1β含量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PQ染毒组、参附注射液治疗组和尼达尼布治疗组(P<0.05);经药物治疗后第7天,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参附注射液治疗组、尼达尼布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大鼠肺泡腔内出血、渗出、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均较PQ染毒组减轻,以联合治疗组大鼠肺损伤病变最轻;与对照组比较,PQ染毒组大鼠肺组织W/D升高,MDA含量升高,SOD含量降低,FGFR1、PDGFRα、VEGFR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PQ染毒组、参附注射液治疗组和尼达尼布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大鼠肺组织W/D明显降低,肺组织中MDA含量降低、SOD含量升高,FGFR1、PDGFRα、VEGFR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尼达尼布联合参附注射液可减轻PQ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可能与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抑制TGF-β1的激活及抑制FGFR1、PDGFRα、VEGFR2在大鼠肺组织的表达相关。
简介:摘 要:近年来,青海省政府相继发布《加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建设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青海省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激发青海省创新创业活力,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和有效集成,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环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然而就全国来看,青海省在人才、技术、资本、资源等方面依旧较国内其他省份滞后许多,基于此,研究创建适合青海省省情的孵化生态环境,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快速的向各行业各领域覆盖融合,更能有效的推动我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激活我省传统行业的创新活力。本研究将通过对现有文献分析基础上,采用新的视角,从优化青海省众创空间孵化服务环境角度出发,系统分析总结孵化载体服务环境的一般要素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各类服务主体在优化众创空间环境的关键行为,为有效创建我省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提供参考借鉴。
简介:摘要克唑替尼是一种作用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细胞间质表皮转化因子及c-ros肉瘤致癌因子1(ROS1)的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ALK阳性和/或ROS1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肝损伤是克唑替尼十分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多数患者表现为无临床症状的转氨酶水平升高,极少数患者可出现致命性肝衰竭;发生机制与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和过度自噬、氧化应激、过敏反应等有关。克唑替尼相关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包括既往肝病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联合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以及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和细胞色素P450基因多态性等。应用克唑替尼前,须对患者肝功能进行综合评估,治疗过程中加强监测,必要时采取暂时(再次使用时减量)或永久停药等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马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就诊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9例对一线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而接受氟马替尼治疗的CML-CP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反应及无进展生存(PFS)、无事件生存(EF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9例CML-CP患者中,包括4例伊马替尼耐药及5例伊马替尼不耐受患者。氟马替尼中位治疗时间为17个月(1~25个月)。除1例患者因4级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早期停用氟马替尼外,其余8例患者中7例在氟马替尼治疗3、6、12个月时获得最佳治疗反应。至2022年4月随访结束时,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和分子学反应4.5(MR4.5)分别有7、7、6例患者,获得CCyR、MMR和MR4.5的中位时间分别为4.5个月(3~6个月)、12个月(3~12个月)和15个月(3~21个月)。中位随访17个月(11~25个月),9例患者中7例EFS,8例持续应用氟马替尼的患者均PFS。9例患者应用氟马替尼治疗后6例出现血液学不良反应,其中2例为3~4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腹泻(4例)、肌肉酸痛(2例)、乏力(2例)及肝功能损害(2例),均为1~2级。结论氟马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CML-CP患者疗效显著,且耐受性良好。
简介:摘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人才的人才队伍,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工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为了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减轻大学生步入职场的压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国家应当关注和相应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本文在分析了公共通识课《创新创业》的基础上,认为《创新创业》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要素以及“课程思政”理念的渗透,不仅与《创新创业》课程本身的特色相吻合,而且与我国当前的教育状况相吻合。本文在分析《创新创业》课程思政元素和模块化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思政元素融入《创新创业》课程的切入点,从而使创新创业和思政教育协同而行。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帕替尼治疗甲状腺癌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本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8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4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常规西药治疗给予对照组(n=52),阿帕替尼治疗给予观察组(n=52)。对比两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指标水平(TSH、FT3、FT4)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TSH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T3、FT4以及治疗效果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癌患者采取阿帕替尼治疗,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缓解患者甲状腺癌症状。
简介:摘要范科尼贫血(FA)是常染色体或X连锁隐性遗传性骨髓衰竭性疾病,FA相关基因突变或缺失,导致DNA损伤后修复调节以及DNA链间交联修复等多个过程异常而致病,最常见的突变基因包括FANCA、FANCC、FANCG、FANCE和FANCF。疾病表型和基因型异质性较大,主要表现为先天性躯体发育异常、进行性血细胞减少和恶性肿瘤发生风险增高。近年来,随着FA管理和治疗策略的进步,FA患者的生存有了很大改善,为更好指导我国医师的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在广泛征求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参考近年国内外FA相关文献,达成了《范科尼贫血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旨在进一步规范我国FA的诊断与治疗。
简介:摘要甲磺酸仑伐替尼是一种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4、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以及转染重排基因等靶点的口服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该药于2018年9月4日经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截至2023年2月,仑伐替尼已在我国上市4年余,积累了一系列临床研究证据。为了临床上更加合理、有效使用仑伐替尼,国内相关领域的多学科专家学者,采用德尔菲法,根据仑伐替尼上市前后的临床实践,参考其他抗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使用经验,经过多次共同讨论,反复修改,最终形成《仑伐替尼肝癌全病程应用中国专家指导意见》,以供临床医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