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在后节手术中合并节疾病(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联合手术的利与弊,并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危险因素。方法:有针对性的分为A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B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retinaldetachment,RI)),为了便于对比,又将A组分为A,组:单纯玻璃体切割组;A:组:玻璃体切割+白内障摘除组;A,组:玻璃体切割+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组。将B组分为B,组:单纯玻璃体切割组;B2组:玻璃体切割+白内障摘除组;B组:玻璃体切割+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组。结果:手术的并发症为主要观察指标,A组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B组为手术复发或更严重的PVR形成。其并发症的发生率A3〉A2〉A1,A3明显高于A2和A1,均有统计学意义,A2〉A1,但无统计学意义。B组三组的结果与A组三组相同。结论: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不选择联合手术,如影响操作则选择非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

  • 标签: 后节 前节 联合手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脱离
  • 简介:目的:探讨白内障合并晶状体脱位范围〉2个象限的患者,Ⅰ期行白内障囊内摘除+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后3mo矫正视力〉0.3者,Ⅱ期行小切口两点固定人工晶状体悬吊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07/2016-12我院白内障科就诊的34例34眼白内障合并晶状体脱位范围〉2个象限的患者,Ⅰ期行白内障囊内摘除+前部玻璃体切割,3mo后矫正视力〉0.3者,Ⅱ期行小切口两点固定人工晶状体悬吊,分别观察患者术后1wk,1、3mo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散光度、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随着术后恢复时间的延长,患者各期的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术后3mo最佳矫正视力0.1~〈0.3者1眼,0.3~〈0.5者8眼,0.5~〈0.7者16眼,〉0.7者9眼,达到或接近术前的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wk,1、3mo眼压处于正常范围内。手术并没有明显增加角膜的散光度。结论:对于白内障合并晶状体脱位范围〉2个象限的患者,Ⅰ期行白内障囊内摘除+前部玻璃体切割,3mo后矫正视力〉0.3者,Ⅱ期行小切口两点固定人工晶状体悬吊能有效确切地提高视力,稳定眼压,术后并发症少,是较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

  • 标签: 白内障 晶状体不全脱位 脱位范围>2象限 人工晶状体悬吊术
  • 简介:探讨特殊人群葡萄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针对全身应用激素治疗受限制的特殊人群,应用散瞳、局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及热敷等局部治疗方法,对43例葡萄膜炎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总结。结果43例特殊人群葡萄膜炎全部临床治愈。结论特殊人群葡萄膜炎应用局部治疗,方法简单,疗效可靠,与全身应用激素治疗的一般葡萄膜炎病例无明显差异,能避免葡萄膜炎格式化的静脉滴注和大剂量的激素治疗误区。

  • 标签: 特殊人群 前葡萄膜炎 局部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表而麻醉下小切口囊袋内圈垫切核白内障囊外摘除的手术疗效。方法表面麻醉下对116眼(96例)白内障行小切口囊袋内圈垫切核白内障摘除,记录中患者眼疼痛情况及手术时间,术后角膜水肿情况、最佳矫正视力及手术并发症。结果116眼手术均在表面麻醉下完成,中疼痛分级情况:0级96眼,1级14眼,2级6眼,3级0眼。手术平均时间为13.6±3.5min。术后第1天最佳矫正视力情况:0.2-0.4者16眼,0.5-0.8者82眼,≥1.0者18眼。术后第一天角膜水肿情况:角膜内皮纹样水肿28眼,均于术后3天左右消退;局部斑片样混浊3眼,术后1周内消退。结论表面麻醉下小切口囊袋内圈垫切核白内障摘除具有中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前房操作空间大,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表面麻醉 小切口 白内障摘除术
  • 简介:目的观察微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效果.方法抽选107例(107眼)行微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112例(112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硬片人工晶状体植入,比较术后1周视力.结果术后1周视力大于0.3者分别为88.78%及66.96%.结论微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周视力优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硬片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近期(1周)效果与超声乳化近期(1周)效果相近,在缺少设备、缺少投入的基层医院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白内障 微小切口 折叠式人工晶状体
  • 简介:目的:比较前节OCT与A超测量中央前房深度的差异,以评价节OCT在眼前节参数测量中的准确性。方法:对白内障患者25例(26眼)使用节OCT通过眼球瞳孔中心分别进行45度、90度、135度、180度方向扫描前房深度,每个方向连续测量3次,并且不对眼球施加任何外力。再用A超通过瞳孔中央连续测量前房深度5次。结果:节OCT测量中央前房深度与A超测量结果两者有显著性差异;两者测量的稳定性相差明显,其中,节OCT标准差(s)平均值0.02619mm;A超的标准差(s)平均值0.20773mm。结论:节OCT测量中央前房深度与A超测量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节OCT测量结果波动度、重复性优于A超。

