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组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的基本病变,主要依赖于临床-影像-病理的共同诊断,即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早期发现和评估肺部受累情况对患者管理至关重要。高分辨CT是检测和评估ILD的主要成像技术,能够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检测肺部受累情况。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其他成像技术如超声、MRI和PET-CT亦被应用于ILD的评估。该文笔者旨在对各种影像学技术在ILD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 标签: 肺疾病,间质性 多模态成像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睡眠剥夺状态下健康志愿者脑葡萄糖代谢和血流灌注的改变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揭示睡眠剥夺后脑功能损伤的具体脑区定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的17名健康志愿者[男8名、女9名,年龄(22.5±1.7)岁],对志愿者进行2次磁共振三维(3D)动脉自旋标记(ASL)及18F-FDG PET/CT显像,第1次在正常睡眠后2 h,第2次在睡眠剥夺24 h后。应用统计参数图(SPM)软件对3D-ASL图像和18F-FDG PET/CT图像处理,分别得到睡眠剥夺前后脑代谢及灌注差异激活图,再获得代谢及灌注差异共同激活脑区图。将异常激活的脑区设为ROI,获得其脑血流量(CBF)值及SUV比(SUVR)值(以小脑为参考区),采用配对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受试者睡眠剥夺后脑代谢与脑灌注均减低,且异常脑区相似,脑代谢减低的脑区明显多于灌注减低的脑区;睡眠剥夺后代谢及灌注共同减低的脑区集中于额叶、颞叶、顶叶等脑区;睡眠剥夺后受试者左侧背外侧额上回CBF值及SUVR值有相关性(r=0.58,P=0.014)。受试者睡眠剥夺后全脑平均CBF值[(46.32±7.39) ml·100 g-1·min-1]及SUVR值(1.46±0.04)均低于睡眠剥夺前全脑平均CBF值[(54.91±6.51) ml·100 g-1·min-1]及SUVR值(1.53±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2.67、-3.72,P值:0.012、0.001)。结论初步揭示了睡眠剥夺后受试者脑功能损伤的具体脑区定位。对于睡眠剥夺脑功能研究,18F-FDG PET/CT与3D-ASL具有一致性且前者更为敏感。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可能是睡眠剥夺后脑功能损伤的核心脑区。

  • 标签: 睡眠剥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PECT联合诊断级CT扫描及MRI对肿瘤骨转移疑难病例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肿瘤骨转移患者行全身骨显像,不典型病例加做诊断级CT扫描,对上述方法仍旧不能诊断的患者行MRI扫描,对上述三种方法诊断效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次骨扫描对肿瘤骨转移及其他骨骼病变诊断准确率为66.50%;骨扫描联合CT扫描诊断肿瘤骨转移或其他骨骼病变诊断准确率为79.19%;骨扫描结合MRI扫描诊断准确率89.85%。三种方法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怀疑或排除肿瘤骨转移患者建议行骨扫描;对疑难病例加做诊断级CT扫描,对仍然不能诊断的患者建议加做MRI扫描,实现多种检查方式互补,明确疑难病例的早期诊断。

