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奥布卡因凝胶联合利多卡因胶浆在提高留置胃管舒适性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院内收治的留置胃管患者共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序列数为基础,采用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在留置胃管时使用利多卡因胶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在留置胃管时使用利多卡因胶浆结合奥布卡因凝胶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留置胃管前,将奥布卡因凝胶联合利多卡因胶浆用于胃管留置,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其舒适性,值得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就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卡前列甲酯预防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研究围绕我院接收的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展开,择取时间始于2022年5月止于2023年5月,共50例,基于数字法的前提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有25例,分别予以前列甲酯栓、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结果:观察组经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后,产后2h、24h出血量明显较低,宫缩恢复时间较短,相比之下对照组情况则相对欠佳,两组有较大差异(P<0.05);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实施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反观对照组则相对较高,组间呈现的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预防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卡前列甲酯均起着明显的效果,尤其是前者,可作为首选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潜类别增长模型分析男男性行为者HIV检测自我效能的变化趋势。方法于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在山东省招募404名男男性行为(MSM)人群并进行1年的随访研究,采用个体干预(微信及随访问卷中推送干预图片和视频)与社区干预(朋友圈转发、微信群分享讨论HIV检测相关信息),测量其HIV检测自我效能水平,并采用潜类别增长模型(LCGM)分析HIV检测自我效能的长期发展趋势,并分析发展趋势的影响因素。结果404名MSM年龄为(28.25±8.95)岁,最大58岁,最小18岁;基线和4次随访的HIV检测自我效能得分M(Q1,Q3)分别为18.00(17.00,21.00)、19.00(18.00,22.00)、19.00(18.00,22.00)、19.00(18.00,22.00)、19.00(18.00,22.00)。自由估计的两分类LCG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SM的HIV检测自我效能发展趋势可分为两类,分别是“干预反应组”[255名(63.1%)]和“干预无反应组”[149名(36.9%)],“干预反应组”的MSM人群HIV检测自我效能水平较高,且随时间先上升后下降;而“干预无反应组”水平较低且较为稳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学生MSM人群为参照组,商业或服务业、无业或失业的MSM的OR值分别为0.261(95%CI:0.108~0.633)和0.186(95%CI:0.057~0.610)。结论MSM人群在干预条件下的HIV检测自我效能变化趋势存在群体异质性,职业可能是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子宫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22年9月-2023年8月时间段内,纳入本院自然分娩的子宫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产妇80例为参选对象,依据盲选法以1:1比例分为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的观察组以及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产后出血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50%与对照组有效率82.50%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止血时间、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子宫低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子宫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产妇的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评价国内外微量泵在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中的相关证据,总结最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UpToDate、国际指南协作网、苏格兰院际指南网、美国国立指南库、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Cochrane Library、OVID-JBI、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或网站有关微量泵在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中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20年11月27日。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真实性评价工具、证据等级系统,对证据质量及证据级别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30篇文献,从教育与培训、微量泵使用流程、微量泵管理这3个方面归纳、总结出28条证据。结论基于最佳证据实施微量泵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临床实践需要多学科团队合作,有必要开展相关教育与培训、制定并实施系统的微量泵管理策略,有利于持续推进微量泵在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中的安全性、有效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抽吸泵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以下简称PIVAS)输液调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PIVAS选择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冠心宁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4种药物进行研究,每种药物各有120支,抽吸泵和人工调配各60支。对比两种调配方法的时间、药液残留量以及工作人员的体力情况等。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120例次调配工作人员的体能进行评估。结果:与人工调配相比,抽吸泵调配四种药物的调配时间更低,抽吸泵与人工调配的平均调配时间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四种药物采取人工调配和抽吸泵调配后的药液残留量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工作人员采用抽吸泵的肘部发力、腕部酸痛、腰部不适、肩颈不适等体能不适情况均低于人工调配人员,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抽吸泵在PIVAS应用中能够有效节省输液调配时间,同时药液残留量符合规定,抽吸泵的应用节省了调配人员的体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在PIVAS中应用具有极高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我县某医院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其用药合理性。方法 选取该医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住院病人420例,对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指征、用法用量及联合用药、选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该院住院患者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不合理主要体现为用药指征不明确(26.67%)、用法用量不合理(6.67%)、联合用药不合理(0.71%)以及药物选择不合理上(0.24%)等方面。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是住院患者预防应激性溃疡及药物相关溃疡的防治药物,通过此次调查发现临床质子泵抑制剂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因此,临床方面应制定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使用原则,并规范其疗程、剂量和指征,加强合理用药管理,提高用药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
简介:摘要:目的:对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临床恢复中应用踝泵运动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在医院中选择90名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以护理方式为主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每组中均包含45名患者,一组患者是结合常规的方式来完成护理,另一组患者是通过踝泵运动结合的方式予以护理,两组患者被称为常规组、运动组。根据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时间来判断踝泵运动结合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运动组患者的整体情况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两组患者的结果间具有较大对比性。结论:在进行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护理的时候,踝泵运动的结合可以使患者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也可以使患者的恢复时间得到显著缩减。
简介:【摘要】目的:脑卒中患者营养泵应用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本院因脑卒中入院患者人数共70人,将70名患者随机数表分配为对比组与实验组,对比组患者应用注射器推注营养液,实验组临床应用肠内营养泵输注营养液。两组患者进行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营养与免疫功能指标分析的对比与研究。结果:对比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营养及免疫功能指标护理干预后改善较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更优,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营养泵应用与护理干预作用,有效降低了临床并发症的风险,对患者营养指标以及免疫功能指标改善均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于包皮环切术后切口,采用黄连油纱方法,分析和研究使用的恢复效果。方法:在2021.10-2022.10时间段中,我院共收治了包皮环切术后患者60例,并决定将这60例包皮环切术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工作的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这6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别,一个组是对照组,另一个组是观察组,每组中各有患者3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普通油纱包扎切口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黄连油纱包扎切口方法,分析和研究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术后疼痛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数值差异性显著,P<0.05,存在一定的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切口水肿程度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数值差异性显著,P<0.05,存在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连油纱有助于包皮环切术后切口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 设计并应用头颈部放疗护理指导卡,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尤其是不可逆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取本院在特定阶段内(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60例),将其分成2组(所用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每组皆为30例),A组开展传统健康教育,B组以此为基础,设计头颈部放疗护理指导卡,据此对患者及家属实施护理指导,对比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功能锻炼依从率(96.67%)较A组(73.33%)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3.33%)均较A组(30.00%)低(P<0.05)。结论 针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通过设计头颈部放疗护理指导卡,并加以应用,能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属于一种皮肤科常用药物,该药物为无菌制剂,常应用于皮肤轻度烧伤,或者为蚊虫叮咬引起的皮炎、皮肤感染等相关疾病进行治疗。本研究选择200个批次的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进行抽样分析,运用法定检验方法进行样品研究,评价所生产的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在质量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及风险,进一步结合相关风险的产生为该药品的生产提供风险控制措施,提升药品的生产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