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对预先将肿瘤侧肝血管进行阻断或结扎的肝切除术方法进行探讨。方法2007年3月至2009年12月,对26例肝肿瘤患者采取预先将肿瘤侧的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阻断或结扎以及建立肝后下腔静脉隧道置阻断带联合阻断下完成复杂性肝切除术。结果全组26例患者在分离肝外血管过程中顺利,在切肝过程中出血量最少为100mL,最多为1200mL,平均出血量380mL。术后并发胸腔积液6例,其中2例为中等量积液通过胸穿抽液后治愈,另4例因积液量少而自行吸收。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胆瘘、腹腔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预先进行肿瘤侧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阻断或结扎以及利用肝后隧道放置阻断带联合阻断下进行复杂性肝切除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对保留肝侧组织防止再灌沣棉伤和并枯肝功能榻害等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的病因、CT表现及临床诊断。方法对7例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病例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7例患者中,急性重症胰腺炎5例,慢性胰腺炎1例,外伤性胰腺炎并胰腺巨大假性囊肿1例。7例患者病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脾功能亢进。结果CT检查在显示胰腺原发疾病的同时,可显示脾脏肿大,脾静脉受压、壁厚、狭窄,胃底和/或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等征象。结论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是胰腺疾病致脾静脉受阻、回流不畅引起的,临床并不少见,结合临床资料和CT等影像学检查诊断并不难,关键是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重视。
简介:目的探讨肝门阻断(Pringle法)能否提高肝脏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的效果。方法将24只正常家兔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A组)、射频消融组(B组)和肝门阻断射频消融组(C组),每组各8只兔。将消融电极垂直刺入肝左外叶的肝实质内1.5cm,展开子针1.0cm。治疗温度90℃,消融时间4分钟。各组距射频消融中心1.0cm,1.5cm及2.0cm范围内放射状取材,行HE染色和NADH细胞活力染色。术后第1、3、5天采集静脉血检测肝功能。结果A组肝组织结构无明显改变。B组和C组距射频消融中心1.0cm、1.5cm和2.0cm范围内,肝细胞完全凝固坏死的例数分别为8、2、0和8、7、0(P<0.05)。术后各组肝功能有轻度且可逆的损害。结论肝门阻断可有效扩大肝脏消融范围,但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小。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左肝蒂阻断法行完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在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间本院接收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43)给予开腹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n=43)给予左肝蒂阻断法行完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水平(ALT、AST、TBIL、GGT)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TBIL(总胆红素)、GGT(谷氨酰转移酶)改善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采取左肝蒂阻断法行完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效果明显优于开腹左半肝切除术。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基于Laennec膜理论行鞘外阻断法的鞘外组(n=21)和行鞘内解剖阻断法的鞘内组(n=23)。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水平、术后并发症率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鞘外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鞘内组(P=0.001)。本研究说明基于Laennec膜理论的Glisson鞘外阻断法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且较鞘内解剖阻断法手术时间明显减少。
简介: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内行区域性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化疗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将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均进行手术根治切除术后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患者给予术中行区域性缓释化疗;对照组30例患者与治疗组患者术后均进行常规全身化疗,并对其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评价。结果疗效判定治疗组:完全缓解8例占26.7%、部分缓解11例占36.7%、疾病稳定7例占23.3%、疾病进展4例占13.3%。对照组:完全缓解5例占1.7%、部分缓解9例占30.0%、疾病稳定11例占36.7%、疾病进展5例占16.7%。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腹腔相关并发症与化疗毒副作用无显著差异。结论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内行区域性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化疗,患者耐受性良好,用药后临床疗效增加而未见明显的全身、局部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集束化管理”模式在胸痛患者区域性转运规范化安全管理。方法 采集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在我院就诊胸痛患者 2780例的诊疗资料。其中将 1~ 5月胸痛中心实施“集束化管理”前的胸痛转运患者 1357例作为对照组,将 6~ 12月胸痛中心实施“集束化管理”后胸痛转运的患者 1423例作为实验组。实验组实施集束化管理:( 1)制定胸痛危重患者转运标准流程;( 2)组建专业转运团队;( 3)转运中的医护规模;( 4)人员资质筛选;( 5)培训转运设备规范管理;( 6)转运中的院感管理 结果 转运安全,无转运过程死亡、呼吸心跳骤停、发生意外拨管,坠床等不良事件。结论 通过标准流程规范每个转运环节,明确责任,规避因协作部门衔接空白,职责缺位等带来的糸统漏洞,降低胸痛转运风险、增加高危胸痛患者转运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