  • 标签: 肿瘤骨转移 SPECT-CT CT扫描 MRI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与结节样病变多模态的鉴别及其诊断。方法本次所选甲状腺结节与结节样病变患者98例入天津宝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时间均是选取2015年06月-2018年06月,全部患者都实施模态的鉴别和诊断,观察诊断情况。结果采取US检查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分别是72.0%、79.0%以及28.5%,采取模态的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准确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分别是87.5%、94.6%以及54.0%,相较于US诊断而言,模态超声诊断准确率、灵敏度以及特异性比较高,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与结节样病变多模态诊断准确率、灵敏度以及特异性比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结节样病变 多模态鉴别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无症状冠心病由于无明显临床症状,不受患者关注,常导致不容忽视的心血管事件。但随着近年来模态超声技术的发展,无症状冠心病患者能够被及早发现和诊断,使得临床能对其进行早期干预。本文就模态超声技术在无症状冠心病中的应用予以综述,总结其利弊及应用前景。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无症状疾病 多模态超声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模态超声检查在颈部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疑似颈部淋巴瘤的98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资料,包括二维超声、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图像。所有患者均取得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分析颈部淋巴瘤的超声图像特征,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单一检查方式及模态超声对颈部淋巴瘤的诊断价值。结果98例颈部淋巴结的病理结果为:淋巴瘤58例,转移性淋巴结14例,淋巴结结核13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13例。二维超声诊断淋巴瘤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性分别为63.8%、60.0%、62.2%。超声造影诊断淋巴瘤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性分别为72.4%、72.5%、76.5%。应用二维超声、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的模态超声联合诊断淋巴瘤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性分别为79.3%、82.5%、80.6%,高于单一检查方法。颈部淋巴瘤二维超声图像中低或极低回声背景下见条状、网格样回声(38/58,65.5%)及超声造影弥漫性增强(47/58,81.0%)、峰值时呈均匀增强(53/58,91.4%),与非淋巴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淋巴瘤组实时弹性成像评分≤2分的占46.6%(27/58),弹性成像评分≥3分的占53.4%(31/58),与非淋巴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评分不能有效区分淋巴瘤。结论模态超声检查的应用可为颈部淋巴瘤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避免了单一超声模式的局限性,尤其超声造影暴风雪样增强与二维超声淋巴结呈低回声背景下条状或网格状回声的特征,更有助于对颈部淋巴瘤的超声诊断。

  • 标签: 淋巴瘤 超声检查 多模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采用模态影像融合技术进行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未应用模态影像融合技术,观察模态影像融合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经手术治疗后,两组在手术后复发率上的差异非常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常规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疾病的复发率,应用效果突出.关键词模态影像融合技术;神经外科;应用价值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multimodalimagefusiontechnologyapplicationinneurosurgery.SelectionmethodsbetweenJanuary2013andJuly2015toundergosurgeryofourhospital80casesofpatientswithneurosurgicaltreatment,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40caGsesofpatientsineachgroup,theobservationgroupusedintheprocessofsurgicaltreatmentformultimodalimagefusiontechnologyforprocessing,theoperativemethodofthecontrolgroupusingconventionaltreatment,withoutapplyingmultimodalimagefusiontechnology,observetheapplicationvalueofthemultimodalimagefusiontechnology.Resultsaftertreatmentwithsurgery,thedifferenceoftwogroupsofrecurrenceaftersurgerywasverysignificantly(P<0.05),thereisstatisticalsignificance.ConclusiontheneurosurgeryinconventionalsurgicaltreatmentinpatientsundergoingsurgeryforapplicationintheprocessofmultimoGdalimKageeyfwuosridosntechnologycantoacertainextent,reducetherecurrencerateofpatientswithdiseaseapplicationeffectisprominent.Multimodalimagefusiontechnology;Neurosurgery;Applicationvalue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3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乳腺肿瘤的诊断中,影像学检查为临床常用手段,而在当下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升级,如 PET/CT、 SPECT/CT在临床广泛应用,及 PET/MRI的研发成功,使得乳腺肿瘤的诊断效能大大提高,为此,模态影像技术的发展备受重视。