  • 标签: 前节OCT A超 前房深度
  • 简介:目的分析85例泪囊鼻腔吻合患者围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对85例(87眼)行泪囊鼻腔吻合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5例(87眼)未发生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精心的围期护理是泪囊鼻腔吻合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泪囊鼻腔吻合术 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细胞因子的性质,旨在探讨葡萄膜炎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取20例HLA-B27相关葡萄膜炎患者、20例小柳原田患者外周血和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反应(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IFN-γ,IL-4和IL-10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外周血IFN-γ的含量较正常人显著增高(P〈0.05),且小柳原田患者外周血中IFN-γ含量显著高于HLA-B27相关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中IFN-γ含量(P〈0.05)。结论:葡萄膜炎发病机制可能和对自身抗原诱发的Th1型免疫反应过强有关。

  • 标签: HLA-B27相关前葡萄膜炎 小柳原田病 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脉络膜厚度和特发性黄斑膜(idiopathicmacularepiretinalmembrane,IMEM)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6-12期间我院就诊的IMEM患者48例48眼,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的右眼进行对照,比较IMEM组患眼、健眼及对照组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ubfovealchoroidalthickness,SFCT)水平,随访观察术后IMEM患者患眼及健眼SFCT水平变化,并分析术后脉络膜厚度和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结果:术前IMEM组患眼SFCT(362.22~40.75m)明显较对侧健眼(410.56~38.45m)及对照组右眼(420.73~39.63m)低,且对侧健眼较对照组右眼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MEM组患者术后1wk患眼和健眼SFCT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mo患眼和健眼SFCT均显著升高,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SFCT值趋于稳定,而术后1mo患眼和健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不同SFCT值患者术后BCVA≥0.5患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FCT值>380m组术后BCVA≥0.5患者构成比明显较<320m组和320~380m组高,经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Pearson分析,IMEM患者术后脉络膜厚度和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存在正相关性(r=0.629,P<0.05)。结论:脉络膜变薄可能是IMEM的重要诱因,且术前脉络膜厚度对术后视力恢复也有一定影响。

  • 标签: 特发性黄斑前膜 脉络膜厚度 关系
  • 简介:目的了解屈光检查在学龄儿童弱视普查中的临床用途.方法应用日本尼康手提全自动检影仪对学龄儿童进行小瞳孔验光,发现屈光有异常的儿童,再进一步进行散瞳检影验光.结果学龄儿童屈光异常主要以远视散光和混合散光为主,近视与近视散光较少.学龄儿童屈光异常的发病率是7.87%,弱视发病率为4.04%,接近全国其他同类报告(3.83%).结论儿童弱视屈光普查优于视力普查,准确性高、效率高.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屈光异常 弱视 散光 诊断 治疗
  • 简介:30例杓状软骨移位应用于两侧喉返神经瘫痪的患者,使其有日常活动的足够呼吸量并保持一定的发声功能。采用颈侧途径声带移位和喉裂开途径杓状软骨摘除,成功率为83.3%。

  • 标签: 杓状软骨移位术 声带麻痹手术 喉返神经瘫痪
  • 简介:<正>鼓室成形手术的具体目标是:在清除病灶的基础上,建立含气鼓室和传声听骨。按病灶范围有不伴乳突切除和伴乳突切除,按中耳传声原理有卵圆窗优先和圆窗声保护,此外,必须保证中耳乳突气腔经咽鼓管与大气交通。以下介绍这三方面的技术和体会。

  • 标签: 鼓室成形术 中耳乳突 上鼓室 面神经骨管 后鼓室 清除病灶
  • 简介:目的探讨羊膜植入应用于小梁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随机选择40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对照组随机选择30例,行单纯小梁切除,随访6个月.结果手术成功率:羊膜组的累计成功率90%,对照组为60%,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滤过泡:随访至6个月末时,羊膜组与对照组的累计存活率分别为87.3%和52.3%,经U检验,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术后视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二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差异无明显性.结论羊膜应用于小梁切除可有效地防止滤过泡的瘢痕组织形成,并能有效长期保留功能性滤泡,并发症较少.

