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镇痛泵一种液体输注装置,能使药物在血液中保持一个稳定的浓度,可以帮助用更少的药物达到更好的镇痛治疗。通常允许病人自行按压以在持续输注量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额外输注剂量,因此治疗更加个体化,符合疼痛感觉个体化差异大的特征。方法设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行普通护理,后者行术后镇痛泵护理,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诊疗后不良反应、 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不良反应 (血压 下降、尿潴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另外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能显著降低手外科 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泵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同时提高惠者对于护理工的满意率 ,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潜分类增长模型(latent class growth model,LCGM)纵向分析孕期血压数据,探索妊娠期间血压潜分类轨迹与未来发生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风险之间的联系。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6年11月1日至2018年5月30日在天津市19家社区医院招募的孕早期女性受试者,采集孕28周前5个阶段(即12、16、20、24和28周)的孕检血压数据纳入分析,同时采集孕妇基本信息问卷、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数据。应用LCGM建立收缩压、舒张压的潜分类轨迹模型;分别以收缩压轨迹、舒张压轨迹作为预测变量,以妊娠28周后至分娩时是否发生PE作为结局变量,进行PE的预测研究。结果共纳入5 560例已生产的单胎妊娠孕妇,其中随访期间诊断PE 128例,妊娠期高血压106例。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越高,PE发生的风险越高。采用LCGM拟合血压动态变化,确定了4条收缩压潜分类轨迹和4条舒张压潜分类轨迹。收缩压潜分类轨迹对应的血压水平越高,PE发生的风险越高;在校正了初检体重指数、是否初产妇、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和谷丙转氨酶水平等混杂因素后,收缩压潜分类轨迹_4(SBP_traj_4)的OR值为4.023(95%CI:2.368~6.835,P<0.001),收缩压潜分类轨迹_3(SBP_traj_3)的OR值为1.854(95%CI:1.223~2.811,P=0.004);舒张压潜分类轨迹_4(DBP_traj_4)的OR值为2.527(95%CI:1.534~4.162,P<0.001),舒张压潜分类轨迹_2(DBP_traj_2)的OR值为2.238(95%CI:1.328~3.772,P=0.00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基线血压水平联合血压轨迹对PE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应用LCGM潜分类增长模型构建孕12~28周的血压潜分类轨迹可对孕28周后PE进行早期预测分析,提示孕期血压潜分类轨迹是一种可用于孕妇PE危险分层的新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两种局麻药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的麻醉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来我院行剖宫产的60例产妇展开分析,利用电脑RAND函数随机分成2组,布比卡因组注入0.5%布比卡因2ml,罗哌卡因组注入0.5%罗哌卡因2ml。比较两组产妇麻醉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肌松效果。结果 两组麻醉5min后,布比卡因组SBP、DBP明显低于罗哌卡因组(P<0.05),两组HR、SpO2无明显差异(P>0.05)。布比卡因组肌松优良率80.00%,罗哌卡因组肌松优良率96.67%,两组肌松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均能满足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的手术需求,罗哌卡因肌松效果更好、对产妇循环功能影响更小,有利于缩短剖宫产手术用时,更推荐为麻醉用药方案应用。
简介:摘要:对脂肪酶Novozym435催化高酸值燕麦油酯化脱酸进行了研究,利用单因素确定了脱酸的方法和条件。得出燕麦油酯化脱酸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质量分数1. 0%、甘油添加量0.32 mg、温度50℃。实际测得脱酸后燕麦油酸值(KOH)由56mg/g降为5.04mg/g。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电脑化疗泵对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以本院中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接收的820例化疗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采用计算机排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各有410例患者。对照组实行常规化疗用药方法,实验组实行微电脑化疗泵,对比两组患者有关并发症产生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产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P<0.05)结论:在化疗患者中应用微电脑化疗泵干预措施,对患者的生存品质以及满意度有明显改善情况,同时还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s)对胃酸分泌调节机制的影响,并评估其在临床上治疗胃酸过多相关疾病的效果。方法:研究采用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共纳入300名因胃酸过多症状而就诊的患者。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另一组接受安慰剂。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酸分泌量的变化,评估PPIs的效果。结果:接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胃酸分泌量显著减少,平均减少率达到了47%,而接受安慰剂的患者减少率仅为5%。此外,接受PPIs治疗的患者中有85%报告了症状的显著改善,而安慰剂组的这一比例为30%。结论: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调节胃酸分泌,对于治疗胃酸过多及相关疾病具有显著效果,这为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使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