  • 标签: PET/CT SPECT/CT PET/MRI 分子影像 图像融合
  • 简介:摘要目前脊髓损伤(SCI)评价和治疗效果验证主要依靠临床的主观判断以及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近年来,随着模态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临床医生在SCI的诊治过程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更为详尽的影像学检查。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模态影像学技术在SCI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脊髓损伤 多模态影像学 MRI CT 超声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模态监测技术在神经重症患者监测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福建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4例神经重症患者,按完全随机化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2例。常规监测治疗组术后心电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观察意识、瞳孔变化,给予常规脱水降颅压、维持合适脑灌注压(CPP)、平衡出入量、保持气道通畅等治疗;模态监测治疗组患者进行有创颅内压(ICP)监测、颅脑超声结构性评估、超声视神经鞘直径(ONSD)测量、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近红外光谱(NIRS)测量、无创脑血氧饱和度监测及量化脑电图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给予相应控制ICP、改善脑代谢治疗。比较两组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神经系统并发症(继发性脑梗死、脑出血、高颅内压等)发生率、预后不良〔发病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1~3分〕发生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有创ICP值与TCCD计算ICP值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有创ICP、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MCA)对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模态监测治疗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监测治疗组(d:6.27±3.81比9.61±5.09,P<0.01),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监测治疗组(9.62%比25.00%,P<0.05)。模态监测治疗组预后良好37例、预后不良15例,常规监测治疗组分别为27例、25例,模态监测治疗组预后不良发生率低于常规监测治疗组(28.85%比48.08%,P<0.05)。在模态监测组中,预后良好患者有创ICP、PIMCA显著低于预后不良患者〔有创ICP(mmHg,1 mmHg=0.133 kPa):16(12,17)比22(20,24),PIMCA:0.90±0.33比1.39±0.58,均P<0.01〕。而预后良好者与预后不良者大脑中动脉阻抗指数(RIM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3±0.12比0.66±0.15,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有创ICP与TCCD计算ICP值呈正相关性(r=0.767,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有创ICP对不良预后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6,最佳截断值为有创ICP≥18 mmHg时,敏感度为86.49%,特异度为86.67%;PIMCA对不良预后预测的AUC为0.759,最佳截断值为PIMCA≥1.12时,敏感度为81.08%,特异度为60.00%。有创ICP的AUC大于PIMCA(Z=2.279,P=0.023)。结论综合分析神经重症模态监测指标指导临床治疗,可减少患者住院天数,降低神经重症并发症及致残率;有创ICP可预测神经重症患者预后不良。

  • 标签: 神经重症 多模态监测 预后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模态超声对乳腺非肿块样病变(NML)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07月到本院治疗NML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全部患者实施常规超声诊断、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US)诊断、模态超声诊断,分析诊断价值。结果:100例患者中,良性病变70例,占比70.00%,恶性病变30例,占比30.00%,三种诊断结果都和病理诊断结果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kappa值分别为0.334、0.488、0.52,依次逐步升高,而模态超声诊断下kappa值>0.5。加之,模态超声诊断效能均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运用模态超声诊断NML价值较高,值得运用。

  • 标签: 多模态超声 乳腺非肿块样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模态影像技术在胸部肿瘤精确放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2月-2022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胸部肿瘤精确放疗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抽取均分为研究和对照两组,采用常规超声检查的为对照组,接受模态影像技术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以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模态影像技术在胸部肿瘤精确放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灵敏度以及特异性,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多模态影像技术 胸部肿瘤 精确放疗
  • 作者: 冯宇 王倩 魏文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眼科纵览》 2022年第01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眼内肿瘤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与验证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100730
  • 简介:摘要随着眼科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快速发展,超广角成像联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眼底自发荧光、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等的模态成像技术在眼内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原发性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血管瘤及转移癌等)的诊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角成像对于完整显示瘤体范围、大小及其与视网膜和脉络膜的关系、肿瘤引起的继发性病变的性质和范围均比普通眼底照相更具优势。尽管目前各种相机和广角成像类型的确切用途仍存在争议,阅片尚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超广角成像仍面临分辨率不足、伪彩图像的色彩校正、周边部视网膜面积放大及伪影遮挡等问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更多临床研究的验证,模态超广角成像将在临床诊疗及远程医疗等新型医疗模式中发挥更大作用。(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85-91)

  • 标签: 眼内肿瘤 超广角成像 多模态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模态影像定量参数对肝硬化结节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肝硬化结节患者80例,按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肝癌组(49例)和结节组(31例)。两组均行CT、超声造影(CEUS)、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不同方法的检出率及CT定量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CEUS定量参数包括开始增强时间(A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不同时期CEUS定量参数包括局部血容量(RBV)、局部血流量(RBF),并比较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参数包括纯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表观扩散系数(ADC)。结果CT、CEUS、MRI联合诊断的肝癌检出率及增生结节检出率分别为91.84%(45/49)、96.77%(30/31),均高于三者单独诊断(P均<0.05)。肝癌组BF、BV、PS参数和AT、TTP参数低于结节组,PI参数高于结节组(P<0.05)。肝癌组动脉期RBV、RBF参数高于结节组,门脉期和延迟期RBV参数低于结节组(P<0.05)。肝癌组D值、ADC值低于结节组,f值高于结节组(P<0.05)。结论在肝硬化结节患者中,肝癌和增生结节模态影像定量参数存在较大差异,检查方法联合检测能全面反映机体病理生理变化,利于提高检出率。

