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音乐干预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AMI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6例。2组患者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接受AMI患者程序化模式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音乐干预护理。在治疗的第5天测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1%和9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3,P〉0.05)。结论音乐干预疗法可改善AMI患者药物治疗期间的焦虑、抑郁情绪。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观疗法与五音疗法相结合的音乐内观训练干预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浦东新区某所公立中学132名初中生进行音乐内观训练干预,干预过程中收集学生的宗氏焦虑量表(SAS)、宗氏抑郁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得分数据,并比较前测、中期和后测结果。结果:干预后学生焦虑和抑郁情绪程度有所改善,但SAS、SDS前测、中期和后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CL-90得分在干预前、干预中和干预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的人际关系因子和躯体化因子在干预过程中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音乐内观干预后学生的人际关系因子均分显著低于干预前期(P<0.05)和干预中期(P<0.05),音乐内观干预前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均分显著高于干预中期(P<0.05)和干预后期(P<0.05)。结论:在日常中进行内观疗法结合五音疗法的音乐内观训练干预可使躯体化症状显著减轻、人际关系水平显著上升,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修复护理中实施音乐护理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06月 ~2018年 04月我院特诊科口腔修复患者 64例。按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一组 32例。对照组口腔修复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给予音乐护理。比较两组口腔修复患者护理前后 SAS(焦虑自评量表)、 SDS(抑郁自评量表)、 VAS评分(疼痛评分)。结果:护理前,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的 SAS、 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 SAS、 SDS,低于对照组口腔修复患者,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口腔修复过程中,对患者实施音乐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压力,降低患者疼痛水平,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简介:
简介:目的探讨背景音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两个病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住院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病房加装背景音乐播放系统,根据患者的住院作息时间选择合适的曲目播放,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urses’observationscaleforinpatientevaluation,NOSIE)及精神患者生存质量问卷(prolapsequalityoflife,P-QOL)对其进行评价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NOSIE总分、积极因子评分、总消极因子评分及P-QOL各项评分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NOSIE总分、总积极因子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而总消极因子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P-QOL各项评分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背景音乐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心理和情绪改善方面有积极的影响,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初产妇产程中应用香薰音乐疗法对于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