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自40年代抗生素问世以来,大大减少了院外感染的病死率和并发症,但早在1959年,Finland等就指出,自从应用抗菌药物后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反而增加了,人类与感染之间的斗争不仅没有结束,相反,主要战场已由院外转向院内。70年代以来,医院内败血症患者增多了,而其他各种感染仍保持着过去的水平,未见下降迹象。据统计,1983年我国为了院内感染已耗资10亿人民币。近年来,院内感染呈上升趋势,我国其发病率达9%~20%,在重病区更高。抗生素的应用成为医院内感染(或称院内感染)的第二大危险因子,仅次于致死性原发症。本文旨在揭示抗生素滥用与院内感染的联系。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药物对儿科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到2020年12月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136位呼吸道感染病患,将他们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8位,对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抗感染治疗的治疗方法,比如祛痰、平喘、止咳、退烧等,嘱咐家长让病患多饮用温开水,对研究组病患采取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口服黑龙江葵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对3岁以上的患儿进行每日3次,每次10ml剂量的用药,对4岁到7岁之间的患儿进行每日4次,每次10ml剂量的用药,而对于8岁以上的患儿,进行每日4次,每次20ml剂量的用药采用院内自制评分调查表对两组病患的治效进行比较,将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改善、未愈三类,并计算出总有效率,将其进行对比,将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咳嗽、喘息和发热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数据显示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5%)明显好于对照组(82%),并且研究组在治疗后的咳嗽等不良症状好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道感染患儿采取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能更好的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减轻患儿身体上的疼痛,减少医患矛盾的产生,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大量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的现状及解决对策,进一步为临床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患者临床一般资料,统计其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例数,根据感染程度将患者分为非感染组及感染组,比较两组相关因素的差异性以探讨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经过统计发现300例患者中医院感染共出现46例,感染率为15.3%,感染部位主要以胃肠道、呼吸道、泌尿系统为主;经分析发现,患者年龄>60岁者,其感染率均较高,有侵入性操作感染率较无侵入性高,住院时间≥15天的感染率较<15天高,抗生素应用时间>2周的感染率较≤2周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患者年龄、抗生素应用时间、侵入性操作及住院时间均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需引起注意。结论针对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医院可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加强对医护人员无菌操作的管理、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对患者的接触传播,尽可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保证患者的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肝炎病区护士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择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本院肝炎病区出院的重症肝炎患者 40例(重症组)、非重症肝炎患者 40例(非重症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抽取同时期两组实施护理的 60名护士的体格检查结果,两组均为 30名,对比两组护士的血清乙肝两对半结果,分析导致护士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重肝组护士存在多项护理项目能够直接与患者的污染物,感染风险高于非重症组, P<0.05;重症组护士的两对半检测结果异常人数显著高于非重症组, P<0.05。结论:护理重症肝炎病的护士有较多直接接触患者体液的创性护理操作、基础护理,其被感染疾病的危险系数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仿真模拟婴儿SimBaby在医院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于本院儿科2019年10月份到2021年10月份从事儿科护理实习工作的护生中选取72名,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与观察组(高仿真模拟婴儿SimBaby模式),从教学质量满意度、综合能力评分、考核成绩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生教学质量满意度各为97.22%、77.77%;实操技能成绩与理论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评分观察组更高,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高仿真模拟婴儿SimBaby在医院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优,可作为护理教学优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