  • 标签: 肝硬化 肝癌 增生结节 多模态影像定量参数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颞下颌关节髁突囊样变的锥形束CT、螺旋CT、MRI及核素骨显像影像学特点,为其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经锥形束CT影像检查发现髁突囊样变并进行螺旋CT、MRI检查和核素骨显像的患者32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20例,年龄(33.9±12.5)岁(16~65岁)。分析髁突囊样变在锥形束CT、螺旋CT、MRI影像及核素骨显像的特点,根据囊样变表面骨质是否有缺损,分为A型和B型;根据囊样变是否伴髁突骨髓水肿样病变(bone marrow edema-like lesions,BML)分为Ⅰ型(有)和Ⅱ型(无)。分析BML、关节盘移位及骨代谢异常的发生率及与囊样变的关系。结果32例患者的64侧关节影像中34侧有髁突囊样变,6侧为多发,共42处。囊样变最大径为(3.7±1.8)mm,范围为1.0~12.4 mm;A型囊样变24侧,B型囊样变10侧。锥形束CT检出率[95.2%(40/42)]与螺旋CT检出率[100%(42/4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²=0.51,P=0.474)。MRI检出率为80.1%(34/42),其中对2 mm以下的囊样变检出率为3/11。囊样变侧与无囊样变侧颞下颌关节的关节盘移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7.80,P=0.005)。MRI显示囊样变侧[17.6%(6/34)]与无囊样变侧[3.3%(1/30)]伴有BM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²=2.04,P=0.153);但A型囊样变中Ⅰ型占比[25.0%(6/24)]与B型囊样变中Ⅰ型占比(0/1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核素骨显像显示髁突囊样变侧26侧骨代谢浓聚,无囊样变侧5侧骨代谢浓聚,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22.82,P<0.001)。结论排螺旋CT可早期发现颞下颌关节髁突囊样变,髁突囊样变的影像学表现与大关节有所不同,其形成机制可能并非单一的机制,根据其病变分型其形成机制可能有所不同。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螺旋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颞下颌关节盘 髁突囊样变 核素骨显像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健康宣教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通过创建统一的健康宣教云发布平台,借助微信、微博、APP等多种模态的新媒体,以图文、视频、互动游戏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健康知识的发布,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的获取健康信息。健康宣教云平台的应用,提升了医院健康宣教服务能力,帮助医院创造了社会价值,对医院的宣传推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多模态 新媒体 健康宣教 云平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髓母细胞瘤模态MRI表现,加深对该肿瘤的认识及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成人髓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位于桥小脑角区,1例位于右枕顶叶伴出血,7例位于小脑半球,6例位于蚓部-四脑室,1例多发;8例有小血管穿行。肿瘤均有囊变,实性成分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呈等或稍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为高信号,平均ADC值为0.589×10-3 mm2/s;5例中度强化,4例明显强化,5例斑片状或片絮样轻度强化。7例有磁共振波谱(MR spectroscopy,MRS),Cho峰明显升高,NAA峰明显降低,Cho/NAA值(≥4.8)明显增高;3例行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查,瘤周白质纤维束推移、部分断裂。结论成人髓母细胞瘤模态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有助于术前对该肿瘤做出准确诊断。

  • 标签: 髓母细胞瘤 脑肿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模态超声应用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增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8月接诊且经病理诊断确诊为继发性甲状旁腺增生的46例患者,将常规超声诊断结果纳入A组,将模态超声(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结果纳入B组,评价组间诊断结果。结果:B组误诊率(2.17%)、漏诊率(2.17%)低于A组(15.22%)、(13.04%),确诊率(95.65%)高于A组(71.74%),P

  • 标签: 多模态超声 继发性甲状旁腺增生 常规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