  • 标签: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羊膜植入术 并发症 功能性滤泡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鼻腔扩容对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H—UPPP)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有腭咽和鼻腔平面阻塞的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30例,按住院床位号分为:A组15例,先行鼻腔扩容,1周后评估疗效,再行H—UPPP;B组15例,先行H—UPPP,1个月后经多道睡眠监测(PSG)评估疗效,再行鼻腔扩容。所有结果采用SAS6.1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打鼾、憋气、头痛及嗜睡等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A组鼻腔扩容术后和H—UPPP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100%,B组H.UPPP后和鼻腔扩容术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100%。2组患者经2个平面手术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Epworth嗜睡评分(ESS)及鼾声评分4个指标与单平面手术后和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单平面手术后及2个平面手术后,AHI、LSaO2、ESS及鼾声评分4个指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单平面手术后的AHI和LSaO2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SS和鼾声评分2个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无腭咽关闭不全或闭锁发生。结论单独行H—UPPP或鼻腔扩容均能改善AHI和LSaO2,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疗效。先行鼻腔扩容能增加行H—UPPP时的麻醉方便和安全,提高了治疗有效率。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鼻腔扩容术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比较超声乳化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白内障患者355例393眼分成A、B两组,其中A组180例193眼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B组175例200眼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术后观察视力、角膜散光、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情况。结果:术后1d,患者视力恢复情况超声乳化手术组明显优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组,但术后7d和30d两组无显著差异。术后7d,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角膜散光度明显高于超声乳化组,但术后30d无显著性差异。对核硬度在Ⅳ~Ⅴ级的患者,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少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结论:应针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核硬度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 标签: 超声乳化术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 角膜散光 角膜内皮细胞
  • 简介: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对特发性和继发性黄斑膜(macularepiretinalmembrane,ERM)的形态特征、黄斑中心凹厚度及其与视力的关系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应用频域OCT观察用裂隙灯显微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及OCT确诊为特发性ERM(92例112眼)、继发性ERM(78例96眼)的患者,观察膜的形态特征、定量测量膜及其下视网膜厚度、分析黄斑中心凹厚度与视力的关系。结果:ERM的OCT图像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表面厚薄不一的高反射光带,主要表现为膜与视网膜内表面出现局灶及大部分粘连,其次表现为黄斑中心凹变浅或消失、神经上皮层增厚、黄斑水肿。特发性ERM患者视网膜平均厚度为398.32±112.07μm,膜的平均厚度为52.28±9.65μm;继发性ERM患者视网膜平均厚度为416.87±104.17μm,膜的平均厚度为57.05±10.33μm。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视力区间,两组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别在两组及同组不同视力区间之间,黄斑中心凹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CT可以客观地显示ERM及黄斑部组织结构的改变,并能定量检测ERM、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是ERM可靠的检测手段。

  • 标签: 视网膜 黄斑前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力
  • 简介:目的探讨葡萄膜炎并发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确诊为并发性白色白内障患者15例24眼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虹膜后粘连范围广泛采用23G玻切环切虹膜缘瞳孔再造,每例均行前囊膜染色。术后观察视力、眼压、瞳孔对光反应、前房炎症反应、并发症及葡萄膜炎复发情况。结果24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1w后脱残率87.5%,6m脱残率92.7%。瞳孔恢复灵敏对光反应8眼,对光反应迟钝10眼,并发症包括后发性白内障1眼(0.04%),轻微虹膜后粘连眼3眼(12.5%),一过性高眼压眼3眼(12.5%),术后未见葡萄膜炎复发。结论葡萄膜炎并发白色白内障常常伴随虹膜粘连,晶体全白膨胀,手术复杂,但选好手术时机熟练掌握手术方法,超声乳化吸除安全可靠,视力恢复好。

  • 标签: 前葡萄膜炎 并发性白色白内障 超声乳化吸除术 囊膜染色
  • 简介:小梁切除是开角型青光眼中最常规的手术治疗方法。让病人在第一时间里对于小梁切除有足够的理解是十分困难的,但这一点很重要。患者常常没有眼科医生所关注的眼部症状,他的疾病往往是医生告之后才知道。小梁切除最好的结果也仅仅是维持视力,另外手术治疗的结果也可能使视力恶化。

  • 标签: 小梁切除术 外手术治疗 开角型青光眼 眼科医生 视力恶化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比较单纯翼状胬肉切除与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196例(255眼)翼状胬肉采用单纯胬肉切除,212例(235眼)翼状胬肉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分别术后随访6到24月。结果术后复发率:单纯翼状胬肉切除组为34.9%,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为3.4%,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为病变区提供了新的干细胞来源,治疗较单纯胬肉切除效果好,复发率低.手术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
  • 简介:目的:探讨无创性的LASIK中角膜标记方法。方法:采用角膜环钻在角膜表面压痕的方法进行标记,观察了2007—07/2008-01的633例(1237眼)的LASIK手术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游离瓣发生5眼,4眼手术台下用20倍裂隙灯检查发现轻微错位,均将角膜瓣准确复位。结论:该方法简单,不损伤角膜上皮,不增加术后刺激症状,是一种无创性的LASIK手术中角膜标记方法。

  • 标签: LASIK 角膜标记 角膜瓣